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通用19篇)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 篇1
作者儒勒·加布里埃爾·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他一生專門從事科幻小說創作,作品有六七十部之多。他作品中他的作品情節驚險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結局出人意料。
《海底兩萬里》描繪的是人們在大海里的種種驚險奇遇。美妙壯觀的海底世界充滿了異國情調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體現了人類自古以來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夢想,體現了他們具有社會正義感和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
文中彼埃爾·阿龍納斯是個生物學家,博古通今,乘潛艇在水下航行,讓他飽覽了海洋里的各種動植物,他還把在海洋中見到的種種奇觀,娓娓道來,令讀者大開眼界。
康塞爾是阿龍納斯教授的仆人,他從不大驚小怪。總是那么為人隨和。遇到什么事總是認認真真,一本正經地將它們分類。
尼德·蘭是個比較原始的人,他的脾氣暴躁,總是計劃逃脫,文章最后講:如果沒有他,他們最后不可能回到陸地上!
而主人公尼莫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物。他雖如大海一般熱情、冷酷、和善、溫和、暴躁,但他卻能根據自己的設計建造了潛水艇。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尋自由,又對自己孤獨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
在這海底兩萬里的探險中,不是順風順水的,但是他們的不畏艱險,不怕任何困難的精神,我們值得學習!同時我也相信,對待自己的理想,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 篇2
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凡爾納的創作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廣泛的閱讀,一方面,他的每一次旅行都和小說的創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看完這本書后,我看見一片浩瀚無邊的海洋,尼摩船長帶著我們一起探索海底的奇妙。 在這本書里,我可以知道海底森林是怎樣漫步的,可以知道在海底是如何打獵的,可以知道尼摩船長是怎樣制服鯊魚的,還了解到了諾第留斯號是怎樣沖破冰山的圍攻脫離險境,安然無恙地奔馳在危機四伏的海底的。 我還知道了阿龍納斯,是一位對知識勇于探索,永不滿足的人。他把在海底千奇百怪的發現仔細觀察,并做了筆記。康納爾,一位對主人忠實的奴仆,對動物分類了若指掌。尼德蘭,他是一位脾氣爆躁的人,但也很善良。他曾救過尼摩船長的命,非常勇敢。尼摩船長,這是一位帶有神秘色彩的人物,他的脾氣反常不定,難以捉摸,時好時壞,不知對陸地有什么仇恨,這完全是個迷,就連他本人也是個迷。 也為文章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薄紗。尼摩船長的沉著冷靜,細心認真,不馬虎,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與敬佩的。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是文明的起源,是藍色的寶藏,也是人類最終的歸宿。”看了這本書后, 這神奇、美麗的海底世界給我留下了永恒美好的回憶,在我的心頭畫下了美麗的一副圖畫。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 篇3
寒假里,我讀了《海底兩萬里》這本書,它是法國的凡爾納寫的。《海底兩萬里》被稱為科幻小說的鼻祖。書中有四個重要人物,帶著我穿梭海底,欣賞到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
阿洛納斯教授是個生物學家,是巴黎自然博物館的教授,被美國海軍邀請去除掉一個海洋怪物,這個怪物就是尼莫船長造的潛水艇————鸚鵡螺號。阿洛納斯教授跟著尼莫船長環游了海底世界,他有一顆好奇的心。魯莽的尼師傅卻總想著逃跑,被稱為魚叉王;阿洛納斯教授的助手是忠誠的老實人,他對教授忠心不二,教授到哪兒老實人就跟到哪兒。
鸚鵡螺號的尼莫船長本來是位王子,因為妻子和女兒被敵人殺害后,十分悲痛,帶著伙伴們離開了祖國,造了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了海底生活,他聰明、善良、鎮定、堅強、知識淵博、不愛說話。對海底的地理十分地熟悉。他有一顆愛心,樂意助人,幫助了受傷的采珠人,并送給采珠人一袋珍珠。我喜歡這個善良而又聰明的人。
我跟著他們一起乘坐著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去了火山噴發口、西班牙維哥港、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著名的珍珠產地錫蘭島的采珠場等等,看到了企鵝蛋、無雙鳥、珍珠貝、不用見陽光就能生長的植物、可怕的大章魚、長須鯨及大頭鯨等等。真是一個神奇的海底世界。
當他們遇到章魚時,我特別替他們擔心,他們相互幫助,一起努力,化險為夷!尼莫船長和尼師傅面對危險時的冷靜、勇敢讓我佩服不已;當他們被困在南極的冰墻里,需要鑿穿冰墻,氧氣不夠時,他們呼吸困難,但是他們沒有放棄,繼續齊心協力,努力工作,克服困難,即使每個人累得疲憊不堪、氣喘吁吁,也沒有一個人放棄。通過努力,他們終于逃脫了死神的陰影。我要學習他們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并把這種精神用到日常的生活和學習當中。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 篇4
