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4點新知 你知道了嗎
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很多家長都有過充足的前期準備,也閱讀了相關的育兒書籍,可以說父母們還是盡心想將子女培養成優秀的孩子。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原有的育兒經驗已經跟不上時代了。新一代的育兒觀念已經新鮮出爐,爸爸媽 媽們一起來學習下吧!1.古典音樂有助于孩子智商發展
音樂有助于孩子的思維和記憶力發展,這些很早以前就被父母們所熟知了,但是不為父母們所熟知的是什么音樂類型才能提高孩子的智商。美國一些專業研究機構指出,古典音樂更有助于孩子的智商發展。
因此,有時間的時候父母不妨陪孩子一起欣賞古典音樂,培養孩子良好的鑒賞力,與此同時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對于本身就對音樂有興趣的孩子來說,這么做甚至還可以讓孩子愛上音樂,將來從事與音樂相關的工作或研究。學齡前的孩子主要以欣賞音樂為主,如果要學習的話,爸爸媽 媽最好等孩子長大一點再做打算。
2.手語有益于孩子語言發展
有育兒經驗的父母都知道,寶寶在不會說話的階段注意依靠肢體語言和家人溝通和交流,也就是說人類最早掌握的不是語言,而是肢體語言。手語也是肢體語言的一種,它通過不同的手勢動作配合面部表面來表達語言,傳遞信息。
與年幼的寶寶溝通,采用手語和口語同時使用的方式,這有助于激發孩子的語言表達欲望,能刺激孩子的發音系統,讓孩子更早地學會用語言表達。但是父母們不要說風就是雨,把手語當成是孩子語言發育的最好助手,帶著功利性和目的性去看待,這樣就失去了關愛孩子的意義了。父母應該把這當成是和孩子快樂溝通的一種溝通方式,幫助孩子理解父母所表達的含義。
3.未到學齡期入園不利于寶寶健康成長
孩子還很小,父母們卻急著將孩子送入幼兒園,以為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本領,從而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其實,父母們理解錯了,年幼的孩子在幼兒園不但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還可能變得沉默少言,性格內向等。
因為年齡的問題,孩子的心智發育跟不上其他孩子的進度,孩子也許根本就聽不懂,也記不住,坐在那兒又有什么意義呢?年幼的孩子父母就該帶在身邊,多給孩子一些關注和呵護,讓他快樂地玩耍,快樂地成長,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不必過早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學習。
4.多看電視影響孩子的健康
的確,孩子看一些情景對白類主題的電視有助于孩子的詞匯積累,也有助于孩子的語言表達,但長時間看電視會導致孩子到了學齡期無法正常集中注意力,甚至不愿意與別人溝通。滿3周歲的孩子看電視要適量,每次以三十分鐘左右為宜。此外,父母要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或是親子游戲,而不是讓孩子一整天都坐在電視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