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共產黨宣言》讀后感作文(精選5篇)
關于《共產黨宣言》讀后感作文 篇1
共產黨宣言 《共產黨宣言》是國際共產主義第一個綱領性文件,宣告了馬克思主義這個嶄新的思想理論的正式誕生。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以歷史唯物主義考察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論述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最終發展為共產主義的歷史必然,闡明了無產階級作為資本主義掘墓人和未來社會創造者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共產黨宣言》成為工人階級斗爭實踐的一個光輝起點。 《共產黨宣言》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總趨勢,在人類思想史上樹立起了一座豐碑。《共產黨宣言》是世界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運動的行動指南,是各國無產階級即現代工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剝削和壓迫,走上無產階級專政道路的燈塔。正是《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文獻所昭示的社會發展規律的理論光輝的指引,才可能誕生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俄國,開辟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新紀元;才可能誕生社會主義中國,使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也不容置疑,《共產黨宣言》中的光輝思想,為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發展提供了根本的理論源泉。 “作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物”,《共產黨宣言》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根本原因,從而也就成為世界上資產階級統治階級生存的救命藥。《共產黨宣言》指出,“資產階級再不能做社會的統治階級了,再不能把自己階級的生存條件當做支配一切的規律強加于社會了。資產階級不能統治下去了,因為它甚至不能保證自己的奴隸維持奴隸的生活,因為它不得不讓自己的奴隸落到不能養活它反而要它來養活的地步。社會再不能在它統治下生活下去了,就是說,它的存在不再同社會相容了。”
《共產黨宣言》還指出,“為了有可能壓迫一個階級,就必須保證這個階級至少有能夠勉強維持它的奴隸般的生存的條件。”,“資產階級除非對生產工具,從而對生產關系,從而對全部社會關系不斷地進行革命,否則就不能生存下去。”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些忠告,顯然強烈地警示資產階級統治者們,只有不斷改良資產階級的統治方式,只有不斷改善資本主義社會的上層建筑,使之與其經濟基礎相調和相適應,才能維持資產階級的統治壽命,才能延緩資本主義社會“外殼”的過早被炸毀。 在當代世界,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固有矛盾依然存在,當代資本主義國家仍然以私有制為基礎,但是所有制的形式更加多樣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生產力極大的發展,經濟總體上呈現快速增長趨勢;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經濟危機的頻發性增加,但經濟周期的波動性不大,重大經濟危機發生的頻率降低,像1929-1933年那樣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全面而嚴重的經濟危機發生的頻率降低。 不能不說,正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關系的可以稱為“社會主義化的”不斷改良和修正,有效地維持了資產階級社會的統治和持續生存。因此,資本主義社會“在它所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
但是,正如《共產黨宣言》所指出,“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資產階級的所有制關系,這個曾經仿佛用法術創造了如此龐大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現在像一個魔法師一樣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術呼喚出來的魔鬼了。……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復中越來越危及整個資產階級社會生存的商業危機就夠了。” 資本主義制度的固有矛盾依然存在,資本主義社會發生全面經濟危機乃至社會危機是必然
關于《共產黨宣言》讀后感作文 篇2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科學技術高度發達,在這個后摩登時代里,人們更多地追求了物質享受,利益熏心的甚者最后背棄了禮義廉恥。在意識上理解了機械地灌輸式教育的人們,成為新的行尸走肉,成為沒有理想,沒有義務,無依無靠的軀殼。于是資本主義追求奢侈享受的劣根性被譽為正當,乃甚是唯一標準,而社會主義篤定踏實的信念被視為糟粕,功利主義橫行的時代,人的勞動被當作一種人力資源出賣,龐大的思想世界被壓縮在一疊狹長的鈔票里。宗教走下了神壇,那神壇亦被野心占據,人沒有任何恐懼,人們生活不再檢點和自省,自然的偉大被蔑視,日臻完善的法律沒有讓人變得自律,犯罪不再需要良心的救贖,反而越來越多地使人背叛了人性。于是自然科學無堅不摧,人的欲望無堅不摧,科學將上帝打翻在地,人成為了上帝,人心就此完美無缺。
但是我們不禁捫心自問,在這個陰謀下作為支柱的資本主義就是無堅不摧的嗎難道走到了此刻,我們就就應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嗎
