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0歲就創業成功的人士
不到20歲就創業成功的人士國內篇:
王健 魔方網CEO
出生時間:1988年
首次創業年齡:14歲,創辦頁游媒體07073
魔方網CEO王健雖然年輕,但也可以稱得上是游戲領域創業的“元老”了,自從他在20xx年創辦07073網至今,已經有20xx年了。對于當年創辦07073,王健的總結是“創業要有興趣”。當然,這也和生活環境分不開,因為家庭關系,王健從小就開始接觸網絡,小學時是打游戲,初中開始瀏覽網頁,高中時他已經是資深網民和游戲迷,并且學會了網站設計和維護。為了便于更多的人交流網游經驗,他創辦了07073,起這名字是因為當時17173如日中天,它是“1”,他的網站就要是“0”。
王健的成功也托了入行早的福,當時網絡競爭并不激烈,他的網站追隨當時火爆的游戲開討論區,很快就聚集了大批用戶。20xx年時,一家蘇州的游戲公司想投放廣告,不滿18歲的王健拘謹地談成了第一筆生意,對方投入了4000元做了半個月的廣告。從此,王健開始學習網站經營,07073開始了商業之路。
20xx年,在創業上嘗到甜頭的王健又去啟動新項目,這時網站因事故關閉,導致了其他項目也沒有資金來源從而失敗。1個月后網站重新開啟,但也已受到打擊大不如前。20xx年,他關注到,網頁游戲經歷了20xx年的開荒,開始進入井噴期,熱度早已超過了端游。王健接受了投資商的注資,將07073從游戲論壇改變為頁游垂直媒體,正式注冊公司,并轉戰沈陽。這也是王健真正“入行”,思考行業發展、運營一個創業公司的開始。20xx年,07073獲得百度1000萬元戰略投資。
20xx年,在07073穩定運營的基礎上,王健啟動了魔方網的計劃。這時,手游已經勢不可擋,王健計劃做一個全新的手游媒體。20xx年7月,魔方網獲得了經緯創投1000萬元的天使投資,在20xx年6月發布了移動游戲玩家平臺“魔方游戲寶”。今年年初,魔方網宣布,完成了1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深創投,經緯創投跟投。這也是移動游戲媒體行業最大的一筆A輪融資。
蔣磊 鐵血網CEO
出生時間:1984年
首次創業年齡:17歲,創辦鐵血網
蔣磊的創業經歷,說起來和王健在某些方面是類似的,那就是少年天才“把興趣變成職業”。自小希望做個科學家,迷上軍事、想自己造火箭大炮的蔣磊,在20xx年保送進入清華大學材料系。
保送進入清華大學后,蔣磊有更多的時間瀏覽軍事網頁,閱讀軍事小說。當時的電腦和互聯網遠沒有現在這么普及,蔣磊發現很多軍事網站很不人性化,閱讀小說很不方便,搜索引擎也不發達,尋找軍事小說很不方便,于是就萌生了自己創辦網站,整合軍事相關資源的想法。一開始網站叫“虛擬軍事”,后來更改為“鐵血軍事網”。沒有資金支持,剛開始蔣磊的網站只能將自己的網頁掛在其他網站上,使用免費空間,直到第一桶金的到來。
20xx年,蔣磊和同學湊了十多萬元注冊了北京鐵血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不久之后,當時已是國內知名軍事類網站的鐵血網也獲得了100萬元的投資。可兩年之后,100萬就燒得差不多了,依靠廣告和付費閱讀的盈利模式并不足以支撐網站的生存。已經被保送清華碩博連讀的蔣磊決定輟學,全力經營鐵血網。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蔣磊考慮通過代理軍品賺錢。他寫了Email給20多家國外軍品品牌廠商,只獲得了美國阿爾法軍品的回復,他掏了自己的1萬塊錢買了17件M65野戰風衣,沒想到產品一上線就獲得了歡迎,一天功夫,就賣出了11件。
