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鈴鐺》教學反思
但課堂總是充滿了遺憾,由于對時間的把握不夠準確,在最后三四分鐘的時候感覺有點故意在拖延時間。還有就是在對于春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來蓋新房,我可以讓學生通過演一演春雨會怎樣招呼小燕子。通過這次匯報課的準備,我真的覺得在這個準備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感觸是如此多:
一、通過一次次的試講我發現了許多平時沒有注意的問題。首先是語速太快。還記得第一次試講完后課題組所有的老師都指出我的語速太快了,當我聽到的時候還覺得比較吃驚,如果不是老師們的悉心指出,我自己真的很難發現這一點。
其次是評價語的單一,針對性不強。在前兩次的試講中,我給予孩子的評價大多數都是“太棒了!”“不錯!”“你真能干!”這類簡單且針對性不強的語言。課題組的老師熱心給我做示范,應該怎樣針對孩子的發言進行正確評價。我自己也在網上查了相關教師激勵語,相信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會很有幫助。
二、好的情景創設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進入課文。有時只是簡單的幾句話,可是其作用卻是不可忽視的。
三、還有就是我深深的感到適時、適當、適量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是非常必要的,在多媒體的作用下,我們利用讓課文內容生動直觀起來,這樣可以課文活起來,一方面很容易調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對我們的教學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使我們更容易把孩子帶入情境中。但是多媒體運用的適時、適當、適量是非常重要的。用的太多則顯得累贅,喧賓奪主;沒有用到點上則沒有起到作用;如果只是當作一種形式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又只是一種裝飾。正如我在第一次試講時原本設計讓孩子聽一聽春雨的聲音,從而理解春雨的特點。所以我除了找了一段春雨的音效,還配了一幅動態圖片,本來覺得這樣從聽覺視覺上給孩子創設一個直觀的情景,可以幫孩子去理解課文。可是我當時的雨聲沒有選擇好,不是沙沙聲,而是噼里啪啦的聲音。這樣不光沒有讓孩子體會到春雨的特點,還誤導了學生。并且那副圖片是春雨撒到荷花上的樣子,我在選擇圖片時根本沒有考慮到荷花出現在夏天的。就因為自己的考慮不周使亮點變成了遺憾。課下課題組的老師都對此提出了意見,我深刻的意識到課件正確運用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會進一步探詢有效的反思的方法,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反思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