我們還是遵從歷史發展的順序,還原它不經掩飾的冷酷面目吧!共產黨宣言像是一部簡單的人類史。每一個社會制度都有必須的穩定性,歷史的進步源自社會階級斗爭的結果,在行將朽木的社會里,人們追求新生的渴望會到達空前的統一,浩蕩的階級斗爭使得整個社會理解了革.命的改造,舊的階級終將被新生的階級代替。從封建階級萌生的資產階級并沒有能夠消除階級對立,社會分成的多重層次,這加劇了社會的不平等性,社會對立變得簡單化。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兩大直接相互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共產黨宣言》中闡釋:資產階級本身是一個長期發展過程的產物,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一系列變革的產物。所以說資本主義在作為新興勢力的時候也曾起過十分革命的作用。資產階級曾作為先驅勢力撕破了中世紀宗教神學統治的灰霾,曾號召社會真正充滿人性。但只是以前,因為它已經變質了。
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剝削是赤裸裸的,是不加任何政治上遮掩的。仿佛這是兩種自然的化學物質,放在社會這一容器里會產生自動的分層,無產階級就是可恥的、毫無益處的,兩種階級的對抗始終是呈現資產階級占優勢的位置,剝削勞動力,榨取剩余價值就是自然而然的。在這種觀念的作用下,千百年來一向備受敬仰的勞動卻一改其面貌成了一種極其卑微的事,唯有投機而獲得的結果成為人們欽佩和羨慕的東西,社會主角的價值由金錢來衡量,正義的天平至此放上了鍍金的砝碼。這是近代思想的集中闡釋,主客體的關系被運用得無處不在,主體對客體的把握和支配成為新思想的真理,對于真理的認識有了鮮明的定義,真理的探尋不再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思想因其單線性而變得愈加貧乏,從此不再因其多面性而閃光,人們也更多了理解了思想快餐,人理解了各種各樣的定義,因而人也有了自身的定義。人是社會人,人不能再享受大自然的恩澤。
這一切無疑是蔑視勞動的結果。勞動是馬克思最為精辟的看法。什么是真正的勞動呢勞動是使人得到幸福,追求自然的重要途徑。我們就應清楚的看到是勞動推動了歷史進程的發展。首先我們人類步入的是原始社會,在這種勞動力水平低下的社會環境里,勞動能夠滿足人的最基本生存條件,是勞動使人接觸智慧的啟迪,使人類步入禮貌世界。但是之后的勞動成果多讓演化出的地主階級篡奪了。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于是勞作成為生存的務必,有個人土地的農民是相對自由的,但是沒有土地的佃戶就是另一番情景了,自由的土地和自由的播種成為他們的向往。資本主義的出現將一切打破,勞動成為一個階級的專有名詞。資本主義完全是榨取剩余價值的主義,是依附在無產階級勞動之上的寄生蟲。資產階級透過與偽政治的勾結剝奪了無產階級的眾多權利,而緊緊地將權力把持在自己的手中。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政治是不合理的,是堵塞住的。政治權力和權利沒有相互流通的環節,社會階層的凝固性不能貼合資本主義追求不斷變化的根本需求。
無產階級的誕生有其必然性,《共產黨宣言》中闡述的是無產階級是資產階級生產出的消滅自己的武器。
無產階級的革命意圖推翻現存的資產階級政府,目的是維護無產階級和最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這是權利被壓縮到極小時的必然結果。無產階級的新生政府是用社會契約來限定暴政的權限,這時的權利得到凝聚,人們向往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人民民主專政使得政治的光輝普照在社會當中時,人們開始自發的去參與政治活動,政府在此也能夠開展一些聽證會的形式支持公民參與,而公民也力圖透過自身參加的利益團體,擴大自身利益,使得權力由管理轉向服務。對于知識的貢獻也稱作勞動,乃甚是第一生產力,這促使了精英能夠加入到社會主義陣營當中,然而精英主義的權力分配使得政府在代表國家形象的同時受到廣大群眾的愛戴,它所宣揚的政治文化更具有感召力,最終構成一種向善性的權威姿態。
馬克思最終批判了三種社會主義:
一、反動的社會主義
(甲)封建的社會主義
(乙)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
(丙)德國的或“真正的”社會主義
二、保守的或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
三、批判的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在這我想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我否認有絕對真理的存在,而真理有時代性。我相信馬克思很好的解決了這個時代的問題,但是他的前瞻有限,即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不能窮盡整個歷史的發展。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并沒有更多地解釋日后如何奮斗,進入共產主義的途徑。
關于《共產黨宣言》讀后感作文 篇3
懷著無比崇敬的情緒,我讀完了《共產黨宣言》這本不朽的偉大著作。雖然我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在各種文章中看到過“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等《共產黨宣言》中的名句,但我對這些話的含義,對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卻不了解。此刻在完整閱讀了《共產黨宣言》后,我對馬克思主義有了更深層的認識。列寧在1895年評價《共產黨宣言》時說:“這本書篇幅不多,價值卻相當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還鼓舞著、推動著禮貌世界全體有組織的正在進行斗爭的無產階級。”可見《共產黨宣言》對推動世界歷史、哲學發展的重要作用。即使在生產力高速發展的這天,了解馬克思主義思想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共產黨宣言》的第一部分向我們介紹了資產者和無產者,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學說,是全文的基礎。