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臭豆腐[圖]
俗名“大呆臭”,為王致和于清康熙年間創制,康熙皇帝品嘗后贊不絕口,特地御筆親書“青方:二字賜王致和,從此名聲大振。與浙江紹興的臭千張、安徽淮南的臭香干呈鼎足三分之勢,享譽海內外;罩荽蟠舫,表面為灰、蘭、黑綜合色,內里潔白如玉,聞著臭、吃則異香,獨具一番風味,而由于大呆臭的制作工藝很復雜,所以這道風味小吃,恐怕只有來黃山的游客才能吃到了。大呆臭在黃山市內很多小吃攤點上均可吃到。徽州臭豆腐[圖]
俗名“大呆臭”,為王致和于清康熙年間創制,康熙皇帝品嘗后贊不絕口,特地御筆親書“青方:二字賜王致和,從此名聲大振。與浙江紹興的臭千張、安徽淮南的臭香干呈鼎足三分之勢,享譽海內外;罩荽蟠舫,表面為灰、蘭、黑綜合色,內里潔白如玉,聞著臭、吃則異香,獨具一番風味,而由于大呆臭的制作工藝很復雜,所以這道風味小吃,恐怕只有來黃山的游客才能吃到了。大呆臭在黃山市內很多小吃攤點上均可吃到。面粉作皮,以瘦豬肉拌山芋粉、蝦米、冬菇作餡,包之而成,實為餛飩。皮薄如紙,餡若珍珠,肉嫩湯清,滋味鮮美。已有80余年制作歷史。
有蔥油、蘿卜絲、糖醋等餡心,以蔥油酥餅最受歡迎。系油酥面抹豬油蔥花油泥作餅,涂飴糖,沾芝麻,烤成。呈蟹殼黃色,酥脆咸香。已有近80年制作歷史。
“曹操雞”是始創于三國時期的安徽合肥傳統名菜。此菜系經宰殺整型、涂蜜油炸后,再經配料鹵煮入味,直燜至酥爛,肉骨脫離。出鍋成品色澤紅潤,香氣濃郁,皮脆油亮,造型美觀。吃時抖腿掉肉,骨酥肉爛,滋味特美,且食后余香滿口。
懷遠石榴早在唐代已馳名南北。其品種主要有玉石籽、瑪瑙籽、白石榴、青皮糙等,其中以玉石籽最為突出,果大如碗,皮色黃中帶白,白里透紅,籽粒比玉米粒還大,肉肥厚,且汁多味甜。舊時,它是進貢給皇帝的貢品。
伏嶺玫瑰酥是久負盛名的傳統糕點,產于績溪縣伏嶺村,因其內有玫瑰花作為輔料,具有玫瑰花香而得名。 制法:以細白糖、芝麻、面粉、飴糖等為主料,輔以玫瑰花、青梅、桔餅、紅綠絲。
原料:八公山豆腐400克,精鹽2.5克,蝦仁50克,味精1克 熟火腿末25克,咸面包150克,青菜葉末25克,紹酒15克,蔥姜汁4克,芝麻油25克,雞蛋清1個,熟豬油500克 (耗100克),胡椒粉1克,干淀粉100克 制作方法:1. 豆腐削去邊皮塌成泥,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