直到今年夏天,我已經把《海底兩萬里》全部看完了。但我總感覺不夠過癮,所以,我準備再讀一遍,因為如果一本好書讀一遍就能把整本書都讀透了,那么,他也不會那么偉大,它也不會成為一部好書了。
看完這一本書,我會想到一個充盈豐富的世界,一片浩瀚無邊的海洋,尼摩船長帶著我們一起探索海底的奇妙。在這本書里,我能感受到平時所感受不到的,能想到我們平時想象不到的。
在這本書里,你可以知道海底森林是可以漫步的,可以知道在海底是如何打獵的,可以知道尼摩船長是怎樣制服鯊魚的,還可以了解到諾第留斯號是怎樣沖破冰山的圍攻脫離險境,安然無恙地奔馳在危機四伏的海底的,這里能給你全新的感受,體驗到另類,刺激的人生。
我可以了解到這些,也要感謝作者。是作者寫出了這么好的文章,本文作者是儒勒`凡爾納,他被公證為十九世紀最富有想象力的科幻小說家。他寫的作品都是特別離奇。
我了解了這么多,說到底還是要讀書,如果不讀書,也就不會了解這么多。其實多讀書是有好處的,像我讀《海底兩萬里》這本書,有時可以開發你的智慧,啟迪人們的思維,活潑人們的大腦,讓大家在驚險與刺激中得到藝術的享受。
讓大家多讀書,走進文學的時代吧!走進文學,情感會為之溫潤;走進文學,心靈會為之舞蹈;走進文學,生命會為之永恒,在這個時代里,“課外書”將會讓新世紀少年前行的路上多飄逸幾縷純靜怡人的書香。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 篇5
在這個看似漫長的寒假,用一本好書填補時間給予的空缺,我想是十分明智的。而這個假期我很慶幸有《海底兩萬里》陪我一起度過。
第一次看完《海底兩萬里》是我上二年級的時候,當時只是很羨慕那兩個學識淵博的主人翁,能經歷如此豐富多彩的海底旅行,讓我的內心充滿了好奇與想象。
第二次看完這本后,非常欣賞書中的“阿龍納斯”這個人物,因為他的理智與博學,還有他對科學的熱愛竟能抵得過對自由的向往。這令我吃驚,我曾一度認為自由是一種無可超越的東西,他讓我突然發現,自由,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但是做自己熱愛的事情的機會卻不可多得。
看到后來,我欣賞內德蘭德。喜歡他的極端與剛烈。我承認那魯莽也許會鑄下不可饒恕的錯,但我欽佩于他的執著——他從上了鸚鵡螺號那天就開始策劃著要逃走,不論旅途中有多少事物分散他的注意力,這位狡猾的、威猛的捕鯨手從未放棄過他逃離的念頭。即使他在生他養他的大海里,即使他就算是回到陸地上也得靠大海生活,他仍熱切地期盼著離開鸚鵡螺號——因為他清楚,鸚鵡螺號不是他的生活。他讓我明白,突如其來的好事也沒有意義為之瘋狂地欣喜——好事固然是好事,但為了任何的驚喜而打破了自己平靜的生活,不值得。
再后來,欣賞尼摩船長。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渴望獨立,于是就喜歡冷靜、智慧的人物,當然最好還要孤僻,不接受任何人的幫助。我覺得尼摩船長的冷峻和理智,都極其值得學習——他是我那時除了淺薄的日本少年漫畫主人公外唯一感興趣的角色。但是,令我非常的不解的是,為什么這樣一個完美的人會有一個不明不白的結局。后來我慢慢地明白,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脫離群體而生活,耍酷是要有限度的。有句話說得好,人字的結構就是要相互支撐。
現在,我欣賞的人物卻是最不起眼的那個主人公的仆人——孔塞伊。是的,他的確讓很多人看不順眼——對主人惟命是從、理論知識豐富實際經驗匱乏,等等。但是,我所欣賞他的,卻是他所掌握的“分寸”。他身為一個仆人,他做到了一個仆人所能做到的最高境界——順服,勤勞,還有最重要的,忠誠。當他得知主人要去參加九死一生的危險而滑稽的捕鯨時,在可以退縮的情況下他毫不猶豫地表示要與主人同去。還有在教授落水時,南極冰蓋下缺氧時,他所想的多的是主人,想得少的是自己。他對主人的忠誠甚至超過了人本能的對生命的渴望。
但是,我們能說他是一條哈巴狗嗎?明顯的不能。孔塞伊在除了忠誠之外,有一套自己的、相當完備的價值衡量標準。對每一件事,他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判斷,但在不該他說的時候,他從來不說;不該他做決定的時候,他從不擅自主張。同時,他還在繁雜的家務事中抽出身來,發現了他的愛好:分類學,并且將它努力學透。可以說,孔塞伊——一個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仆人,在自我的角色與他在環境中的角色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他巧妙地把握著這個“度”,不做越矩的事而又快樂非常。
看完此書,我還想起了一句話:旅途可以用來看清人的本質。《海底的兩萬里》這本書,讓我們感悟了從四個主人公身上映射出的蕓蕓眾生之象。任何的科學,都是與對人的研究息息相關的,而我們完全可以相信,《海底兩萬里》絕不是一部簡單的科普作品,它讓我領悟很多很多……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 篇6
今天我閱讀了《海底兩萬里》,被作者儒勒·凡爾納豐富的想象力深深地震撼了。故事開頭,作者獨具匠心,巧妙布局。先介紹了一件事:1866年,當時海上的人們發現了一只所謂獨角鯨的大怪物。作者從這件事入手,又介紹了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接受了邀請并參加捕捉行動阿龍納斯在捕捉的過程中不幸與其仆人康塞爾掉入水中,卻意外和一名捕鯨手尼德·蘭游到了這只怪物的脊背上,被“海怪”所救,后來卻得知這只轟動一時的獨角鯨原來是一艘構造奇妙的名為“鸚鵡螺號”的潛水船,此后他們便被尼摩船長軟禁在這艘神秘的潛艇中,開始了在海底的奇幻環球旅行。最后,他們在挪威海岸附近設法逃走,重回陸地。這整個航程高潮迭起:海底森林打獵,“鸚鵡螺”號擱淺,進入珊瑚墓地,經過阿拉伯海底地道,地中海四十八小時……在將近10個月的漫長旅程中,經歷了土人圍攻、冰山封路等許多危險。作者通過巧妙的構思和引人入勝的情節,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充滿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情節甚至有些古怪和離奇,對各種海底事物的說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讓人仿佛身臨其境。
