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勵志長篇故事大全
如果你的時間允許的話不妨看些長篇的正能量故事,在故事中翱翔吧!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正能量勵志長篇故事,供大家參閱!
正能量勵志長篇故事:菊花飄香財富來
一個醫科大學畢業的女孩子,在分配到一家醫院工作幾年后,竟然辭職放棄穩定的工作,并動員自己的男友與她一道回鄉創業,帶動當地鄉親走上致富之路。令人感到吃驚的是,她竟然取得了成功,實現了心中的愿望。
立志回鄉創業
重慶云陽縣堰平鄉中升村,是三峽腹地一個山高路遠的貧困小山村。由于村里交通不便,經濟發展非常落后,村里的人都跑到外面打工去了。村里有個楊獸醫,在村里開了個店子,盡管比普通村民日子過得稍好一點,但是,也是十分拮據。楊獸醫有個女兒叫楊雪梅,從小聰明伶俐,刻苦好學。楊獸醫望女成鳳,便千方百計省吃儉用,供女兒上學。20xx年,楊雪梅不辜負父親的期望,考上了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專業。20xx年從重慶醫科大學畢業后,楊雪梅被市中醫院錄用,成為護士培訓師,一個月的收入有4000元左右。那時,她的男友李黎也在一家醫院當醫生,而且家里還有一個中醫診所。
如果楊雪梅安于現狀,按大多數人的活法,她也就結婚生子,過上衣食不愁的安穩日子。但是一次意外回鄉,讓楊雪梅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生活軌跡。那是20xx年初,她的奶奶去世,她回老家奔喪。在老家,她看到家鄉成片荒蕪的田地無人耕種,村里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仍然過著十分貧困的生活,她被深深地刺痛了。回城后,楊雪梅好幾個晚上都難以入睡,鄉親們無助而又期盼的眼神始終在她腦海浮現。她甚至有一種沖動,想去幫助自己的這些鄉親,可是她卻無從下手。
直到有一天,楊雪梅偶爾去醫院的中藥房的時候,發現里面有大量的菊花、半夏、金銀花等中藥材,她突然眼睛一亮,如果在家鄉荒蕪的土地上種中藥材的話,那么鄉親們就能逐漸改變貧窮的面貌了。
有了這個想法之后,楊雪梅就一直在盤算著如何可以去實現這個愿望。經過一番認真思考后,楊雪梅把自己的想法和男朋友李黎和盤托出了。沒想到男朋友李黎竟然非常贊成,支持楊雪梅去干一番事業。于是,楊雪梅打定了主意,要回鄉去種植中藥材,帶動村民們致富。
頂住壓力,失敗不輕言放棄
令楊雪梅意想不到的是,當她把回鄉種植中藥材創業致富的事情說出后,家里的父母和親朋好友都一致反對,而且態度非常堅決。他們認為,好不容易讀大學走出了窮山村,在城市里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還有自己的一家中藥美容院,生活已經是非常穩定了,為何要重回鄉下再來吃苦呢?村里的人一時也流言蜚語,說是楊雪梅在城里出了問題了,混不下去了,只好到鄉下來搞什么種植業。
家里的強烈反對和村民的說三道四,都沒能阻止楊雪梅回鄉創業的決心。她把家鄉的土壤、氣候、水源等地理環境資料送給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請求進行環境研判。當得到了家鄉適合藥材種植的認定后,20xx年初,她賣掉了自己開業僅半年多時間的中藥美容院,拿出了自己和男朋友一起省吃儉用的積蓄,還向親朋好友借了20多萬元,創辦了云陽蕓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種植中藥材,需要大量的土地,靠自家的那幾畝地肯定是不行的。為了能向村民們流轉到土地,楊雪梅只好挨家挨戶去動員說服工作。她一遍遍告訴村民們,種中藥材比種紅苕要賺錢得多。村民們就說,如果虧損了怎么辦?楊雪梅堅定地說,虧了不用你們管,該承擔的由我承擔。經過楊雪梅2個多月的走訪,終于從20多戶人家手里流轉到了30多畝土地。
