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讀后感500字十篇
狼圖騰讀后感500字 篇1
狼是草原人精神的圖騰,他們信仰狼的精神,認為狼是最聰明的動物,狼懂得團結,懂得分工合作,懂得戰斗策略,懂的幫助,甚至比人還有愛心。
讀完這本書,我感到非常的惋惜,狼群走了,他們不會再回來了,是我們把他們一步步逼走的。僅有的一條小狼也死了,是為了準求自己的自由而死的。
《狼圖騰》用狼哭嗥的憤怒與血淚的控訴換回了人們的覺醒,來認清并正視自己的錯誤。
《狼圖騰》借狼告知了人們生態學與生存學的道理,而草原人與狼的關系不過是人類與自然、人類與自身關系中的一個典型代表。《狼圖騰》將這些關系說得真切,說得生動,說得深刻,說得催人淚下,說得令人警醒。
現在的一些蒙古人根本就沒有見過狼,而且現在的生活習慣也不再是傳統的草原人的生活,而是幾乎完全被同化了的農耕民族生活。我不禁為草原人感到哀婉,為草原感到憂慮,同時也為狼打抱不平狼的消失將意味著草原的消失,而草原的消失將意味著草原民族的消失、草原文化的消失,并將導致生態系統的失衡,導致人類生存環境的變異,導致人類自身文明的倒發展。
因此,請我們把狼留住,把草原留住,把草原文化留住,來維持大自然的平衡,維護人類的生存環境,維持人類文明的正常發展,這是人類對騰格里、對自己的母親——大自然的最好回贈!
狼圖騰讀后感500字 篇2
最近熱播的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成為新年新寵兒,因為大家都知道姜戎的書《狼圖騰》,卻不知電影會拍成什么樣子,帶著好奇我來到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
原以為電影是描寫狼性的,結果發現《狼圖騰》敘述了人與狼的沖突,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隨意打破自然規律。但是電影還是傳承書中一樣由“狼故事” 一氣呵成,情節緊張激烈而又新奇神秘。那些狼像精靈一般活生活現,好像要從熒幕中呼嘯而出,自己確實在下面有些緊張。看著可愛的小狼崽,我覺得它表現出了人與自熱、人性與狼性、狼道與天道的關系。看到陳陣抱著小狼在臉邊親近的時候,兒子碰了碰我說,為什么現在的人類和動物永遠不能這樣,為什么人類總想吃他們?兒子是個一米九大個的大男生了,作為母親我沒想到他會問這個問題,震驚的同時我也感到了現在的人類已經成為自然界的公敵,不管是動物、生物、還是天氣,人們喪心病狂,只為自己的一點點利益。
最近看了一個柴靜的《穹頂之下》讓我和這個電影產生些共鳴,它們讓我深知人類對自然過度開發、人類與自然地沖突也愈演愈烈,人類的自私和無知招致了禍患。
深思的同時讓我有些許疑問,狼會不會消失在大地上?以后的孩子會不會永遠都不知道狼是什么?是不是以后的人類都不知道什么是圖騰?是不是永遠都不知道什么是狼圖騰?是不是狼圖騰以后只在姜戎的書里?
希望人們能夠盡快的覺醒,不要殘害生靈,也不要破壞自然,還大地一個清靜世界,讓我們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
狼圖騰讀后感500字 篇3
狼,一種兇猛、聰明、群斗的犬科動物;圖,一種意會、溝通、展示的深邃符號;騰,一種生存、向上、發展的蓬勃狀態!狼圖騰:自由、獨立、頑強、勇敢的精神、永不屈服、決不投降的性格、意志和尊嚴!一部小說,一部電影,一段音樂。用文字語言,鏡頭語言,聲音語言記錄、匯集、傳播著大自然的法則,震撼、觸動、撞擊著我們寵物般安逸的神經和思維。
狼本無心吃羊,人本無意殺狼,只因食物之爭!到底是誰先動了誰的奶酪,最后又是誰保住了自己的奶酪?拼到最后,才發現:人們要控制自己貪念,不去多吃別族的吃物,否則,到頭來,自己的吃物也會莫名其妙的稀少,受到大自然的懲罰,而這正是人們自己的造就。
狼圖騰讀后感500字 篇4
