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親情等太久
下班時間,我走出大樓,抬頭看了一眼繼續陰霾的天,突然,身邊有個怯怯的聲音在喊我,哎。
回過頭,竟然還是她。她在那里,很期待地看著我,你說過讓我下來等消息的。
我笑了,不是要電話號碼了嗎?是讓你回去等消息。
她怔了怔,似乎沒想到是這樣,繼續問,是不是,有希望?
關于希望,我不知怎么回答她,可是,從她的眼中,我看出了一點兒我不忍心回絕的東西。
我點頭,看她喜悅地走遠。大雪的天氣,大廳里沒有空調,她怎么能足足站了四個小時呢?
后來,我特意通知了那個女兒,不僅是因為她母親,還因為她的才氣。她過來時,是滿臉不如意的模樣。她與我們前臺接待在一個學校里待過,有些熟悉,在那里嘮叨。原來,她不想待在這個城市,一心想著去上海或是深圳,說那里才有自己發展的目標。
我把前臺喊過來,打聽她的情況。前臺接待說,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了婚,從小跟著母親過,十分嬌慣。上大學那幾年,聽同學說她母親幾乎年年都要去那個城市里小住幾個月,租她大學附近的房子,因為放心不下她。
我心里,已然明白。
輪到她的時候,我讓她設計一位母親在冰天雪地里等孩子回家的畫面,不用繪草稿,直接用語言表達。她確實小有才氣,口若懸河,天氣、時間、環境甚至連暖與寒的對比都說出來。
身邊的老板很滿意。而就在此時,我說了句,你知道嗎,你媽媽把你的圖紙送來時,因為聽錯了一句話,在寒冷的大廳里等了四個小時。她沉默了,所有的人都沉默了。
后來這個女孩留了下來,在公司聚會時與我談心,她說,就在那一刻,自己突然明白了母親一直在等什么,在等自己留下來,留在讓她永遠不會擔心的地方。
c 有這樣一個小男孩,放學回家晚了,卻還沒有等到母親下班。他知道,母親常常加班加點,他就蹲在那里等。鄰居勸他,先到我們家里吃飯吧,他不,他相信一定會等到母親的。
母親很晚下班時,他的視線已經變得模糊了,可是看到胡同口的身影,還是快樂地飛奔上去,第一句話,媽,可等到你了。
這句話幾乎伴隨了他的整個小學時期。說這句話時的興奮、激動、喜悅,歷歷在目。
長大后,他去了外地工作,買了車,買了房。也曾想過把父母接到這個城市里來生活,可或者是因為不自由,或是因為不方便,他告訴自己,再等等吧。
城市離家不遠,他每個星期回家一次,開著車,準時六點出發,八點到家。
可有一天,因為幫一個朋友辦事,他出發晚了,手機恰恰又沒了電。往家里趕,偏偏在出城時遇到堵車,一切慢吞吞的事情擠在一起,他到晚上十一點鐘才到家。快到家時,遠遠地,車燈前映出一個人影,焦急、緊張地張望。
是母親,他下車的第一步,母親說了句,哎呀,可等到你了。
一句話,就那樣穿越了他數十年的時光,一下子撲面而來,讓他幾乎透不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