整本書花了大多筆墨來刻畫尼摩船長,這個謎一樣的人物一樣為此書增色不少,他可以為法國償還幾百億國債,看到朋友死去會無聲的落淚,會把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會收容所有厭惡的陸地的人,會把滿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采珠人,會逃避人類,施行可怕的報復,他對人類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似乎經歷了無盡的痛苦,我不明白這樣的一個天才有著怎樣的經歷和出身,我總想探個究竟,不過我相信他是一個善良的人。作者還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要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龍納斯教授的樂觀向上精神、尼摩船長的勇氣和他奮不顧身的去營救有危難的朋友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在這漫長的旅行中,時而處于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處于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人物命運撲朔迷離,整部小說懸念迭出,其內科學知識豐富詳盡,而且細節逼真。令我完全沉浸在了這個奇幻的故事里。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 篇7
如何在現實中開始一段迷幻的旅行,我想閱讀是最好的方法。年少的我,通過閱讀《海底兩萬里》這部極具科幻藝術的小說,從一個方面講,就是經歷了一場壯美、勇敢的旅行。從自己陌生的地方——海洋,開始的一段充滿想象的旅行。如今自己已經擺脫了過往的稚氣,但是偶有時間,還是會回味一下這本充滿奇幻的小說。在回味的同時,依舊能感受到那種奇幻的美麗。
非常佩服的是他們都不自私自利,我佩服阿龍納斯教授的樂觀向上精神;佩服教授的仆人康塞爾對主子的忠心耿耿與無私精神;佩服尼摩船長的勇氣,和他那見到朋友有危險的時候就會奮不顧身的去營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作者還獨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我推向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帶進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致入微刻畫交替出現。讀書引人入勝,欲罷不能。這的確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好書。
“鸚鵡螺”號艇長尼摩又是個身世不明之人,他逃避人類,蟄居海底,而又隱隱約約和陸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種特殊聯系。凡此種種,都給小說增加了一層神秘色彩。既是小說,人物當然是虛構的,作家給“鸚鵡螺”號艇長取的拉丁文名字,更明白無誤地指出了這一點——“尼摩”,在拉丁文里是子虛烏有的意思。但這并沒有妨礙作者把他描寫成一個有血有肉、讓讀者覺得可信的人物尼摩船長的熱于創造、遇事鎮冷、遇到困難不屈服的精神是值得我去學習的,但是他那種要與世隔絕的思想,我想我們都不能去學,不過假如尼摩船長不于陸地隔離的話,說不定一些海底奧秘就會有答案,我一定要像尼摩船長的優點學習,說不定將來我也能造一些令人震驚的東西。
現在像尼摩船長遇事冷靜,敢于建造、發明的人越來越少,一些富翁游手好閑,有的竟騙取國家財產……他們萬萬沒有意識到自己可以創造一樣東西,為國家為社會貢獻一點別人不能做到的好事。像尼摩船長遇事冷靜,阿尤納斯教授樂于探索,康塞爾的忠實,尼得的勇敢都是我們該學習的。
《海底兩萬里》確實是一本經典名著,而在現代,卻很少見到這樣的經典的名著,那些浮華的東西倒是很多,真是可惜得很!來吧,讓我們一起去探索,一同走進《海底兩萬里》的世界。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 篇8
《海底兩萬里》講述的是一個海上冒險故事,海洋生物家阿羅納克斯等人在海上追尋“怪物”時,被名叫“鸚鵡螺”號的潛艇抓了去,并跟隨尼摩船長進行了近一年的海底旅行。
一路上,被章魚、土著人等攻擊,在南級缺氧事件等等困難都遇上了,可謂經歷了“九九八一”難,最讓我難忘的是在紅海中遇到了儒艮。
儒艮是一種奇特的生物,屬于人魚目,它沒有鯨魚或抹香鯨一樣分開的尾巴,它的鰭像是切斷的手足一般。由于它又是一種好吃的極品,不禁讓捕鯨人尼德蘭手癢癢。
一行六人坐在小艇上,準備打儒艮。花了一個多鐘頭,與儒艮回旋了一個又一個回合,終于一擊致命——打中了心臟,阿羅納克斯教授等人滿載而歸。
當天中午,儒艮就被宰割了,成了午飯,大家都覺得這肉十分美味。
儒艮可是一種非常稀有的生物!因為人們拼命獵殺,它的同類海牛也是一樣,日漸稀少。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現在的社會:人們濫捕亂獵好像已成為家常便飯,物種的來絕程度愈來愈快,甚至還能想象到世界上只剩下人類的可憐情景!
有一段時間,特別流行吃魚翅,仿佛能吃上昂貴的魚翅是無比榮耀,導致了海洋中的鯊魚數量極速下降,破壞了生態平衡。燕窩也不例外,讓多少燕子失去了家!
一個又一個的物種相繼滅絕,這個數字令我們痛心、難道,世界上真的只剩人類了他們才甘心?