有了30多畝土地的種植面積后,楊雪梅種植的第一個品種是“旱半夏”。由于土壤適合這種中草藥的種植,在楊雪梅和農戶的精心培育和管理下,旱半夏長勢非常好。到了9月份時,眼看豐收在即,不料,連續出現的陰雨天氣,致使80%的旱半夏都爛在了田里。楊雪梅沒一點辦法,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投入的20多萬元虧損過半。為了不失信于農戶,楊雪梅自己承擔了全部的損失。
第一次種植失敗了,但是楊雪梅并不輕言放棄。經向專家請教后,她才知道旱半夏抗澇性比較差,在云陽多雨的地區不太適合種植。在專家的指導下,她選擇了種植杭白菊,因為這個品種不且耐陰,而且抗澇性也非常好。
再次種植杭白菊時,楊雪梅的資金已經是非常艱難了。她賣掉了身上所有值錢的東西,以此來買化肥,付農民工資。為了確保杭白菊種植成功,楊雪梅連自己吃飯的錢都是省了再省,甚至有時為了節約一塊錢,在縣城里辦事她都選擇走路。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她變得又瘦又黑。當她的父母看到女兒如此堅強,而且創業的決心又是如此堅定,也被感動了,拿出了賣掉家里老房子的10萬塊錢,交給楊雪梅。 家里的支持給了楊雪梅很大的勇氣。有了資金,她又進一步擴大了種植面積。蒼天不負有心人,楊雪梅杭白菊終于種植成功了,而且第一次就獲得了大豐收。
正當種植發展需要更大資金投入時,作為云陽縣對口援助的九龍坡區給楊雪梅提供了80萬元無息貸款。得到了這筆資金,楊雪梅如虎添翼。她再次向村民們征地400畝,種植品種上不光是杭白菊了,還增加了金銀花、川明參、沙參等。
為了汲取上次失敗的教訓,楊雪梅懂得了要依靠科學種植。她依托自己的母校重慶醫科大學和重慶中藥材種植研究院,聘請了中藥材專家當顧問,并虛心向長期從事藥用菊花和中藥材種植的專業戶學習取經。為掌握中藥材種植新技術,楊雪梅自己組織人員一起赴浙江桐鄉、安徽黃山參加培訓。
在種植技術和種植面積都得到大幅提高的情況下,楊雪梅的中藥材種植終于扭虧為盈了。20xx年,收獲了白菊45噸,貢菊15噸,金銀花10噸,川明參15噸,這些產品不僅賣給市內各大中藥飲片加工廠,還銷給茶和軒、家樂福、麥德龍等大型超市,創產值620萬元。
創業成功,不忘帶動鄉親共同致富
取得創業成功的楊雪梅,沒有忘記自己當初立下的要帶動村民致富的誓言。她開始充分發動四周的鄉親加入到中藥材種植的隊伍中來。當地村民看到楊雪梅種植中藥材致了富,都紛紛響應她的號召,加入到了種植中藥材的行列。短短的幾個月時間,600多戶村民加入到了中藥材的種植。看到眾多的村民們積極響應種植中藥材,楊雪梅便成立了“云陽縣堰坪鄉菊花種植協會”,她打算以“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路子,這樣能夠最大規模地帶動當地的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楊雪梅不光是動員農民加入到中藥材的種植中來,而且還給他們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為保證農戶們種植中藥材的穩產,楊雪梅在當地組織了38期菊花種植和采收技術培訓班,受訓農民達2800多人次。在推廣種植新技術、新方法和防治病蟲害方面,楊雪梅印制了120xx份菊花種植小冊子、宣傳單等。誰家在種植過程中遇到問題,楊雪梅都親自趕過去作技術指導。
當看到種植中藥材農戶越來越多時,楊雪梅便馬上想到了,隨著產量的大幅提高,需要自己解決產品出路問題。建中藥材加工廠,既能解決產品銷路,還能拉長產業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于是,楊雪梅投資了60多萬元,建了一個400平方米的廠房,購置了一批中藥材加工的設備,自行加工白菊、金銀花、沙參等,并將自己的產品注冊了“箐楓”、“觀音菊”商標。20xx年,這個加工廠光產干白菊就達到80噸,實現產值1100萬元。
20xx年,楊雪梅在云陽縣堰坪鄉、紅獅鎮分別建立了1200畝和1000畝藥菊種植基地,創產值800萬元,讓1160多農戶實現增收。現在楊雪梅已成為云陽農村科技致富的帶頭人。她規劃到20xx年時,在云陽兩個鄉鎮及東部扶貧開發區再開辟藥食兩用優質中藥材生產基地3萬畝,實現年銷售收入上億元,帶動20xx以上農戶增收致富。
正能量勵志長篇故事:比起點更重要的是夢想