人在不同階段的追求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競爭。部分人面對競爭勇于挑戰,使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而有的卻落荒而逃,慘遭淘汰,甚至付出慘重代價。有些人高考失利,出現精神問題;有些人商場敗北,選擇放棄生 命;有些人情場失意,行為過激,釀成傷人害己的慘劇。
競爭的結果注定會有人勝出,也必定有人被淘汰。草原的競爭使大批羊群、馬群、野兔喪命,人類社會的競爭也使許多人的生命、人格及財產受到打擊,這些都應該被 視為一種自然現象。我們要做的不是沉溺于抱怨競爭的慘無人道,而是想法設法在競爭中突出重圍,完成蛻變,實現進步。
狼圖騰讀后感500字 篇5
《狼圖騰》讓我了解到了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的差異,在人與自然、人性與狼性、狼道與天道之間似乎存在著追求關注和焦點。閱讀此書,我了解了這個時代關于狼圖騰的知識。因為它的厚重,因為它的不可再現。因為任由蒙古鐵騎和蒙古狼群縱橫馳騁的游牧草原正在或者已經消失,所有那些有關狼的傳說和故事正在從我們的記憶中退化,而取而代之的則是人們對狼的誤解。
這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小說,給我們展示了在寬廣、遼闊、深沉、靜謐的蒙古大草原上,蒙古游牧民族對狼圖騰的崇拜,演繹了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價值,也從新的角度給我們探討了狼性和羊性以至國民性的深刻哲理。
在環環相扣的“狼故事”的緊張氛圍中,蒙古狼卓越的智慧、機警的作戰、堅強的意志、忘我的忠義、濃厚的親情歷歷在目,還有以畢利格老人為代表的蒙古草原的游牧文化也是文明悠長。
主人公陳陣養的小狼活靈活現,把狼性的熱愛生命與頑強的忍耐力更刻畫的栩栩如生:在對待食物上,小狼對喜愛的食物居然可以先觀察在偷襲;對烈日的暴曬,小狼能想出用挖洞的方法隱藏身體;對脫離家園的遷移小狼可以一次次寧死不屈的和牛馬車抗爭也不妥協。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也是合作的社會,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把工作做好的。所以我們得像狼一樣有團隊意識,充分的信任工作伙伴,各司其職而又互相幫助,這樣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
狼圖騰讀后感500字 篇6
讀完這本《狼圖騰》,我被震撼了,頭一次,一種靈魂的震撼,就像是平地上驀地飛出一道驚雷。讓人來不及思考,只能呆立在那兒。
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陳陣的普通青年,在蒙古“上山下鄉”時與草原、與狼、與騰格里的交流。
陳陣是熱愛草原的,他對狼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在春天時,掏了一窩狼崽,并且留下了一只養。陳陣原本打算等小狼長大后就放生,以后只要自己喊“小狼,開飯嘍”,小狼就會帶著妻兒來與自己親近。一切顯得如此美好。只可惜,他的愿望終究落空了。因為從小被人圈養,小狼不懂“狼語”,無法與狼群溝通,即使放生也會被殺死。在一次搬家中,小狼的喉部受了重傷,連吃東西都艱難無比。又在一個夜晚,小狼跟著狼群,連夜長嗥,舊傷又添新傷,終于倒下了……
狼,是草原上最神秘的動物。他們團結、不屈、有勇有謀,將各種兵法運用自如。他們是和騰格里最親密的孩子,亦是繞勇善戰的草原人的導師。
狼群團結,捕獵成功,絕不會落下任何一只老狼、病狼、殘狼,絕對是一起撤離,一起吃食。
狼也是不屈的,他們不會被任何東西馴服。我看過馬戲的表演,有虎、獅、象、熊,卻從來不會有狼,它們有著自己的尊嚴。
本書的最后,深刻地揭示了深受儒家文化的漢人的羊性和草原人的狼性。即便是狼性十足的草原人,也有可能被儒家文化所羊化。
《狼圖騰》是一部小說,但又史詩般真實存在。它給我們的教誨不亞于一部《論語》,值得品味!
