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窮爸爸》讀后感
再看看另外一個例子:
“當我在自己教的班上問到‘你們中間有多少人能夠做比麥當勞更好的漢堡包’時,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舉起了手。我接著問,‘如果你們中大部分人都能做出比麥當勞更好的漢堡包,那為什么麥當勞比你們更能賺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麥當勞擁有一套出色的商務體系。許多才華橫溢的人之所以貧窮,是因為他們只是專心做好漢堡包,而對如何運作商務體系卻知之甚少。
有位夏威夷的朋友是很棒的藝術家,但他掙的錢屈指可數。一天,他母親的律師打電話告訴他,他母親留給他3.5萬美元,這是他母親的房地產在扣除律師費用和政府稅收后的余額。不久后,他發現了一個可以促進他的事業的“機會”。為此,他需要利用這筆錢的一部分來做廣告,以擴大他的影響。兩個月后,他的第一個四色整頁廣告出現在一份昂貴的雜志上,其讀者主要是富人。然而廣告刊登了三個月后,沒有收到任何效果,他所繼承的遺產卻被全部花光了。現在他想以誤導為由起訴那家雜志。
這是有關只懂做好漢堡包,不懂得如何將漢堡包賣出去的一個典型例子。
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在很多情況下,他們之所以貧窮或財務困難,或者只能掙到低于他們本來能夠掙到的收入,不是因為他們已知的東西而是因為他們未知的東西。他們只將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和完善做漢堡包的技能上,卻不注意提高銷售和發送漢堡包的技能。也許麥當勞不能做最好的漢堡包,但他們能夠在做出一般水平的漢堡包的前提下,做最好的銷售和發送工作。
有人說,50年代的“財富”是激情,站起來的新中國和她的兒女們豪情澎湃,高歌猛進,金錢是一種多余的羈絆;70年代的“財富”是斗爭,斗出一片火紅的天,斗出一片火紅的景,金錢是一種鍛煉覺悟的戰場;80年代的“財富”是變革,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金錢擠進了發展的硬道理;90年代的“財富”是組合,忙碌發展的中國在創造、在變革、在試驗、在組合各種被解放的元素們,激情與理性,愿望與困惑,浮躁與冷靜,名利與代價,知識與創新,保守與開放,享樂與勤勉……金錢是組合品的標志之一。在21世紀的今天,財富有著更多更加深層的含義,而要想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進行財富的積累,你需要的是真正了解財富及其內在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