他剛上初中的時候,父親因勞累過度不幸染上肺病,他一邊照顧父親,一邊拼命溫習功課,然而父親還是沒能熬過去。作為長子,他不得不無奈地結束學業,挑起贍養母親、撫育弟妹的重擔。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舅舅的中南鐘表公司當泡茶掃地的學徒。他每天總是第一個到達公司,最后一個離開公司。他堅信,建立更好的自己,才能建立更好的未來。后來,他的名字被世人熟知,他是全球華人首富李嘉誠。
他小時候家里很窮,很長一段時間家里一天只能吃兩頓,即使是兩頓,還都是湯湯水水,根本填不飽肚子。他九歲才上學,念到十四歲,因為家境實在太艱難,不得不輟學。母親向生產隊申請領養了一頭牛,于是他開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當放牛娃,他一天能掙兩個工分。他知道唯有知識能改變命運,于是他一邊放牛,一邊如饑似渴地讀他能借到的所有的書。后來,他創辦了福耀玻璃集團,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制造商,他叫曹德旺。
他初中畢業以后,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在舟山馬目農場當起了挖鹽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海灘上挖鹽、曬鹽、挑鹽。單調的生活讓他很失落,他總想著要出人頭地,可是現實卻給了他狠狠一擊,為了排解心中的苦悶,他就四處找些書來看,希望能從書里找到出路。一起挖鹽的工友瞧不起他,工作累得要死,還裝什么清高看書。工友的挖苦激起了他對成功的強烈渴望。后來,他成了娃哈哈集團公司的董事長,他叫宗慶后。
1993年的盛夏,他提前修完學分,成為當年復旦大學18名提前畢業的學生之一。然而,滿懷抱負的他卻被分配到陸家嘴集團公司做幻燈放映員,他的工作就是每天在一間小房子里放映有關集團情況介紹的錄像片。這么簡單的工作,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勝任,他的才智和抱負無法施展,理想和現實的巨大落差讓他在心里憋足了勁,發誓一定要改變現狀。后來,他成為中國網絡游戲產業的奠基人和領軍人物,締造了一個白手起家的創業神話,他就是陳天橋。
他在浙江臺州的一個偏僻落后的小山村長大,19歲高中畢業后,父親給了他120塊錢讓他自謀生路,他就買了一臺照相機,騎著一輛破自行車滿大街地問別人需不需要照相。開始的時候,大家都用奇怪的眼神看他,要照相不會去照相館哪,而且這小伙子這么年輕,技術到底牢不牢靠哇?但他敢闖敢拼,又豁得出去,不惜賠上膠卷讓別人免費試拍,半年后就賺夠了正式開照相館的錢。他就是現任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從小到大,他的功課都不是特別好,小學和中學上的都是三四流的學校,初中考高中的時候考了兩次才考上,第一次參加高考,數學才考了1分。高考失利后,瘦弱的他做起踩三輪車的工作。這份工作既辛苦又賺不到錢,可是他還是很滿足,認為能養活自己就已經很好了。直到有一天,他拉著客人到金華火車站,無意間撿到了一本書,是路遙的《人生》,拉客的間隙他看完了這本書,認為自己的人生不應該這樣度過,于是他費盡千辛萬苦考入了杭州師范學院。后來,他先后創辦了阿里巴巴、淘寶網,他叫馬云。
這些成功人物,他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有些還不如我們,但最終我們卻被遠遠地拋在了后面。在人生的道路上,起點固然重要,但比起點更重要的,是夢想,以及為夢想付出的努力。
正能量勵志長篇故事:不與強者競爭
我不與強者競爭,我只與弱者競爭
北京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廣州一個市委機關工作。喜歡獨立思考,喜歡標新立異,喜歡挑戰的他并沒有安分守己堅持下去,不久便辭職了。辭職后,他練過攤,販過菜,做過白酒生意,搞過房地產,當然做得也不錯。但他始終覺得自己跟在強者身后,很難超越、很難成功——想與強者競爭,并在競爭中取勝,難!
