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案例 :特殊功能的車
“集體活動中師幼互動”中班案例 :特殊功能的車 上海市曹王幼兒園 金瀛情況描述:(包括教師的提問、策略以及幼兒的反應與跟進措施)
師帶領幼兒模擬開汽車進入活動室。
1、師提問:你開的是幾個輪子的什么車?
幼兒回答:我開的是兩個輪子的摩托車、自行車、踏板車……
我開的是四個輪子的寶馬,我開的是“奔的”……
2、師追問:是叫奔的嗎?
幼兒堅持說:是
3、師:哎,我也知道一種車,它的名字和你說的車差不多,叫奔馳,不知道和你的車一樣嗎?
幼兒馬上回應道:“對,叫奔馳,是我記錯了。”
分析與反思:(包括自己采取了些怎樣的互動策略、取得的效果如何,互動不足在什么地方,將如何調整等) 各種各樣的車是孩子們前期已經積累的經驗,從孩子們的回答中可以發現他們已經了解了車的名稱以及特征。而有的車不是孩子們經常看到的,也許只是聽說,所以出現車名的混淆。而當孩子堅持自己的想法時,老師并不是馬上否定,而是運用了和孩子平等交流、協商的策略,讓孩子在與老師的碰撞中找到正確的答案。這樣的策略既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還給了孩子自己糾正錯誤的機會。
我的困惑:(談談自己在集體活動師幼互動上的問題與困惑)
我們老師在預設活動時目標意識都比較強,希望孩子能往自己預設的“圈“里鉆,但往往有個別幼兒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回答(也就是生成的問題)讓老師措手不及。特別是公開的教學活動,老師缺乏及時的回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