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備批評三部曲
2、要婉轉而間接。
孩子對世界還不甚了解,很多的錯誤行為是出于好奇,所以即使是必須批評孩子時,也可以通過一些孩子喜歡的故事人物,婉轉指出孩子的錯誤,孩子容易輕松接受,還會感到爸爸媽媽很有趣。比如,爸爸媽媽可以說,“小熊都在自己畫畫呢,你也自己畫好嗎?”“小公雞在搶別人的蟲子吃,你說它有沒有禮貌啊?”
3、要有理加有據。
爸爸媽媽在唱“白臉”時要和顏悅色,有理有據。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給孩子解釋為什么會受到批評,又應該怎么做,避免孩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樣,寶寶就會乖乖地接受家長的批評指正并且改正錯誤。
妙用批評第二步:扮“黑臉”
子瑞爸爸:“每到吃飯時間,我和子瑞的媽媽就特別頭疼,因為我們家子瑞很難安安靜靜地把飯吃完,使盡渾身解數才能哄他吃下半碗飯。喂飽他以后,我們都沒心思吃飯了。我要是打他罵他吧,又覺得孩子這么小,挺心疼的。該怎么辦呢?”
為了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些規矩是不能不立的,所以該“批評”時就“批評”。因此,可當第一步——唱“白臉”力所不及時,爸爸媽媽就得在批評孩子時扮扮“黑臉”嘍!
3-7歲的孩子是最聽不進復雜道理的,他們已經開始聽從自我意識的召喚,此時就不該拘泥于道理而應著重行為習慣。
tips:“黑臉”準則
1、只對事不對人。
不管是語言批評還是行動懲戒,批評的是孩子做錯的事,應該避免牽扯到孩子的個性和人格問題。“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你笨死了”,這些帶有貶低意味的話語很容易導致孩子的逆反情緒,這就將造成批評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語言批評。
在批評孩子時,語言批評是第一步,其作用相當于警告。“吃飯時要安安靜靜的,否則我就把飯收走了,今天你就沒有晚飯吃了。”在語言批評時要注意表情和語言相一致。大家可以想象,笑咪咪的警告會起多大作用呢?
3、行動懲戒。
語言警告,往往會因家長的一貫教育或寶寶的個性特點等原因,不一定對每個寶寶都有效,此時爸爸媽媽就要果斷采取行動,把晚飯收走。孩子餓了一頓之后就知道下次應該乖乖吃飯了,這說到底還是為了孩子好,所以爸爸媽媽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心軟,“光打雷不下雨”的話,“懲戒”就不起作用了。
妙用批評第三步:少“變臉”
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爸爸媽媽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的時候應該盡量避免“兩天打魚,三天曬網”,真要持之以恒可就不像說起來這么容易了。幼兒早教
tips:“變臉”解析
1.前后不變
拿媽媽為例,對孩子所犯的同樣錯誤的批評態度和原則應該一致,不應有強烈反差,甚至矛盾。認一次兩次沒有關系,可老在孩子面前檢討的話,以后孩子就會以“我媽媽還做不好”為由降低做事要求。造成前后改變的大多數情況下,原因出在家長自身控制情緒的能力上,為此各位長輩都應先檢討自己,省得以后再檢討就晚了。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