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圍城》有感(精選3篇)
讀《圍城》有感 篇1
錢老鐘書的《圍城》是我榻側(cè)幾前的必備讀物。錢老不愧為大家,對人物場景素描式的勾勒,創(chuàng)造性的諧趣語言,不是很連貫性的情節(jié)描述。不苛求華麗辭藻的鋪陳,寥寥數(shù)筆,就把讀者溶了進去,跟里面的各色人物一起悲歡嘻怒。
據(jù)說有段時間《圍城》在中國臺灣被列為禁書,但是我從里面沒讀出什么政治性的東西來,也沒看到有什么言辭對國民政府產(chǎn)生了攻擊,或許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太弱的緣故吧。有時反而覺得當(dāng)時的世風(fēng)還沒沉淪到現(xiàn)在這個樣子,就拿方鴻漸辦假文憑來說,要從報紙的一角在很不起眼的地方才能找的到聯(lián)系方式,當(dāng)今大街小巷墻上地下涂的到處是這樣的廣告,確實方便了許多。方鴻漸辦假文憑之前內(nèi)心很矛盾,只能找各種理由寬慰自己:“父親是科舉中人,要看‘報條’,準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據(jù)’!庇盟约旱脑捳f就是“說了謊話,還要講良心!狈进櫇u確實還有著知識分子的良心,看到自己假博士的頭銜被刊在報紙上,聽到被人喊他方博士,他會臉紅、心跳加速甚至惱怒。
《圍城》中的主人公方鴻漸是個可悲、可嘆、可憐又有些可愛的人物。他出生于一個無錫沒落鄉(xiāng)紳的家庭,先是在北平讀學(xué),后來依仗了準岳丈的資助去英國留洋,最后迫于馕中羞澀無奈回國。實際上在回國的郵船上方鴻漸是迷茫的,他能做什么?文不能治廟堂武不能理關(guān)河,只能帶著玩世心態(tài)隨波逐流,所以跟鮑小姐發(fā)生的拎不清的關(guān)系正是他內(nèi)心苦悶的寫照。方鴻漸的運道是衰的,回來后正趕上中國處于多事之秋刀兵之年,他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沒辦法融進功利的世態(tài)之中了。先是寄準岳丈籬下后被委婉逐出;先是追求唐曉芙后被學(xué)友蘇文紈棒打鴛鴦。只好在趙辛楣的提攜下卷了鋪蓋去當(dāng)了個副教授,一連串的打擊,方鴻漸心中殘存的那一絲自信已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錢老用純白描的手法把一個有些虛偽,有些乖張,有些懦弱的小知識份子形象勾畫的淋漓盡致。
方鴻漸后來跟同樣淪落天涯而胸中頗有心計的孫柔嘉成立了家庭,然后又以爭吵失敗告終。方鴻漸徹底失敗了,錢老最終沒寫到主人公的歸宿,實際上也沒必要了,方鴻漸是張大眾臉,他代表著千千萬萬小知識份子的真實生活:試圖改變現(xiàn)實,而又處處碰壁,試圖融進世俗,而又不被接納。
“人生如圍城,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沖出來!敝挥谐撚谑览溲叟杂^的而又在性情中之中的人,才能說出這樣的話語,對人生的概括簡約明了,錢老鐘書就是這樣的人。
讀《圍城》有感 篇2
愛熄滅了燈,心圍一座城,像一扇牢牢封閉的門,虔誠的很認真,沉默安靜的在等。--題記
《圍城》是一部讀來回味無窮的書。讀《圍城》,不但可以感受到沿途邂逅的驚喜,體會到妙趣橫生的比喻,更能咀嚼蘊含深意的象征。起初讀它的時候,仿佛在看一部電視劇。只覺得它的劇情很好而已。不過看到后來,我又才發(fā)現(xiàn)錢老先生僅用樸實易懂的詞句刻畫出一個個個性鮮明、活靈活現(xiàn)的人物。沒有高深的詞匯、華麗的語言,卻有著撩動心靈的力量。“圍城”取自書中才女蘇文紈的一句話,“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沖進來”婚姻也罷、事業(yè)也罷,整個生活都似在一個圍城之中,人永遠逃不出這圍城所給予的束縛和磨礪。除了方鴻漸,追了蘇文紈二十年的趙新楣總也踏不進她的那一座圍城,之后卻仍逃不出娶妻生子的命運;方家上下逃不出封建傳統(tǒng)思想這座圍城;兩任老丈人也逃不出面子的圍城?偠灾,文中所有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座圍城,大多也僅僅是為了一點私立或者是一個面子。“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從很小就聽說了這樣的話。稍大一些的時候,知道這是對愛情婚姻的描寫,然后再大一些,就知道了原來其實什么事情都是這樣的。不由感慨錢老的話真的很經(jīng)典很精辟地闡述了一個人人都知道的事實,這個是不是可以叫“公理”
生活本就是一座圍城,學(xué)習(xí)與娛樂、成功與失敗,都是這座七彩城中的一種顏色,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種元素。當(dāng)一切人和事因為努力和樂觀而變得美好,當(dāng)城中的色彩都均勻和諧時,那么這座圍城就不再是一種可怕的束縛和壓力,而是一個幸福的樂園。沒有人會試圖離開她,即使是自憐自哀的方鴻漸也會喜歡,假惡丑也會被同化為真善美。也許世界永遠不會變得如此美好,但允許我心中永遠存在這種美好的理想。
讀《圍城》有感 篇3
其實圍城并不可怕,只是如何看待這個圍城,身處圍城中,為何總想沖出這個圍城,最終不是撞得頭破血流,退回去就是沖到另一個圍城之中,又飽受糾葛,其實我們的生活就是一個大圍城,包含很多小圍城,圍城中總有不如意,我們并不是總要去逃避,而應(yīng)該適應(yīng)這個圍城,在圍城中逐漸建立自己高大房屋,不要總好高騖遠,不斷地換城,總以為世外桃源就在城外。其實不然。審視這個世界,圍城處處存在。
眼看21世紀,圍城依然存在,我們看待圍城依然要有正確的眼光,除非圍城中烏煙瘴氣,實在無法生存,否則就不要不停的出城進城直到最后精疲力盡,而流浪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