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菜
布朗族有“不吃烤肉,不算嘗過肉香”的說法。所以烤食的東西多有烤山鼠肉、斑鳩肉、魚、豬肉、牛肉;另外,還有卵石鮮魚湯、螃蟹松、螃蟹肉剁生、油炸花蜘蛛、蟬醬、包燒鮮魚、酸味菜(酸肉、酸魚、酸筍)等。除以上所介紹的外,瑤族、基諾族及其它民族也有相似的烹調方法,但民族不同,煮法、炒法、烤法也就不同,風味各異。
布朗族菜
布朗族有“不吃烤肉,不算嘗過肉香”的說法。所以烤食的東西多有烤山鼠肉、斑鳩肉、魚、豬肉、牛肉;另外,還有卵石鮮魚湯、螃蟹松、螃蟹肉剁生、油炸花蜘蛛、蟬醬、包燒鮮魚、酸味菜(酸肉、酸魚、酸筍)等。除以上所介紹的外,瑤族、基諾族及其它民族也有相似的烹調方法,但民族不同,煮法、炒法、烤法也就不同,風味各異。
宜良燒賣,何以冠以都督二字?說來有一段趣聞。相傳,清宣統年間,宜良城有一祝氏映興園,專賣煮品,燒賣,鹵菜,尤以燒賣馳名。由于食客甚多,食者限購3個。
其作法:將酸筍用水漂去酸味,然后放入鍋里煮透,再把準備好的雞肉放入鍋里同煮,待雞肉煮爛后起鍋。隨后將辣椒、姜、蔥等佐料放入油鍋里炒熱,再把酸筍雞湯倒入鍋里回一下鍋,即可食用,其味酸辣可口,味道獨特,具有開胃的效果。
昆明生產的玫瑰大頭菜是云南省的著名特產,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昆明“永香齋醬園”所制作的玫瑰大頭菜曾于1911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獎;1921年又在云南勸業會物品展覽會上榮獲獎狀和獎章。產品遠銷國內各省、香港地區及東南亞各國。
原料:肥瘦豬肉500克,易門青豆豉150克,茭瓜50克。調料:干辣椒果10克,蔥30克,咸醬油30克,精鹽5克,味精1克,蠶豆水粉10克,熟豬油100克。制法:1.將肥瘦豬肉剁位肉末。茭瓜去皮洗干凈,切絲。
油炸果藏語稱“善納”,用精面、酥油、糖等原料揉合成吉祥結狀放入滾油中炸成,是待客和節慶日的最佳食品。
是傣語對各種醬的統稱,其種類有“南泌布”(螃蟹醬)、“南泌帕”(菜子醬)、“南泌南諾”(酸筍醬)等近10種。平時最常見是“南泌帕”(菜子醬),其做法是:把一塊地上開花結籽的青菜的棵砍下來,舂細后裝入罐內腌四五天,發酸時去渣...
云南以紫米為原料的小吃很多,但都以甜味為主,為改換口味,又開創此點,以咸鮮口味出現,成為筵席的隨席點。此點香糯軟嫩,表面金黃,內心紫紅,咸鮮可口。原料:主料:紫米飯400克。
用糯米粉、紅糖、豬油、豆腐皮、香芝麻、玫瑰糖等料,調成糊狀,入碗蒸制而成,呈半圓球形。深棕紅色,鮮艷油潤,味甜香糯,柔韌適口,能存放較長時間,生產一兩天者可直接食用,存放時間較長者,則切片油煎、烘烤或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