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泥豆腐
主料:
豆腐兩塊,棗泥二兩,蛋清一個。
佐料:
醬油、花椒水、味素、炒酒、白糖、淀粉各少許。
做法:
(1)豆腐切成五分厚、七分寬、一寸長的和塊,挖成槽灌上棗泥,再掛上蛋清淀粉糊,下鍋煎成金黃色取出;
(2)鍋內放油,油熱后用醬油炸鍋,少放點水,加上糖、料酒、花椒水,燒開放味素,用淀粉勾汁澆在煎好的豆腐上即成。
特點:
又甜又香,極為可口。
棗泥豆腐
主料:
豆腐兩塊,棗泥二兩,蛋清一個。
佐料:
醬油、花椒水、味素、炒酒、白糖、淀粉各少許。
做法:
(1)豆腐切成五分厚、七分寬、一寸長的和塊,挖成槽灌上棗泥,再掛上蛋清淀粉糊,下鍋煎成金黃色取出;
(2)鍋內放油,油熱后用醬油炸鍋,少放點水,加上糖、料酒、花椒水,燒開放味素,用淀粉勾汁澆在煎好的豆腐上即成。
特點:
又甜又香,極為可口。
原料: 冬瓜200克,綠豆100克。 輔料: 姜片10克,蔥段30克,鹽3克。 做法: 1.冬瓜去皮,去瓤,洗凈,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綠豆淘洗干凈,備用。
清明時間:公歷4月5日,農歷三月初八。 清明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已升到12℃以上。傳統養生學理論認為:春與肝相應,意思是說春季的氣候特點與人體的肝臟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春季的養生保健方法應以保養肝臟為主。
板藍根燉豬腱 材料: 板藍根8克、豬腱60克、姜1片、蜜棗半粒。 做法: 清洗豬腱(即豬前小腿的肉),切成大片。用水沖洗一下板藍根片,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猛火燉3小時,保溫至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
材料: 薏苡仁100克,蝦仁50克,瘦豬肉50克,豆腐2塊,水發香菇4枚,胡蘿卜1個,粳米100克,青豆、生姜、鮮湯、植物油、黃酒、白糖、淀粉各適量。 做法: 將薏苡仁洗凈,用熱水浸一夜后撈起,加水略煮。
材料: 切面150克, 麻醬一大匙, 蔥花一中匙, 精鹽半小匙, 味精半小匙, 熟色拉油一中匙, 沸水500克。 做法: 1、取一湯碗,倒入沸水,將切面投入,高火5分鐘; 2、將面放入有調料的碗中拌和即可。
主料: 豆腐一塊,熟雞肉細絲、豬肉餡適量。 佐料: 蔥、姜末、蛋、味素、花椒水、淀粉各少許。 做法: (1)將豆腐、豬肉餡、蔥、姜末、花椒水、味素、鹽拌勻做成小丸子,上雞肉絲擺在盤內上屜蒸熟; (2)鍋內放一勺湯,用淀粉勾汁澆在蒸好...
1.將豬蹄焯水洗凈,花生用涼水炮軟,備用。 2.熱鍋內放八角,桂皮,用油先炸出香味,接著下姜,蔥爆香,放入豬蹄翻炒,烹入 料酒,看水氣將盡,放入醬油炒紅,接著放入冷水,沒過豬蹄亦可,蓋上鍋蓋,大火燒 開。
主料: 豆腐三塊,熟五花肉五兩,白菜芯三兩。 佐料: 蔥、料酒、白糖、醬油、鹽、味素、淀粉各少許。 做法: (1)將豆腐切成長方塊,放在油鍋中煎成兩面金黃,撈出瀝油; (2)把白菜芯切成小段,五花肉切成長方塊; (3)鍋燒熱放油、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