馬克思一針見血地指出“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并且向我們闡述了社會主義將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資產者彼此間日益加劇的競爭以及由此引起的商業危機,使工人的工資越來越不穩定。機器的日益迅速的和繼續不斷的改良,使工人的整個生活地位越來越沒有保障;單個工人和單個資產者之間的沖突越來越具有兩個階級的沖突的性質。”則向第一范文網解釋了資產階級必將與無產階級發生階級斗爭的原因。馬克思基于科學理性的決定使他敢于預言:“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不可避免的。”這極大地增強了我們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的信心。
《共產黨宣言》的第二部分是對無產者和共產黨人關系的全面解釋。這一部分向我們闡釋了共產黨人堅持的是無產階級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并且要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目標。共產黨的理論是“消滅私有制”,并且還要使各國無產者聯合起來,加速資產階級統治的滅亡。
而《共產黨宣言》的第三部分則有力地批判了各種“偽社會主義”,揭露了“反動的社會主義”、“保守的或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的丑惡本質,并分析了它們出現的歷史條件。這一部分向全體無產階級展示了“偽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本質區別,也避免了無產階級受到其他階級反動宣傳的蠱惑,有著很好的輿論導向作用。
《共產黨宣言》的第四部分闡明了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動黨派的態度,證明了共產黨人對努力爭取全世界民主政黨之間的團結的決心,也向全世界的無產階級發出了革命的吶喊,鼓舞人心。
歷史雄辯地說明,沒有《共產黨宣言》就沒有馬克思主義;沒有馬克思主義就沒有中國共產黨;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和改革開放的這天。馬克思主義之所以穿越一百多年的時空依然活力四射,是因為它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被不斷賦予新的內涵,在實踐中不斷被注入新的活力。正如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文版序言中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
我們作為祖國新一代的建設者,應當樹立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理想,認清自己的歷史使命。我們要不斷追求更加有好處的生活,堅定信心,相信我們期盼的共產主義的明天必須會到來,相信我們的世界將變得更加完美!
關于《共產黨宣言》讀后感作文 篇4
《共產黨宣言》詳細論述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構成和各自的特點,繼而以此為基礎分析了當時的革命形勢,指出了無產階級的奮斗目標。資產階級作為一個當時的新興階級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上,起過重要的用心作用《共產黨宣言》用辯證的觀點指出了資產階級起的用心作用,包括反對封建,追求自由,開拓世界市場,極大的提高了人類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同時也指出,資本主義其固有的缺陷和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它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把財產重新聚集在少數人手。宣言露骨地揭露了資產階級的無恥罪行,揭露了社會上壓迫與被壓迫的現象及其不合理性,有力地回擊了各反動派對共產黨人的攻擊。最后,宣言發出了偉大的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自1848年2月起,69年來,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歐洲大陸上,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斗爭不斷,最后,俄國人民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俄國;1858年來,《共產黨宣言》的光輝思想一向指導著全世界一切為人類進步事業而斗爭的人們團結一心,反抗壓迫,消滅剝削。
在中國,自1921年7月起,100年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完成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重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90年來,《共產黨宣言》的真理之火在中華大地始終高高擎起,指引中華民族從積貧積弱,奔向康莊大道,奔向繁榮富強。
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發展階段,在國際局勢發生深刻變化,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曲折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的新環境下,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與時俱進,敏銳地把握時代、形勢和實踐的新變動,以新的實踐為基礎,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我們要從中學習馬克思思想的根源所在——與時俱進。大學生要面臨的就是就業問題,就是社會,一個關系到自身前途的問題。大學生要求具備的,是創造力,是一種結合社會和自身,發揮想象力去創造的潛力。能在社會中擁有競爭力,生命力,要擁有的,就要馬克思思想中的與時俱進的思想。
