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肉糕
蕨芡淀粉與肥肉丁、紅砂糖翻炒至熟;鋪于花生、核桃、芝麻的混屑上,趁熱按平,冷卻切塊而成。紫中嵌白點,深淺分明,光亮油潤,甜香軟綿,蕨芡淀粉為該省特產,以蕨根加工而成。玫瑰肉糕
蕨芡淀粉與肥肉丁、紅砂糖翻炒至熟;鋪于花生、核桃、芝麻的混屑上,趁熱按平,冷卻切塊而成。紫中嵌白點,深淺分明,光亮油潤,甜香軟綿,蕨芡淀粉為該省特產,以蕨根加工而成。原料:面粉300克,酸菜100克、鹽、豬油、味精、胡椒粉、香油、蔥花、去芯西紅柿、青黃瓜皮等適量。 制作方法:面粉加清水揉成子面團放案板上餳10分鐘。
原料:黑糯米500克,洗沙200克,果脯50克,核桃仁50克,紅棗50克,百合50克,苡仁米50克,蓮子50克,芝麻25克,藕粉50克。 調料:糖、豬油適量。 制作方法:蒸。百合、苡仁米,蓮子分別用熱水浸泡,棗子去核,果脯、核桃仁切成小粒待用。
原料:蕎面200克,蕨粉100克,火腿腸、芝麻等適量。 調料:牛肉沫200克、鹽、味精、白糖、蔥花、姜沫、牛油等適量 制作方法:炸。將蕎面,蕨粉加水和勻,揉成蕎蕨面團。
最讓我難忘的是,在貴陽街頭吃烤雞皮,長條型的火爐燃得很旺,還沒走攏,燒烤的香味和煙味就聞到了。臨街已等滿了想吃烤雞皮的人,等人半個多鐘頭,我們才買到幾串。這是用雞的皮子切成條狀,串在鐵絲上,反復燒烤而成。
民國22年(1933年)貴陽北門橋(噴水池)一帶有食品店叫鏡泉齋,以上等糯料、白糖、涼糖、玫瑰芝麻、洗沙、花生米、核桃仁等原料制作。制作方法:先將糯米打成糍粑,分成小碗,再放入烙鍋以豬油烙成薄片,加入糖心,再折成一半復烙,粑粑...
白鐵豆腐加調料搓絨,輕捏壓扁,入油炸黃,蘸調料漿汁,趁熱食之。其外殼焦黃,內質細嫩,外皮酥脆,心似蜂窩,趁熱蘸食,嫩脆滑爽,味美鮮香。起源于貴陽雷氏人家,已有百余年制作歷史。
原料:洋芋500克。 調料:雞肉、香菇、鹽、味精、胡椒粉、蔥花、水芡粉、烹調油等適量。 制作方法:煎。洋芋蒸熟去皮,用刀或滾筒壓成茸泥,加入適量的鹽、味精,胡椒粉揉勻成皮料。
原料:面粉400克,食鹽少許。 調料:角角魚500克、姜沫、蔥花、蛋清、苦蒜、芡粉、鹽、胡椒粉等適量。黔東南紅酸湯、木姜子油適量。 制作方法:煮。面粉加少許食鹽、清水和勻揉光滑成為“子面團”,放面案板上用濕布蓋上“餳”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