讓我們攜起手來,保護我們的生物,保護我們的地球!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 篇9
《海底兩萬里》寫于1870年,這本名著是凡爾納敘述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在海洋旅行的所見所聞!
這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的人們發現了一只所謂獨角鯨的大怪物,他(阿龍納斯)接受了邀請并參加捕捉行動,在捕捉過程中卻不幸與其仆人(康塞爾)掉入水中,卻意外游到了這只怪物的脊背上。后來得知這只驚動一時的獨角鯨原來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這潛水船是一位叫尼摩船長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其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途徑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然后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稀罕的海生動植和水中奇異景象。最后,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是,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主人翁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他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精心研究、設計、建造了這只獨角鯨大怪物——潛水船(鸚鵡螺號),他與潛水船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好像這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唯一目的。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搜尋自由,又對自己孤僻的生活感到悲痛。在這孤獨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龍納斯并與他共同經歷了一幕幕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其中有幾處是我覺得比較引人入勝:上部第二十章托里斯海峽:“鸚鵡螺號”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觸到海峽的礁石而被迫停下來。然而這對阿龍納斯,他的仆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卻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能在旁邊的小島上逗留了兩天,這對一個原來生活在陸地上卻因為某種原因而留在海上2至3個月的人來說是上天何等的優厚待遇啊!然而,在他剛想享受戰利品時卻遇到了土人圍攻。最終以尼摩船長沉著冷靜去對付土人圍攻而告一段落。
下部第三章一顆價值千萬法郎的珍珠:這一章敘述尼摩船長,啊龍納斯,他的仆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在收集珍珠時發現一位印度采珠人遭到黑鯊的襲擊,幸虧尼摩船長以無以匹比的勇敢和尼德?蘭對鯊魚身體結構的熟識,用魚叉刺中鯊魚的心臟而完結生命為告終。在細節可以看出尼摩船長他,作為逃到海底的人類種族代表之一,而對人類表現出無私的奉獻精神。不管他平時嘴上怎么說,但這個奇怪的人善良之心至今還未完全泯滅。
這本書還寫到了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這些故事情節都是非常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爐。
作者還獨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我推向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帶進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致入微刻畫交替出現。讀書引人入勝,欲罷不能。這的確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好書。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 篇10
如果有人問我:“你最喜歡哪本書?”我會不假思索地說:“我最喜歡《海底兩萬里》。”讀完后,我受益匪淺。
首先,作者領著讀者做了一次動人心魄的遠游。鸚鵡螺號以飛快的速度,讓讀者隨著尼摩船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海底變幻無窮的奇異景觀和各種生物:最遠的極地、最深的深溝、最大的珍珠……大蜘蛛、章魚、鯊魚……讓人目不暇接的同時還耳目一新。
