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的旗幟讀后感1000字
“大丈夫生于世間,寧可粗布以御寒,‘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就是斷頭流血,也要保持民族氣節;絕不能為了錦衣玉食,就去向賣國軍閥討殘羹剩飯,做無恥的幫兇和奴才。”
李大釗在高官厚祿的誘惑之前如是地吶喊著、咆哮著,他知道拒絕這一切隨之而來的是劊子手無情的絞繩,但是即使面對死亡,他依然慷慨激憤。
那是一個人吃人的年代,是一個在黑暗中見不到曙光的年代,可也正如李大釗、陳獨秀這樣的文人用筆桿子樹立起了人們心中光輝的旗桿,他們用自己的熱血揮灑出社會美好的藍圖。
他們是真正的“狂人”,是為了祖國,為了理想不畏懼,不退縮的行動者。
但是他們又不同于“狂人”,他們不狂傲,不自大,他們只是對于自己熱愛的土地的執著守護。
在敵人的面前,他們是桀驁不馴的,他們猶如脫韁的野馬面向心中那一片綠地不停地奔跑,身后獵人的追捕不能使他們停下,槍林炮雨中他們依舊是向往著那自由的圣地,為了自由,他們毫無所畏。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有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場可以看到;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活的人,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站在平整的街頭,面向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們卻很難想象那氣勢軒昂的大游行,學生,工人走上嘈雜的街市,手舉旗子,高聲吶喊,即使面對軍閥的威脅,他們毅然昂首。
望著紅色的旗面和黃色的錘子、鐮刀構成的旗幟冉冉升起, 我似乎看見了在江南的風雨中,南湖的湖面上,飄蕩著一只小船,一群仁人志士、熱血青年在燈光下討論著一個國家民族的前途。
真正的“狂人”,為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熱愛,在荊棘中走出寬敞的大道,在湍流中筑建穩固的橋梁,在紛亂中建設美好和諧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