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干絲[圖]
黃豆加工成大白干,切成細絲,反復洗燙,去盡豆腥味,澆上精制鹵汁及芝麻油,佐以姜絲、蝦米而成。色澤素雅,軟嫩異常,鮮美雋永。-燙干絲[圖]
黃豆加工成大白干,切成細絲,反復洗燙,去盡豆腥味,澆上精制鹵汁及芝麻油,佐以姜絲、蝦米而成。色澤素雅,軟嫩異常,鮮美雋永。-以豆腐干均勻切成細絲,浸燙去豆腥后加入高湯,另炸鱔絲發脆,與蝦籽等調為佐料,拌入干絲,圍以筍絲,蓋嫩姜絲,淋香油而成。味美香濃。-...
如皋蘿卜粒,外形美觀,香、甜、脆、嫩,風味獨有,嚼后無渣。1963年由上海畜產進出口公司命名為江蘇蘿卜粒,出口國外。原料配方:小蘿卜咸坯50千克白砂糖1.5千克糖精7克二級醬油25千克五香粉3克安息香酸鈉50克制作方法:1.以每千克有60~...
江蘇省東臺縣的魚湯面,已有近200年歷史,相傳是一位被趕出皇宮的御膳廚師所制,1942年魚湯面在巴拿巴博覽會上展出,深受贊賞。原料配方(制200碗):上白面粉20公斤活鯽魚3公斤白醬油3公斤蝦籽50克鱔魚骨1公斤白胡椒粉25克姜50克紹酒50克香...
連云港流傳著一段神話故事。有一天,八仙之一的張果老,途經花果山下的一個山村,看到春光明媚,陽光和煦,滿山的桃花杏花似錦,山泉流水,清澈見底。他情不自禁地跳下驢背,手牽著驢韁繩,沿著麥田間的小道,欣賞這人間仙境。
鹽水鴨現在還是南京人待客不可或缺的一道菜,但每每要歉疚地加上一句:現在這鴨子是越來越肥了。外地人來南京,慕名要吃的是蘆蒿炒香干,南京人也以“桐蒿只有南京才有”而自居。
凡是有海的地方餐桌上大抵都少不了蛤,可是只有南通的大人小孩敢于說自家碗里的是“天下第一鮮”。菜花黃的時候,是南通人踩蛤的狂歡節。光著腳丫在海灘上踩,那蛤憋不住氣露了頭,帶回家養兩天,或煮或燒,奇鮮無比。
傳說典故:飯菜合一,點菜合一是揚州烹飪中別具情趣的一個類別,它繼承了周代“八珍”中“浮熬”、“浮母”的優良傳統。在謝諷的《食經》就有“越國食碎金飯”,即是揚州蛋炒飯的前身。相傳隋帝巡視江都時,此菜隨之傳至揚州。
萬三蹄、萬三肉、焐熟藕、腌菜莧,萬三野鴨等已成為周莊美食的代表。尤以“萬三蹄”為最,相傳江南巨富沈萬三“家有筵席,必有酥蹄”。萬三蹄以豬腿為原料,佐以調料,用旺火燒煮,經過蒸燜,皮潤肉酥,湯色醬紅,肥而不膩,咸甜適中,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