至此,鐵血網一直跌跌撞撞尋找的商業模式浮出水面。20xx年,軍品電商鐵血軍品行成立。20xx年,鐵血獨立電商部門成立,20xx年,鐵血推出了自己的戰術裝備品牌龍牙。
季逸超 Peak Labs創始人
出生時間:1992年
首次創業年齡:17歲,開發猛犸瀏覽器
少年極客季逸超,在高三時推出“猛犸1”瀏覽器,大一時推出的“猛犸4”瀏覽器,成為iPhone上個人開發瀏覽器中下載量最大的產品,被評價為“重新定義了瀏覽器的標準”,并獲得Macworld 20xx特等獎。
這又是一個和生活環境分不開的故事。父親是北大教授,母親是IT公司高管,季逸超幼年時在美國生活和學習,小學二年級時才回到北京。憑借著流利的英語,他被招進學校的機器人競賽隊伍,從此開始學習計算機編程知識。被Linux神話影響,季逸超迷上了操作系統研發。在高中階段,季逸超一共開發上市了7個蘋果App。
不過,猛犸瀏覽器嚴格來說其實還不算季逸超的創業項目,因為他認為創業做瀏覽器沒有前途,也表示不會在猛犸瀏覽器里放廣告,而是堅持收費,并面向全球市場,這也使得他拒絕了一切投資。
除了猛犸,季逸超還有一個代表作是Rasgueado輸入法,它可以解決iPhone輸入法文本選擇困難的問題,用戶可以在鍵盤上操作選詞。
在一次關于自己開發的產品的演講后,季逸超邂逅了紅杉資本的投資人。但不想接受投資的季逸超拒絕了,他不愿意被資本所約束,不想用在開發上的腦力和時間被財務報表所占據。但最終,他被徐小平的建議說服了:成立一個實驗室,投資人不過問研發方向,讓他自由發揮。20xx年2月,季逸超在微博上宣布,他已獲得真格基金徐小平和紅杉資本的天使投資,成立了Peak Labs,目標是做最狂、最新鮮的事。季逸超辦理了休學手續,全力投入開發程序之中。實驗室的研發方向由創始人的技術特點決定,從興趣出發,團隊成員民主決定。
20xx年10月,實驗室第一次發布會,推出了三款產品,其中包括猛犸5瀏覽器。20xx年3月,Peak Labs又推出了Magi,這是一個能夠回答復雜自然語言問題的搜索引擎,憑借出色的知識網絡與信息處理技術,當你搜索時,它能直接給出你答案,而非列舉網頁鏈接。
舒義 力美科技創始人、CEO
出生時間:1985年
首次創業年齡:19歲,創辦博客網站blogku
20xx年,舒義成立北京力美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國內移動營銷解決方案,相繼獲得IDG、KPCB兩家知名海外投資機構的近3000萬美元風險投資,20xx年,力美科技宣布解除VIE結構,準備在國內創業板上市。
力美科技已經是舒義的第三次創業了。家境艱難的舒義和做生意的生父一樣有著經商的本能,他的創業,完全是自己不斷摸索和試錯的結果。20xx年上大學之后舒義才接觸到了電腦,立刻迷上了互聯網,他做區域互聯網起家,做了一個“四川大學生網”,幫大學生發兼職、社交等信息。20xx年,19歲的舒義在網上偶然認識了紐約大學畢業的華裔艾德維,兩人隨后創建了博客網站“blogku”。“我們做得比方興東還要早。”舒義說。
當年創業的舒義,據他回憶,極其興奮,仿佛自己就是新一代的互聯網領袖一樣。但現實是骨感的,如同許多缺乏經驗的大學生創業者一樣,網站沒有辦法盈利,四處借錢找投資未果,舒義的嘗試以失敗告終。
為了賺錢,生活拮據的舒義只好去打工,但舒義的優勢在于敏銳的商業嗅覺,20xx年,舒義再次開始了征程。不過吸取了之前互聯網創業的教訓,他開始務實了,覺得做媒體太難,還是互聯網廣告代理比較靠譜。舒義創辦了自己的第三家公司成都力美,它的主營業務很簡單:代理地方網站的廣告。在一線城市,與互聯網相關的公司已經太多,而二三線城市還是未被充分發掘的市場。當時正值騰訊在成都開放大成網,尋找廣告代理商,舒義提出免費為騰訊做成都地方站的外包,靠這個條件拿到了騰訊的代理權,并免除了第一年的保證金。他和騰訊簽訂了一百多萬元的任務,當年完成了1100萬,自己賺了500萬,收獲了第一桶金。
