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家的日子,他們還好嗎?
高中最大的愿望,就是盡自己的能力考一個遠一點的大學,越遠越好。后來,終于到了那所離家兩千公里的學校,終于可以自由作息、為所欲為;再后來,留在了城市里工作、生活……但不久,我們終于生了病,一種名叫homesick的病。
龍應臺曾寫道:“父母親,對于一個二十幾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為你擋風遮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在外地的我們,眷戀著父母這所“舊房子”帶來的一切——包容和溫暖,我們如此地愛他們,但愛并不是認識,也不是了解,甚至很多時候,我們以愛之名,故意地不去認識,不去了解。
比如我們從來沒注意到,我們離開家的日子里,爸媽過著怎么樣的生活……
關鍵詞:改變
每一次我們回家的時候,他們總能弄出一大桌子菜,給我們準備許多的水果、零食,還有衣服鞋子,他們會和我們聊七大姑八大姨的八卦,領著我們去逛這逛那,熱熱鬧鬧十分溫馨。但沒有我們在家的日子里,他們是“空巢老人”,他們會一直很安靜,或許還有一些失落,他們節約而簡單,說話不多發呆不少,他們的生活遠沒有我們在家時的豐富多彩……媽媽一盤菜可以吃很多天
網友huanghaizhen:每次我回家,媽媽總會一大早就買好雞,然后加很多補品去燉。我一只腳剛踏進門,媽媽就會說:“又瘦了!”然后陸續將大魚大肉買回來。當我看到一盤不新鮮的肉,問怎么還留著時媽媽說:“沒事,一個人,吃不完就放冰箱里,反正不會壞的,一盤菜可以吃很多天。”看著我們吃,比他們吃在肚子里還香。
他們更省了,為了給你攢首付
網友火星小精靈:大城市的房價噌噌地漲,我和男朋友因為買不起房子,婚期一拖再拖。爸媽知道后,拿出了所有的積蓄。看著那錢,我都想哭了,十萬塊,是爸媽辛苦了這么多年,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不舍得用,才攢下來的。今天因為女兒要買房,他們二話不說就把存折拿給我們。爸只說:“女兒有大房子,我開心,要吃苦也要和女兒一起吃苦。”可他們以后養老怎么辦?難道不吃不喝嗎?這個錢我怎么能要!他們省吃儉用,總是將最好的東西給我們。
他們學上網,為和你視頻聊天
網友朝陽:家里有了電腦可以跟爸媽視頻聊天,因為硬件的問題只能看到視頻,沒有聲音,我只能打字跟他們溝通。爸媽上歲數了,屏幕上的一句話,我能感覺到他們看了半天,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念著。明年我就要結婚了,媽媽說結婚了就不能回家過年了,說今年不回去以后正月初三前就不能回去了,說得我淚如泉涌。
為了看到遠方你的樣子,他們愿意在電腦前等幾個小時。
關鍵詞:想念
你也許收到過這樣的短信:“什么時候回家,你爸想死你了”、“有空多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兔崽子,是不是把爸媽忘了”……兒女是父母心頭的一塊肉,長出來了,就永遠也無法割舍。家里,我們的房間、甚至放在床頭的書,爸媽都不亂動,說是感覺那樣像是孩子還在家里似的。這兩位老人,在我們不在家的日子里,習慣于把我們一次次地想起,把思念一遍一遍地溫習。想兒女,就像是呼吸一樣,是一件他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事情……他們會拿出我們從小到大的照片細細地看網友八寶糖:由于工作原因,已經幾年沒有回家,爸媽有一次打電話告訴我:“女兒啊,爸媽每天都要看一看你的照片,從你滿月到大學畢業的,我們都看。你有新的照片記得寄回來,爸媽幾年不見你,真怕記不得你的樣子,認不出你啊……”聽完我就徹底淚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