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粥
【原料】 蘆筍(蘆筍的嫩苗)30克,粳米50克。
【制作】 先煎蘆筍,去渣,后入粳米煮為稀粥。
【用法】 每日2次,空腹服用。
【療效】 辛涼解表。適用于小兒疹出不暢,癥見發(fā)熱,煩躁,喘咳,嘔吐等。
蘆筍粥
【原料】 蘆筍(蘆筍的嫩苗)30克,粳米50克。
【制作】 先煎蘆筍,去渣,后入粳米煮為稀粥。
【用法】 每日2次,空腹服用。
【療效】 辛涼解表。適用于小兒疹出不暢,癥見發(fā)熱,煩躁,喘咳,嘔吐等。
【原料】 干姜、艾葉各10克,薏苡仁30克。 【制作】 先將干姜、艾葉煎水取汁,然后加入洗凈的薏苡仁煮粥。 【用法】 每日2次,溫?zé)崾场?【療效】 溫經(jīng)化瘀,散寒除濕。
【原料】 神曲、麥芽、山楂各10-15克,粳米50克,砂糖適量。 【制作】 先將神曲、麥芽、山楂入砂鍋煎取濃汁,去渣,加入粳米、沙糖煮粥。 【用法】 兩餐間當點心服食。 【療效】 健脾胃,消食積,散瘀血。
【原料】 凌霄花、阿膠各10克,糯米50克,紅糖適量。 【制作】 先將凌霄花加水煎汁,去渣取汁,加入阿膠、糯米同煮成粥。 【用法】 每日1-2次,溫?zé)岱?【療效】 適用于血虛之經(jīng)閉,面色萎黃。
【原料】 大米60克,銀柴胡10克,馬齒莧25克,赤芍10克,延胡索10克,大棗10枚,山楂條10克,白砂糖10克。 【制作】 銀柴胡、馬齒莧、赤芍、延胡索加水1000毫升,武火燒開,文火煮30分鐘,去渣留汁,以藥汁煮大米、大棗至粥熟,加山植條、...
【原料】 綠豆、海帶各100克,大米適量。 【制作】 海帶切碎與其它2味同煮成粥。 【用法】 長期當晚餐食用,根據(jù)患者飯量而定量。 【療效】 清熱解毒,降壓。
【原料】 甘松6克,粳米50-100克。 【制作】 先煎甘松取汁,去渣,再用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甘松藥汁,稍煮一二沸即可。 【用法】 隨意食用。 【療效】 行氣止痛,補脾健胃。適用于氣悶胸痛、院脘腹脹疼、食欲不振、胃寒嘔吐等。
【原料】 葛根15克,粳米50克,生姜6克,蜂蜜少許。 【制作】 先煎葛根、生姜,去渣取汁。后入米煮粥,臨熟加入蜂蜜調(diào)勻。 【用法】 隨意食之。 【療效】 祛風(fēng)、定驚。治小兒風(fēng)熱感冒、挾痰挾驚,癥見發(fā)熱、頭痛、嘔吐、驚啼不安等。
【原料】 茯苓粉30克,粳米100克,大棗10克,白糖適量。 【制作】 將大棗去核,浸泡后連水同粳米煮粥,粥熟時加入茯苓粉拌勻,稍煮即可。 【用法】 食時加白糖適量,每日2-3次。 【療效】 利水滲濕,健脾補中。適用于小兒脾虛久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