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裹蒸[圖]
又稱大肉裹蒸。糯米、綠豆、豬肉配以咸蛋黃、冬菇、雞鴨肉及調料,包于冬葉中,用咸水草擁扎,蒸煮至熟而成。其外形別致,正面呈方形,后面隆起尖角如錐,形大達普通棕子數倍。甘美甜滑,冬葉清香,諸料散發香氣濃重。屬歲末、春節應節食品。肇慶裹蒸[圖]
又稱大肉裹蒸。糯米、綠豆、豬肉配以咸蛋黃、冬菇、雞鴨肉及調料,包于冬葉中,用咸水草擁扎,蒸煮至熟而成。其外形別致,正面呈方形,后面隆起尖角如錐,形大達普通棕子數倍。甘美甜滑,冬葉清香,諸料散發香氣濃重。屬歲末、春節應節食品。旅居新加坡僑胞吳先生,近時回國來家鄉探親,剛邁進砲臺鎮街頭,就直奔關爺宮前尋覓尖米丸呂嘗。他感慨地說:“浪跡天涯數十載,難忘宮前尖米丸”。關爺宮前尖米丸是充滿鄉土情韻的砲臺鎮傳統小食。
是粵菜雞肴中最普通的一種,屬于浸雞類。以其制作簡單,剛熟不爛,不加配料而保持原味為特點。做法是:用1公斤以下的本地雞,洗凈后在微沸水中浸約15分鐘,其間將雞提出兩次,然后在水中冷卻,表皮干后拌以熟花生油。
名小食。潮汕魚餃與其他餃類不同,取海鮮為原料制成餃皮,一般選料于鰻魚(學名海鰻),取其肉質細膩、鮮嫩。制作時用刀刮出魚肉,放在砧板上,剔凈魚刺和筋條,再用刀壓拍成魚茸,盛于木盆內加適量味精、精鹽拌勻成塊,撒上薯粉墊底,用...
金瓜芋泥選用優質粉芋去皮蒸熟,壓爛成茸,加上砂糖、豬油,再用銅鼎鏟割成芋泥,然后把芋泥放在燉過的蜜浸金瓜里面,加蒸而成。金瓜芋泥清甜柔滑,香純可口。
味窖板是客家最大眾化的食物,用大米磨成漿后與少量土堿水拌勻,用開水沖漿,盛入小碗蒸熟。蒸成碗面四周膨脹,中間凹成窩形,以甜醬油(紅味)佐食,故稱味窖板。梅縣街頭常有油煎味窖板,是客家特有的傳統風味食品。
湛江舊稱“廣州灣”,與茂名、陽江等地飲食習慣相通,湛江菜屬粵西菜之列講究粗料精制,原汁原味。湛江本地雞一度風行廣州食肆。正宗的湛江雞選自湛江信宜縣吃谷米和草長大的農家土雞,是生長速度慢或生下頭一窩蛋小母雞,這樣的雞肉質纖...
清同治年間。仙城人趙嘉合用炒熟的花生米拌上煮煉成甘的白糖,搖簸制作而成顆粒狀糖果,稱束砂。仙城束砂所用花生米均經精選,去除小粒和霉變“臭仁”,使顆粒大小相近,品質優良;制作后糖衣均勻、潔白、酥脆,落地即啐離花生仁,質地松...
為傳統菜肴。其制法是,將去皮半肥瘦豬肉切成菜,放入瓦盤內,加作料腌制45分鐘后,用叉燒環串起,放入烤爐烤30分鐘至熟,用糖漿淋勻,回烤2分鐘后即成。此菜肉質內咸外甜,略有蜜味,瘦肉焦香,肥肉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