其次,它是一部十分出色的懸念小說。從海面上有神秘的“怪獸”出沒,攪得人心惶惶開始,到鸚鵡螺號被大西洋漩渦吞噬為止,懸念迭出,環環相扣,扣人心弦。它講述了一個“海怪”撞了幾艘船,它和鯨類似,被人們認為是獨角鯨。“林肯”號怎么也抓不住它。阿龍納斯、康塞爾和尼德不小心掉入水底,被“海怪”救了。原來“海怪”是潛水艇,他們成了它的船員。潛水艇名叫“鸚鵡螺”號,船長叫尼摩。尼摩船長帶領他們參觀了“鸚鵡螺”號。他們又經歷了許多次海底、海面歷險,阿龍納斯、康德和尼德終于逃出了海底,離開了“鸚鵡螺”號。
書中以“我”的活動為主線,展開了對尼摩船長、他的鸚鵡螺號潛艇、我的伙伴康塞爾和捕鯨手的描寫和對海底景觀的描繪。尼摩船長出眾、優秀,而且溫雅、重情義,他把同伴葬在絢麗的珊瑚下面,那種沉默的凄然令我感動。在通透的玻璃一樣的海水下,珊瑚伸展開來,為尼摩的情誼致敬。
整個故事中,“我”總在旁觀,康塞爾仁厚地看待每一件事,每一個人,捕鯨手對于這種莫名其妙的事顯得有些火大,總是在焦躁不安地等著逃走的機會,在潛艇上的生活就像是在耽誤生命。也許他才是鸚鵡螺號最不行的訪客,為捕鯨而來卻不得不被非法拘禁數載,在這期間也許可以當做是旅游觀光,但好好的生活卻被過成了犯人一樣的日子,慢慢地將一個人的棱角磨掉。這也許就是心靈咒語上所說的眼光不同,所處的世界便會不同的道理吧,他的心不在此,如此的旅程只會徒增痛苦。但對于海洋我完全沒有興趣。我所對于海的印象一向都是很差的——海水苦澀,難以下咽。當然,這也是我閑的發慌自找麻煩時所得的經驗。不過是玩個沙子,我突然覺得乏味,就潛到海里去,挖一捧泥來。偏生的我還不太會游泳,嗆了一口苦澀的海水,回到沙灘上,我一邊咳嗽一邊掉眼淚,居然沒把那團泥弄丟。回來看看,好像帶回來的還不止泥巴,泥中混了一只小海葵(后來干死了)和幾只寄居蟹(現在只剩下貝殼了)。所有來自與海的感覺好像就是當時我手中的一團松松的泥土,早已干涸的小海葵和羸弱的,像蝦米一樣的寄居蟹和一口除了咸就是苦的海水。海水藍得像天,綠得像玉,雪白的浪撞碎在岸邊的礁石上,散成無數的珍珠,飛濺開來,又消失了,往往復復之間,海底的生命也在更替——在浪的底下,又搬來了幾只海葵?又有幾只寄居蟹在忙碌地奔波?詭異漩渦消失后,鸚鵡螺號又去了哪兒?再見了,尼摩船長;再見了,珊瑚墓地;再見了,海底神秘的虹光花園,你們就像精美絕倫的藝術品,被珍藏在海的夢中。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 篇11
本書描述了三個人的奇幻探險,作者凡爾納以自己獨特的寫作方式,向大家介紹了千姿百態、無奇不有的海底,和其妙的海底生物,能讓讀者隱隱約約的感覺到自己仿佛置身于清澈透明的的海底世界之中,觀看著五彩斑斕的魚類。讓我們能夠陶醉其中……
這本書著重描述了一向平靜的大海里突然出現了一些列駭人聽聞的怪事兒——一只巨大的“獨角鯨”常常出沒其間,興風作浪。
原來,這是一艘巨大的核潛艇——“鸚鵡螺”號。船長尼摩為人不讓自己的秘密泄露出去,便把他們軟禁在了核潛艇之中。從這以后,他們便失去了自由,與“鸚鵡螺號一起展開了海底兩萬里的神奇歷險。其間,他們看到到了海底的千變萬化,比如:海中之湖、紅海……這使他們驚奇不已,嘆為觀止。他們還在小島遭到了土著人惡劣的襲擊,但最終還是虛驚一場,參加海底葬禮也是十分有趣的,海底狩獵,這就更刺激了,隨后,它們又劃破了大西洋的海浪。向渺無人煙、無人能及的南極挺進,最終,他們以非凡的能力戰勝了層層的冰山,成功抵達了南極點成為了第一個登上南極的英雄,光榮是屬于他們尼摩船長的。最后,他們還大戰了一次章魚,將章魚們打得落花流水,最后,章魚們無奈的倉皇而逃了。他們不僅大開了眼界,飽了飽自己的口福,同時,它們也進行了許多新的探索,有了很多新奇的發現。
這本書也同時教會了許多人生的道理,它告訴我們,要像仆人康塞爾那樣,別人給你酬報,那么你同樣也要付出你那一份應有的責任,當他和主人同樣遇到了呼吸困難的問題時,他立即果斷地將最后一絲空氣讓給主人,自己卻在黃泉路上徘徊……也同樣要像尼摩船長學習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好精神……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 篇12
如今,世界各處都流傳著關于海怪的謠言,無論聽起來是不現實還是十分逼真,目前為止,似乎并未出現威脅人類生存的海怪確鑿證據。而海底兩萬里的開頭,就由一段似是似非的海怪襲擊輪船事件,引發了主人公阿龍納斯的生活變化。
他接受了一同去尋找海怪的邀請,他和忠心樸實的仆人康塞爾一同踏上了旅途。在船上,他們認識了魚叉手尼德蘭,他豪邁急躁的性格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絲毫沒有那怪物的蹤影。
仿佛是命運的捉弄,就在林肯號準備返回的最后一天,海怪現身了。它對船只的攻擊使得三人傳奇般的進入到海怪當中,這時他們才知道,這怪物其實是一艘堅固的潛水船。
自此,三人開始了一段他們之前怎樣也想不到的旅途,這當中,海底打獵,多列斯海峽,巴布亞島的土人,坐礁擱淺,珊瑚墓地,蘇伊士海底地道,桑多林島,克里特的潛水人,維哥灣,亞特蘭蒂斯,冰山,南極,被困冰層,血戰章魚,大西洋暖流的風暴,復仇號,以及撞沉戰艦的可怕場面,都令人稱奇和贊嘆,同時,這艘潛水船的船長尼摩,更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角色。
由于戰爭,他厭惡人類和陸地,建成諾第留斯號,與船員從此航行海中,永不回歸大陸,他堅定的信念和思維深深震撼了我們;在印度參觀采珠場,不幸的采珠人遇到饑餓的鮫魚,尼摩船長毅然勇敢與鮫魚搏斗,救下采珠人,此時他善良的一面展現在眼前;可他同時又令人不解,難道僅僅是因為戰爭失去親人,他就開船撞向一艘戰艦,讓當中的船員不再有生的希望?也許他經歷過的,造就了他這樣一個獨特的人吧。
