《冰花》教學反思
二、聯系生活,加深理解。
課文中所描繪的冰花是千姿百態的,語言非常優美。特別是比喻句“它像寬大的樹葉,像柔嫩的小草,像豐滿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潔白。”寫出了冰花的各種形狀,寫出了冰花的數量之多。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聯系生活,說說冰花像怎樣的樹葉,像怎樣的小草,像怎樣的牡丹,并通過朗讀來表達。在朗讀時,我加以指導性的點評,如:冰花像怎樣的小草?指名讀柔嫩的小草后,我是這樣點評的:這些小草綠油油的,柔柔的,嫩嫩的,看了真舒服,這冰花真像是一片柔嫩的小草啊。誰再來讀呀?……通過聯系生活朗讀,從而來理解冰花的千姿百態,美麗動人。
三、拓展延伸,啟發想像。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多種多樣的,課文只寫了三種形狀的冰花,事實上,冰花還會引發人們更多的想像。教學時,我請學生欣賞了各種各樣的冰花圖片,引導學生說說冰花還像什么?用“啊,冰花真漂亮。它像( ),像( ),像( )。”的句式練習說話,積累詞語,對學生的作文起步也有一定的幫助。通過想像練說,進一步理解了冰花的千姿百態,美麗動人。
四、識字教學,扎實有效。
在教學本課的生字“她”時,我采用了游戲形式,請男女小朋友上臺做猜字送卡游戲,請一位小朋友把卡片“他”和“她”分別送給相應的小朋友,從而理解“他”和“她”的區別,然后請幾位小朋友上臺,讓學生分別送“她們”和“他們”的詞語,以區別“他們”和“她們”的使用方法。
《冰花》教學反思
——在想象中走進冰花的世界
《冰花》一文,通過小童對冬日清晨窗玻璃上的美麗冰花的仔細觀察,寫出了冬日窗花的美麗。其實,在文本中透露出來的信息遠不止于此,在這一文中,它教給了孩子如何去觀察,如何去想象,如何去表達,如何去探究。
觀察與想象,打開孩子們的思維之窗。冬日清晨窗玻璃上的冰花,對于處于我們安徽地區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陌生的東西,因此,我們的孩子該怎么去了解呢?只有通過課件來體現,讓學生留心觀察。即使觀察了,他們從觀察中得到了什么?看,文中是這么寫的:它像寬大的樹葉,它像柔嫩的小草,它像豐滿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潔白。景象是多么美麗,想象是多么貼切。這就是觀察的功力了,作者在寫冰花的美麗時,用了三個詞語,即寬大,柔嫩,豐滿,這三個詞語都是體會事物形態、感覺的詞,沒有一個是寫表示色彩的詞語的,而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思維是直觀的,在他們的世界中,有著鮮明色彩的景象往往更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在這兒用這三個詞,是與冰花的特點相吻合的。
在教學中,我們會對這幾句比喻句進行拓展,可是,在拓展前,我們就得通過“寬大、柔嫩、豐滿”三個詞去體會冰花的這種無色之美,無言之美,讓學生去辨別詞語,去真正地認識冰花。我在教學中是這樣來讓學生去體會的,出示這三句話,讓孩子們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去復原文字描述的景象。下一步,把三個形容詞去掉,讓我們再來讀一讀,有區別嗎?孩子們都說有,區別在哪呢?一時說不上,好,讓我們再去讀一讀吧,讀完了,能感覺到嗎?有的說感覺不到,好讓我們再讀一讀,讀完了再仔細觀察文中的插圖。好,讀完后,我在黑板上把三個形容詞圈了出來,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三個詞,邊讀邊想,寬大,柔嫩與豐滿三個詞,你覺得用得怎么樣?孩子們都能體會得出寬大與豐滿兩個詞的作用,寬大寫出了樹葉的樣子,豐滿寫出了牡丹花開得大而美。可是柔嫩一詞卻不好表達,行,讓我們再展開想象,孩子們,小草就在眼前,讓我們伸出手去,對輕輕地向小草伸出手去,去摸一摸,好嗎?你能用什么詞來表達你的感受?孩子們的思維一下子被打開了,有舒服、軟軟的、癢癢的、軟綿綿的、柔軟的、細細的……不用再多說,孩子們已經通過還原自己的生活經驗,充分體會到了柔嫩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