當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時,他正做酒類生意。要想把酒做好,難度真是太大了。因為做白酒,你超不過五糧液、茅臺;做啤酒你超不過青島、雪花;做紅酒做不過長城、張裕。正當他愁眉不展的時候,一位朋友的電話讓他震驚了。原來,一位中央領導下來視察,就餐時讓服務員拿來雪碧和陳醋,然后勾兌起來喝,隨后這一新穎喝法在民間迅速流行起來。什么是“領導壹號”?有這么神奇?他不解,但強烈的好奇心讓他決定嘗試一下。一次在外吃飯,他對服務員說他要喝“領導壹號”。服務員并沒感到驚訝,反而出乎他的意料,拿來雪碧和陳醋。于是他試著勾兌喝了起來,沒想到喝第一口時就有那種“天上掉下林妹妹”的感覺,真是太好喝了,太奇妙了。回去后他馬上就做了詳細的調查,結果發現這種類似勾兌醋的飲料還無人批量生產,是市場的一個空白。于是,他果斷放棄了酒業開發,轉攻還沒有競爭者的醋飲料市場。不久,經過包裝,具有開胃、養顏、保健等多種功能的蘋果醋飲料批量上市,接著就“火”了起來。之后,被稱之為“公安啤酒”“靚女啤酒”,受歡迎程度大大超乎了他的想象。
時隔不久,各種牌子的醋產品蜂擁而至。而此時的他卻不怕“群狼共舞”了,因為他的醋飲料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醋飲料生產企業,穩占40%以上的市場份額。不與強者競爭,卻成了強者!
一次,他在廣州一家菜市場買肉時,突然又找到了靈感。他發現賣肉這個行業被人誤解了,都以為這是小買賣,不值得做,而且也不是什么體面的產業。然而他細細一算,頓時喜上眉梢:偌大的廣州市場,一年至少幾十億的豬肉消費,竟沒有一個響亮的“品牌”;全國一年消費6。3億頭豬,有一萬億的市場消費額,卻沒有一個像樣的企業在做。除了不與強者競爭以外,他覺得和弱者競爭,自己會更具有優勢。而正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所引發的食品信任危機,促使他決定做一個大大的“賣豬佬”!他為自己的“異想天開”而興奮不已!
經過市場調查,他發現賣豬肉也有技術含量,不僅肥肉、瘦肉、排骨如何分割搭配,竟然決定著賣豬肉賣出的多少和是否賺錢以及虧損,而且,市場定位也非常關鍵。雖然市場很大,可也不是你能一個人獨吞的。最后,他決定只為10%的人口服務,做最好吃的豬肉,做高檔品牌的豬肉。
終于,在吃了幾十個地方的豬肉后,他選擇了廣西一個地方的土豬作為種豬。隨后,他在家鄉建設了“壹號土豬”養殖場,所有的豬都是放養。兩年的時間,他開了110家“壹號土豬”連鎖店,現在在廣東地區已經開了超過300家,營業額達到兩億。現在,28元一斤的“壹號土豬”雖然貴,但利潤可觀。良好的口味和深入人心的形象,使“壹號土豬”迅速成為豬肉市場的第一品牌!
他是誰?他就是開發了“天地壹號”時尚醋飲料,以及開辦了中國首家驚駭世俗的屠夫學校,現任廣東天地食品集團董事長的陳生。
陳生的招牌語是:“我不與強者競爭,我只與弱者競爭。”
不與強者競爭,卻是競爭中的強者;與弱者競爭,卻促使弱者提升。這就是陳生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