如果說,尼德蘭的莽撞讓他頓失沉著一面,尼摩船長的多變讓人心生疑惑,對他敬而遠之,那么,阿龍納斯的仆人康塞爾可以說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他的忠心,坦誠,和他對分類學的熱愛,都讓他無時無刻不在閃光。
在阿龍納斯踏上林肯號之前,他與康塞爾的對話著實令人捧腹,阿龍納斯的焦急招呼與康塞爾的不驕不躁,他的一遍遍的游移確認與他的忠心耿耿,康賽爾在書中自始至終都保持一個統一思想,他的主人去哪里,他都要跟著。
確實也是,康塞爾沒有親人也沒有家庭需要關照,他同阿龍納斯一同見證海中奇跡,一同出生入死,這樣充滿神奇的旅途,何嘗不使他樂在其中呢?康塞爾對加拿大人尼德蘭的海中生物分類,作者凡爾納常常用大量筆墨來敘述海中知識,康塞爾正是他的媒介。雖然讀起來有些讓人失去耐心,也仍讓人感受到康塞爾對于分類學的簡單純粹的熱愛。如今,這種真摯的熱愛一件事的情愫,實在是當代人所稀缺的。
凡爾納在當時的年代,寫出這樣一部充滿讓人不可思議的技術的小說,應該說正一步步被付諸實踐,相信會有那么一天,如果誰感到難過或絕望,就搭乘諾第留斯到海底看一看,瞧一瞧色彩繽紛的魚和欣賞珊瑚礁,在海底沙灘漫步,嘗一嘗從未體驗過的海中美食,相信他就會忘記煩惱,重新熱情的投入到生活中去。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 篇13
1866年的一天,海中莫名其妙地發現了怪物,怪物襲擊了成百上千條船只,法國政府決定派出“林肯”號來追擊怪物。海洋動物專家阿隆納克斯教授跟隨“林肯”號出發,結果,在船上碰見了他的兩個好朋友,分別是魚叉王尼德?蘭和孔賽依,他們跟隨全體船員出發遠征。最終他們碰到了怪物,但是子彈、炮彈、魚叉,對怪物根本沒用,怪物用強大的高壓水槍擊中了“林肯”號。阿隆納克斯教授被強大的水流擊入水中,當他將要絕望的時候,一只強壯而有力的大手緊緊地握住了他,他轉頭一看居然是孔賽依,孔賽依告訴阿隆納克斯教授:“‘林肯’號船上的舵、螺旋槳、木質甲板、欄桿、桅桿、帆布都被怪物打爛了,看來想要回到‘林肯’號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了。”他們被一排巨浪,沖到了怪物身上,孔賽依和阿隆納克斯教授昏了過去。
第二天他們醒來的時候,卻發現尼德?蘭也在怪物的背上。尼德?蘭告訴他們,這不是我們想象中的章魚或獨角鯨,而是一艘地地道道的潛艇。他們想跟里面的人取得聯系,可是一行行鉚釘嚴絲合縫的“躺”在他們的前面,孔賽依急得又咒罵又跺腳。突然,潛艇上的蓋板打開了,里面探出一個人頭,他看見他們驚訝了一聲又消失不見了。過了片刻之后,七八個蒙面人將他們押進了又黑又神秘的潛艇,關進了一個房間。一位船長走進他們的房間,他們都很憤怒,就用法語、英語、德語、拉丁語各自從頭到尾講了自己的經歷,可是那位船長說了幾句他們聽不懂的話,就把門關上了。過了一會兒,一個奴役進來了,尼德?蘭非常憤怒,緊緊地掐住了奴役的脖子,死不放手。一會兒,船長又進來了,他用法語對尼德?蘭說:“尊敬的尼德?蘭先生,請您保持冷靜!”他們都驚呆了。從那以后,船長跟他們成了好朋友。于是他們跟神秘的船長開始了一段驚險神奇的海底旅行,他們目睹了海底火山噴發的壯觀景象,登上了未有人到達過的南極,領略了美麗又充滿危險的海底世界。然而,船長為什么要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呢?“鸚鵡螺”號潛艇最終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這一切都是個謎。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大作。我讀了以后,明白了要向“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內莫那樣,當面對比自己強大的曾經吞沒了成千上萬條船只的大海的時候,仍然能夠保持冷靜、直率、勇敢,用智慧和科學去跟無邊無際的大海拼搏,遇到困難時要有一顆百折不撓的心,內莫船長這種勇敢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 篇14
作者儒勒·加布里埃爾·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他一生專門從事科幻小說創作,作品有六七十部之多。他作品中他的作品情節驚險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結局出人意料。
《海底兩萬里》描繪的是人們在大海里的種種驚險奇遇。美妙壯觀的海底世界充滿了異國情調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體現了人類自古以來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夢想,體現了他們具有社會正義感和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
文中彼埃爾·阿龍納斯是個生物學家,博古通今,乘潛艇在水下航行,讓他飽覽了海洋里的各種動植物,他還把在海洋中見到的種種奇觀,娓娓道來,令讀者大開眼界。
康塞爾是阿龍納斯教授的仆人,他從不大驚小怪。總是那么為人隨和。遇到什么事總是認認真真,一本正經地將它們分類。
尼德·蘭是個比較原始的人,他的脾氣暴躁,總是計劃逃脫,文章最后講:如果沒有他,他們最后不可能回到陸地上!