關于《共產黨宣言》讀后感作文 篇5
“讀原文,學原著,悟原理”是我們當前政治學習不可或缺的內容,一直都覺得《共產黨宣言》是一本晦澀難懂的書,如今細細研讀下來,卻不得不被它豐富深刻的哲學、經濟學知識所打動。
在全文的序言部分有這么一句話:“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游蕩”,讓我很有感慨,原來共產主義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一蹴而就的,它默默地,在悄無聲息中發展壯大,在與資產階級針鋒相對中,在歷史發展趨勢的必然推動下,它的影響力逐步擴散,使資產階級人士產生了巨大恐慌,為當時的資產階級所詆毀、所不容。
在第一章節“資產者和無產者”中,我第一次明確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由來,原來資產階級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長期發展變革下的產物,它的發展過程離不開政治生活的壓迫,它強調利己主義,存在剝削和被剝削,善于將一切職業、關系都通過赤裸裸的金錢方式表露出來。它根源于生產力、生產關系不斷地變革,強調優勝劣汰,旨在打破固定的關系,建立全球性的生產經營模式,打破文明的藩籬,這在當時的環境背景下會存在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隨著資本的不斷積聚,財產聚集在少數人手中成為必然,這導致利益高度集中,矛盾激化嚴重。
資產階級賴以形成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是在封建社會里造成的,同樣的,資產階級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發展到一定階段,必定會受到桎梏,它的生存會逐漸變得與社會不相容,導致商業危機層出不窮,亟需被新的所有制關系打破,即現代的工人—無產者。
無產者在資產階級的各種奴役,層層剝削下,已經長久地淪為機器的附屬品,伴隨著勞動差別越來越小,無產者面臨著工作日益繁瑣,壓力增大的局面,創造力匱乏,勞動所得報酬低廉,毫無價值。只能采取擴大聯合的方式反抗,日益發達的交通技術為這種聯合提供了客觀條件,最終形成了無產階級。這同時也意味著,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
第二章講述了無產者和共產黨人的共性與特性,共產黨人比起純粹的無產者,顯然更加目標明確,他們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是革命運動中最堅決,始終起推動作用的力量。同時,在這一章節中,共產黨人層層駁斥了資產階級對于共產黨人片面的、局限的惡意污蔑,展示了共產黨人真正的追求,即使社會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完全自由地發展和發揮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會因此而損害這個社會的基本條件。于資產階級相較,共產主義更側重于人的方面,歸根結底是讓工人有更豐富的生活,更美好的未來憧憬,而資產階級只看中自身的利益,只重視自身資本的積累,所以共產主義者們要打破資產階級所努力維持的壟斷局面,開創一個自由平等的新世界。
讀完《共產黨宣言》,我感觸很多。馬克思主義哲學觀貫穿了整個《共產黨宣言》的始終,透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系統分析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另外,《共產黨宣言》公開宣布務必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表述了以無產階級專政代替資產階級專政的思想。它認為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后,務必在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逐步地進行巨大的社會改造,進而到達消滅階級對立和階級本身的存在條件。
《共產黨宣言》同時認為綱領的理論是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說“正如《共產黨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這就強調我們看待事物是需要觀察其歷史背景和時代條件的,我們的認識需要不斷更新,創新和與時俱進。時代不斷發展,我們需要隨時隨地的發展自我認識,用不斷發展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來分析、看待世界,創造世界。
共產主義社會將是物質財富極為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的社會,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這是社會主義新社會區別于資本主義及一切舊社會的根本性標志。資本主義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成金錢關系,淹沒在利己主義的冰水之中。要充分實現偉大目標,不僅僅要消滅一切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現象,而且要消滅工農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差別,還要使社會的每個成員都能受到良好教育,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得到不斷提高。只有這樣,人與人之間、人與整個社會之間的利益才能到達高度一致,社會和諧才能到達最高境界。
所以,仔細研讀了《共產黨宣言》后,我覺得共產主義必會實現,因為它既是用哲學來指導、解決問題,又順服于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它始終追求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它的最廣大追隨者必是他最強,最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