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欣賞《小貓和獅子》反思
《小貓和獅子》是中班年齡階段的音樂欣賞活動,這個活動課是在主題書里找到的,看到這兩段分明、容易辨別的的音樂時,我就決定在期中開課中就用這個活動了。關于活動目標,我也延續了主題書中所寫的兩個目標1.欣賞音樂,感受小貓弱小、獅子威武的不同音樂形象。2.樂意用身體動作大膽模仿和表現。但當我真正去欣賞這兩段音樂時,我才發現《小貓和獅子》的音樂非常短,兩段只有43秒,所以,我把兩段音樂合并并重復,加長幼兒欣賞的時間。
當我實際去開展活動時,我還是發現了許多需要精進的地方:一、在模仿動物形象的時候,大部分是個別幼兒模仿,集體模仿較少,導致活動氛圍比較低沉,沒有調動起全部幼兒的興趣。二、教師與幼兒的互動不夠多。因為音樂比較短,控制音樂比較難,所以我基本上坐著控制音樂,另外也為了維持常規問題所以很少與幼兒肢體上的互動。三、幼兒不合理的回答我卻還要重復一遍,導致浪費了時間。四、音樂活動中,我較注重模仿方面的而忽略幼兒模仿時節奏方面的情況。
對于以上的不足之處,我做一下改進:一、在幼兒模仿動物形象這個環節上先請個別幼兒模仿,選個別精彩的模仿,再請全體幼兒跟著音樂一起做動作。既滿足了個別幼兒的表演需要,教師又能提取需要的個案,也滿足了其余幼兒的表演欲望,調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二、關于音樂控制,可以事先請配班老師配合,或者用電視機來播放音樂。另外適時的鼓勵,表揚,讓所有幼兒都有表現的機會激發有效互動。三、幼兒不合理的回答我可以直接忽略,在日常教學中也要施行。而教師自己回應幼兒時,也要以簡潔、明了的話語讓幼兒明白自己的回答棒在什么地方、好在什么地方。四、在幼兒模仿時,表揚模仿好的,另外還要重點表揚在節奏上踩到點的幼兒,引導幼兒注意音樂節奏上的要求。
只有每次讀教學活動后,都要回顧一下活動中的每個細節,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幼兒有什么特別好的表現?為什么?哪個環節孩子與預期的表現不一樣,為什么?說明什么問題?應該怎樣調整應對策略?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提高自己的分享閱讀教學水平。這次開課,我又學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