而主人公尼莫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物。他雖如大海一般熱情、冷酷、和善、溫和、暴躁,但他卻能根據自己的設計建造了潛水艇。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尋自由,又對自己孤獨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
在這海底兩萬里的探險中,不是順風順水的,但是他們的不畏艱險,不怕任何困難的精神,我們值得學習!同時我也相信,對待自己的理想,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 篇15
《海底兩萬里》這本書在小學就已經看了,當時,我對尼摩船長十分佩服,渴望自己以后也能成為這樣知識淵博又膽大的人。但在當時,也只是單知道尼摩船長是個厲害的角色,當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再次打開這本書時,還是被書中環環相扣的劇情吸引住了,我讀懂了更多。
儒勒·凡爾納描繪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人以為在海上看見了一條獨角鯨,但法國生物學家阿羅納克斯最后發現這其實是一艘潛艇,尼摩船長帶著他的仆人和隨從在海底兩萬里環球旅行,海底兩萬里,這是一個很大深度,雖然這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當我再次讀了一遍,又收獲頗多。
首先,我還是要說對尼摩船長的佩服,他帶領自己的隨從,在深海通過種種挑戰,戰勝種種困難,在南極缺氧時,尼摩船長在僅存一絲空氣的情況下,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人,雖然他是個外在冷酷的人,但到了關鍵時候,他還是向大家展示了他熱心的一面。這才是真正的尼摩船長。
他痛恨陸地,但他會把黃金送給貧窮的人,會收容一切厭惡陸地的人,會為朋友的死去而默默落淚……他,其實也是個善良的人。
其次,我也十分佩服他的隨從,他們都是忠實的人。其實,沒有幾個人真正原意在深海生活,因為這時時面臨這各種挑戰,也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做賭本。但是他的隨從們卻愿意跟隨尼摩船長,在深海生活,忠心耿耿,不離不棄,憑借自己的智慧,幫助尼摩船長,主仆幾人共同努力,完成海底環球旅行。他們的團結協作精神讓我十分佩服。
其實,儒勒·凡爾納在寫這故事的同時,也在通過尼摩船長的口吻時時告訴人們,要與大自然共存,尊重大自然,保護稀有動物。成為自然地朋友。雖然科技越來越發達,但在發達的同時,也常常會破壞生態平衡,所以更需要我們的保護。魚和熊掌不可復得,但人類可以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護地球。
也有人認為,儒勒·凡爾納的小說純屬虛構。但有這個幻想有什么不好呢?人只有通過種種幻想,才會漸漸進步,是現代科技漸漸發達。又有哪位科學家不是在一開始的幻想中有所成就呢?
我相信,在人們的共同努力下,儒勒·凡爾納的愿望不會落空,讓我們攜起手,共創地球美好的未來。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 篇16
我認為海底兩萬里不是一部簡單的科幻小說,它更將文中的人物描繪的栩栩如生,仿佛現實中確實存在一般。談起海底兩萬里,人們首先會想到那個神秘的尼摩船長。
尼摩船長,是一個不明國籍的神秘人,他設計并制造了鸚鵡螺號,它不僅堅固,而且結構巧妙,能利用海洋來提供其所需要的能量,可見尼摩船長對科技的掌握程度很高,放在現在也是非常厲害的人。但這也成了小說中的一個謎:這么先進的科學技術,他是怎樣研發,?他的目的是什么?
隨著小說的進展,尼摩船長的人設一點點被揭開,我們可以發現,他是一個喜愛孤獨的人,像大海一樣,心情,性格變幻莫測。熱情,冷酷,和善,危險,溫和,暴躁,隨和等詞在他身上如走馬燈般交替出現。
真奇怪,他在海底探尋自由,又對自己孤獨的生活感到萬分悲痛,但他的良心從來沒有被殘酷的生活經歷磨滅。他樂于創造,遇事冷靜,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仍然值得我們學習。
關于尼摩船長,有一處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一顆價值千萬法郎的珍珠》中,描寫了尼摩船長,阿龍納斯教授,她的仆人康賽爾和魚叉手尼德蘭在收集珍珠時發現一位印度采珠人遭到黑鯊襲擊時,尼摩船長以無以匹比的勇敢,憑借著尼德蘭對鯊魚身體的熟識,用魚叉刺中鯊魚的心臟,完結了它的生命。從細節中我們不難看出尼摩船長作為逃到海底的人類之一,仍然對人類表現出無私的奉獻精神,不管他怎么說,他的善良之心是未泯滅的。
尼摩船長在文章中不僅是一個因為對人類世界心灰意冷而逃到海底的鬼才科學家,也是一個為人類的幸福和自由而奮斗的戰士,雖然他深居海底,但他一直關注著世界的變化與權利的交接,雖然他在表面上看似乎對人類的發展心如死灰,但他正直而善良的內心使他為反抗殖民主義而奮斗。他自強不息的精神貫穿全文,令人佩服。
尼摩船長那種追求自由的精神讓人不由肅然起敬,恩格斯曾說過“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擺脫自然規律而獨立,而在于認識這些規律,從而能夠有計劃地使自然規律為一定的目的服務。”我想,尼摩船長在這部小說中不僅僅是一個“人”,更是一個群體,一種精神的代表,凡爾納要描寫的精髓就在于此。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 篇17
在這個快樂暑假,我在觀看奧運比賽之余,閱讀了一本有趣的科幻小說。它是法國作者凡爾納寫的《海底兩萬里》。讀完這本書,我就象經歷了一次奇妙的海底旅行。
《海底兩萬里》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海洋世界出現了一種不知名的怪物,阿隆納克斯教授作為一名海洋動物專家,隨遠征隊去消滅怪物,不料卻掉入海中。結果被“怪物”所救,原來這不是什么“怪物”,而是一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潛艇。于是,他和神秘的潛艇船長“尼摩”一起開始了一段驚險、神奇的海底旅行。他們登上了從未有人到達過的南極,目睹了海底火山噴發的壯觀景象及凄慘的海底沉船,領略了美麗而又充滿危險的海底世界。
《海底兩萬里》故事曲折驚險、引人入勝,使我不知不覺沉浸其中,眼中常常浮現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畫卷和許許多多神秘的東西,如海底森林、一顆顆椰子般的大珍珠、龐大的章魚以及海底墓地等。海底森林中遍地都是高大的草本植物,枝葉像劍一樣的直直向上生長,巨大無比的海蜘蛛在其中游蕩;錫蘭島上名叫硨磲的巨大珠貝雙殼半張著,露出了那椰子般大小的珍珠,呈圓球狀,透明晶瑩,顆顆都是稀世珍寶;布蓋大章魚,肌肉軟綿綿的,體長有六米,眼睛長在額頂,嘴同鸚鵡的嘴相似;還有埋葬船員的神秘的海底墓地┅┅這是多么神奇啊!我常幻象自己就是那“鸚鵡螺”號潛艇,徜徉在神奇的海洋世界中,欣賞著美妙的海底風光。