隨后,力美接下了騰訊在武漢、重慶等地的廣告代理。錢賺到了,舒義卻迷茫了。接下來要做什么?他覺得這樣下去做一個土豪暴發戶,是沒有前途的。他開始到處去旅行,參加各種會議,和各種業內人士聊天,學習知識。20xx年,安卓和iPhone手機開始受到大量關注,舒義決定轉戰北京,開始代理移動互聯網廣告。20xx年,力美科技獲得IDG投資1000萬美元,20xx年,獲得IDG、KPCB的20xx萬美元投資,奠定了在行業中的位置。
20xx年,也有人稱之為移動營銷元年,移動廣告也在這一年迎來爆發式增長。現在,力美已經實現了通過RTB技術對受眾進行移動程序化購買,并對接了谷歌、芒果、廣點通等多個移動廣告交易平臺,實現中國日均超過40億的競價請求;并已經在積極開拓海外業務,目前力美DSP全球流量的日均競價量已經達到100億。
尹桑 一起唱創始人
出生時間:1992年
首次創業年齡:20歲,創辦KTV 團購App一起唱
尹桑高中赴美讀書,后來被美國賓利商學院全額獎學金錄取,就讀的是冷門的創業學,不過他把這門學問學以致用了。有感于學校衛生欠佳,他發起了一個校園家政O2O項目。之后又瞄準學校內部和大型超市的差價,做起了生活品配送。這兩項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不過他仍舊認為,這不算是創業,甚至不能叫做企業,因此,大二時,他決定放棄學業,回國創業。
尹桑認為,傳統的KTV已經不能滿足年輕人的需求了,因此,他把目光瞄準了KTV團購,一家家跑遍了南京所有的KTV,和經理簽團購協議。20xx年8月,一起唱官網上線,首日下載量超過20xx,訂單達到160。然而,想靠一己之力撬動整個KTV市場談何容易,半年后,網站總結了經驗教訓后,尹桑再次出發,這次他開始從硬件系統切入。他研發了智能點歌系統,允許消費者提前點歌,同步到APP,嵌入了跨包社交和K歌錄音分享等功能。20xx年底,他偶遇IDG投資人李豐,沒有商業計劃書,沒有PPT,一番談話,讓他得到了對方的認可。截止到20xx年,一起唱已經接受了IDG的三輪融資,公司估值已經超過億元。
黃愷 游卡桌游總設計師
出生時間:1986年
首次創業年齡:20歲,制作《三國殺》游戲
一款時隔7年仍舊活躍在桌游市場的游戲《三國殺》,就是出自于當年只有20歲的大學生黃愷之手。他當時也沒想到,自己上課走神設計的“三國殺”游戲紙牌能在短時間內就賣出了10萬副。
讀大一時,學游戲設計的黃愷接觸了在國外已經有五六十年發展歷史的桌游,加上當時國內非常流行“殺人游戲”,他就有了自己的想法:設計一款“不插電”的游戲,讓人面對面交流,而不是像電子游戲一樣緊握鼠標、盯著屏幕。至于怎樣靈光一現,有了用三國人物作為游戲人物的念頭,黃愷說,自己都很難說清楚,因為靈感總是很難琢磨的。不過,他從小就喜歡三國故事,熟讀《三國演義》、《三國志》等,他明白三國故事肯定是游戲的好題材。于是,三國殺卡牌就這樣畫出來了。好在他本身是學游戲設計的,這也做得更專業了。
20xx年,黃愷開始在淘寶上賣三國殺卡牌,沒想到大受歡迎。于是,畢業后的黃愷沒有去找工作,他和杜彬、李由三個小伙伴一起成立了北京游卡桌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黃愷擔任總設計師,他們湊出5萬元發布了第一批正式產品《三國殺》。之后,游卡桌游也推出過其他桌游產品,但還沒有一款能夠在影響力上超過《三國殺》的。20xx年,杭州邊鋒全資收購游卡桌游,游卡桌游原產品設計部門的員工由黃愷牽頭負責《三國殺陣面對決》這款產品的設計和發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