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活動:有用的植物
生成與反思:活動開展至此,幼兒對蔬菜的認識已經(jīng)積累了比較多的經(jīng)驗,所以,在此次活動中,幼兒的表現(xiàn)欲都比較強,而且,口頭表達能力也比平時發(fā)揮的好,聲音響亮、表達完整,在制作過程中,幼兒在不經(jīng)意中積累了好多的經(jīng)驗,如:一個組的小朋友該怎么分工合作;糖和醋應該放多少;黃瓜片的厚薄對味道的影響;等等;通過開展這么一次活動,我深深的感受到:貼近幼兒生活的,才是最真的。
主題實施情況:在“綠色菜籃子”的活動開展以后,小朋友的家長紛紛反映孩子回家后都比以前喜歡吃蔬菜了,還嚷著要自己做冷菜,這是我感到欣慰的,也是活動想要達到的目的,家長說:孩子最近的話題總離不開蔬菜,而且問題很多,我覺得,這就是我們教育所追求的,在這個活動中,幼兒一直保持著比較高的積極性,因為他們都喜歡,都有話可說。
主題三:有用的植物
活動:有用的橘子皮
目標:1、在看看,聞聞,嘗嘗中,引發(fā)幼兒的思考興趣;
2、通過活動,了解有些植物具有保健、治病的作用;
準備:陳皮食品、菊花茶;
過程:1、看看,聞聞陳皮食品,讓幼兒猜猜這是什么東西;
2、說說人為什么要吃陳皮,它對人有什么作用?(通氣、止咳)
3、品嘗陳皮食品;
4、想想還有什么植物吃了可以治病的,(菊花、人參、板蘭根等)
活動反思:在討論橘子皮的作用時,有一個孩子說:“把釉子的皮放在冰箱里可以使冰箱里的臭味跑掉,我媽媽經(jīng)常放的”,這下孩子們象找到知音了,紛紛附和說:“我們媽媽也放的”,徐安小朋友就問了:“為什么釉子皮可以讓冰箱里的臭味跑掉呢?”我就告訴他:“因為釉子皮會散發(fā)出一股清香,會把冰箱里的味道吸到皮里去,冰箱就不臭了”,他聽后有點半信半疑,我就對他說:“可以回去問一下你的爸爸媽媽,看看他們是怎么說的,是不是跟老師說的一樣,好嗎?”他答應了。第二天早上,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問他:“你有沒有問爸爸媽媽,你爸爸媽媽怎么說?”他告訴我:“他們說的跟你一樣”,這下,他完全相信了?磥恚⒆拥那笞C意識比老師還強烈,所以,作為老師,不管什么時候,都絕對不可以給孩子錯誤的信息。
主題四:快樂的種植園
活動(一):我們的種植園
目標:1、了解一些植物的基本生長情況,(種子——發(fā)芽——開花——結果)
2、培養(yǎng)幼兒觀察記錄的興趣,學習記錄的簡單方法;
準備:各種種子:豆類、谷物類、塑料槽、標簽、水灑、土、記錄本;
過程:1、出示種子,通過提問方式,了解幼兒的經(jīng)驗基礎;
2、出示植物生長圖片,大致了解植物的生長情況;
3、我們的種植園:幼兒根據(jù)老師提供的材料來種植,可以以小組形式進行;
活動延伸入一日活動中,每天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情況,包括不同生長環(huán)境中的不同情況,討論無土培植和泥土培植的不同。
生成與反思:在這個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也比我想象中高,孩子們每天來園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他們的植物朋友長什么樣了,大家一起說說,記記,可開心了,我則在旁邊安靜地傾聽他們的談話;有一次,周耀祖發(fā)現(xiàn)種蘿卜的可樂瓶里的水越來越少了,他就問旁邊的小朋友:“你看,那個瓶子里的水怎么沒了”,旁邊的小朋友就不假思索的回答說:“被蘿卜吃掉了”,這時,又旁邊一個小朋友聽見了說:“水被太陽曬的沒了”,徐安接著說:“水沒了,它會干死的”,我很想聽聽他們怎么往下說,可是他們卻不說了,我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于是等孩子們都記錄好了,我請孩子們集中起來,我們一起討論了這個關于“可樂瓶里的水哪里去了”的問題,孩子們通過這次活動,知道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接著,我又順著這個話題問孩子們:植物沒有水不能生長,那么沒有泥土,它們能生長嗎?于是又引起幼兒對無土培植和泥土培植的關注;結果幼兒發(fā)現(xiàn),沒有泥土,植物照樣能生長,而且有很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