另外,《海底兩萬里》這本書蘊含了豐富知識,讓我懂得了許多以往不知道的東西,如什么是太平洋黑流?什么是墨西哥暖流?颶風是怎樣形成的?珊瑚礁是怎樣形成的?海洋究竟有多深?等等。爸爸還告訴我,《海底兩萬里》的作者凡爾納有很強的科學預見能力,他的幻想并不是異想天開,都是以科學為依據的,他所預見到的很多器械,后來都變成了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東西,如“鸚鵡螺”號潛水艇,在小說發表25年后人們制造出的真實潛水艇,與小說中描寫的大同小異。而且他的許多作品中所描繪的科學幻想在今天都得到了實現。
每一本好的科幻小說,都值得我們細心閱讀和珍藏,因為這兒有一個純真的世界,這兒是夢想飛起的地方!每一本好書,都能給予我們許多許多,并能在各個角落給我們指明方向,它是我們的好朋友,更是我們的好老師!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 篇18
聽名字,就知道這書一定很無聊。《海底兩萬里》,一看便不是我喜歡的書的類型,我更是不會好奇里面的內容,若不是該死的作業,我怎會買這樣一本看起來如此枯燥的書。“忍耐一下,你是為了完成作業,你必須看這本書,不管它有多么糟糕。”我這樣對自己說。
就這樣,我翻開了第一頁……
故事開始于1866年一件鬧的滿城風雨的怪事,當時海上發現了一只被斷定為獨角鯨的怪物,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他不幸落水,才發現這怪物不是什么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艇“鸚鵡螺號”,船長尼摩邀請他們開始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經歷了各種險情。最后,到達挪威海岸時,不辭而別的阿龍納斯將海底的秘密公之于眾。
書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幾個。但就是這么幾個人,一艘潛水艇,一個神秘的船長尼摩,一個學富五車的科學家,在各種探險歷程中,在將近一年的時間中,縱橫海底兩萬里,為我們演繹出一個個故事,展現出一幅幅驚險刺激畫面,海底墓地,珊瑚谷,巨型章魚描述了他們周游各大洋的冒險經歷,故事曲折驚險,引人入勝,畫面多姿多彩,氣象萬千。
故事中最重要的一個人物是尼摩船長。他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他如大海一般兼具熱情、冷酷、和善、危險、溫和、暴躁、隨和、任性······他根據自己的設計建造了鸚鵡螺號潛水艇,潛航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這好像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惟一目的。他在海底探尋自由,又對自己孤獨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但他的良心從沒有被殘酷的生活經歷磨滅過。他看到朋友死去會無聲地落淚;他會把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他會把整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采珠……尼摩船長對人類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他心中充滿痛苦,卻仍是善良的……在南極缺氧的時, 尼摩船長沒有去吸潛水服上的儲氣罐里最后一絲空氣,而是把生還的機會留給了教授。他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行為深深感動了我。
合上了書,我的心仍停留在奇幻的海底。就是這曾經被我無限排斥的書,竟然會如此好看,在漫長的旅行中,我時而被推向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被帶進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和細致入微的刻畫交替出現。
這樣一本扣人心弦的書的作者儒勒·凡爾納,是法國十九世紀“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他作品寫法夸張,動人而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說。《海底兩萬里》就是科學與幻想完美結合的奇幻之旅
讀完后我發現,沒有任何人可以以任何理由拒絕這本書。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00字左右 篇19
暑假里,我被一本叫《海底兩萬里》的書深深地吸引了。這本書是法國著名小說家、預言家——凡爾納的豪情杰作。凡爾納1828年出生于法國南特,被稱為“科幻小說之父”,代表作品有《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游地球》、《地底旅行》等。
這是一本神奇的科幻小說:接二連三的海難事件震驚了全世界,阿龍納斯教授和助手康塞爾、魚叉王尼德﹒蘭參加了追捕“海怪”的行動,結果意外地爬到了“海怪”的身上,發現所謂的“海怪”其實是潛水艇。他們別無選擇,只好跟著“鸚鵡螺”號潛艇的船長尼摩一起周游各大洋,開始了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海底之旅:遇上土著人、南極冒險、血戰章魚、海底復仇……
看完這本書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阿龍納斯,一位熱愛海洋、知識淵博的教授,到“鸚鵡螺”號上后,他把那些奇特又罕見的動物、植物全部記錄到筆記本中,回到陸地上后公諸于世,真令人敬佩啊!康賽爾,教授身邊忠誠的仆人,他們共同經歷了幾十萬公里的海底航行,飽覽了很多壯麗的景觀,他們共患難,同艱辛,成了真正的朋友。“魚叉王”尼德﹒蘭是一名勇敢、優秀的叉鯨手,百發百中,在危機時刻拯救了教授和康賽爾。尼摩船長是一位海洋的“隱者”,勇敢而智慧,帶領水手們成功從南極脫險,勇斗鯊魚,血戰章魚,無人能敵,但一直隱居大海,很少露面。
《海底兩萬里》不僅讓我認識了這些勇敢、執著、真誠、陰郁的人,也讓我游覽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等七大洋,欣賞到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海底兩萬里》富含地理、生物等知識,既是一本引人入勝的科幻小說,又是一本富含海洋知識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