狼圖騰讀后感500字 篇7
很不錯的一部電影。書我沒有看過,朋友圈里有人說這電影不錯,就帶著老婆孩子一起看了。沒有什么血腥暴力以及其他可能少兒不宜的鏡頭。
影片講述了在上山下鄉時期兩個知青插隊到內蒙古某牧場,關于人,狼,天鵝,羊群,馬群還有狼狗之間的恩恩怨怨。當大自然的平衡被人類的貪婪打破之后,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這是一部關于自由的電影。自由,一個永恒的話題。就跟完美的愛情永遠不存在一樣,真正的自由是沒有的,就連相對的自由也是十分的稀罕。如果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話,至少也得是不想干什么就不用去干吧?這樣的自由雖然打了折扣,但如果能有一些也足以讓人傲嬌了。狼的自由沒有了的話,他就失去了尊嚴。就像片中所講,他們要有自己捕獵獲取食物的尊嚴,而不是等著人拿著東西來喂。在經歷漫長耐心的等待之后拼盡全力得到的獵物才是來自大自然有尊嚴的獎賞。
狼在捕獵時很有紀律,也很聰明,所以戰果也往往不錯。這也是他們自由的產物。想起剛剛看過的一篇文章,說是有學者認為埃及金字塔不是奴隸建造的,而是一個個享有充分自由的技藝精湛的工匠們的作品。就像奴隸造不出瑞士鐘表一樣,奴隸們也造不出精妙絕倫的金字塔。被困住的禁錮的心是沒有太多創造力可言的。
對于自由的追求達到極致的動物和人,就會贏得尊敬。就像影片中的狼,也如很多的志士仁人。他們都沒有屈服,對得起自己的傲氣。
狼越來越少了,大多進化成了搖頭擺尾的狗。就連兇猛一點的狼狗也不例外,說到底他也只是狗的一種罷了。
狼圖騰讀后感500字 篇8
轉念冷靜,敬畏的看著小狼,明白這才是草原真正的狼,這才是狼性,這樣的狼才能在草原生活下去。理解了狼性,我們就會明白為成吉思汗的鐵蹄能夠掃蕩千軍萬馬橫跨亞歐大陸的輝煌歷史,就會明白草原人民敬畏的把狼 當作圖騰的深深敬仰之意。
之所以喜歡這部影片,不僅在于影片內容的豐滿,對狼的形象的成功塑造,更在于這樣一部影片令人深思。在商業化的現代社會,難以找到像《狼圖騰》這樣有價值的影片,它既貫注了人的生命燃燒,情感表達,更是自 然而然地引人反思,人類與自然界與動物的相處方式。在生態環境正面臨嚴峻形勢的當下,這樣的影片更值得我們去關注和思考。
狼圖騰讀后感500字 篇9
從生活的角度,人們的感情貫穿全部,在羊群下都可以體驗美好感情;從自然的角度,生態圈的平衡,無論外力如何改變,總會經過變革恢復平衡;從動物的角度,動物的本能和品質有時候比人還要優秀和卓越,狼在告訴人類發展的本質。
我們要熱愛生活,珍惜當下;保持平衡,善作公益;像狼學習,本能驅動。我們就像那匹小狼,被關在溫室里,而不同的是我們差點忘記我們的使命和本能,變成了沒有戰斗力的、聽不懂狼群語言的、不想掙脫鎖鏈的“小狼”! 或許我們更本不需要學到什么,而是做到了什么!人性與狼性的合并,就像小狼義無反顧、毫無眷戀、目標堅定的走進大自然,冷靜思考、朝天嚎叫、群狼共舞、為食而戰一樣!
與狼共舞,才是大道!
狼圖騰讀后感500字 篇10
一首獻給草原狼的歌,一本贊美草原人的書,一幅描述草原生態的巨幅畫卷,只是一切都已成種經,引人無限感傷、惆悵與失落。洋洋五十余萬字的《狼圖騰》,雖非字字珠鞏,卻頗有引人人勝、發人深省之處。同一本書,怯傭者讀出恐懼。善思者讀出優慮,從商者提煉“狼性法則”,歷史學者重新勾勒五千年史家之脈絡……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幾點感悟,輯錄于此,與諸位共享。
你的對手有多強,你的能力就有多強,感謝你的對手!書中一個個人狼相斗的例子—撕黃羊、咬馬群令人膽戰心驚,整個過程仿佛草原版的《孫子兵法》。蒙古狼太狡猾、太堅韌,捕捉戰機組織有序、團隊合作、舍小顧大……在年復一年的周旋中,人們從狼群中學到太多:戰術謹慎、聲東擊西。“兵貴神速”、 “兵者,詭道也”。在與對手的不斷較量中,一個強悍、不屈的狼性民族逐漸形成。如今,孤獨的人類放眼望去。草原主人血性漸失,獵狗已成寵物,綠地漸成荒漠。今昔對比,不禁感慨:草原狼,今何在?
人狼共存,和諧之道。俗語云:“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前人砍樹。后人遭殃。”“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一個無所畏俱的民族,一個沒有人文關懷的民族會加速生態環境的破壞。更會招致大自然抓狂的報復。所幸,那段時光漸漸遠去,而今和諧之風大行。生態保護倍受重視。然,前車之鑒不可不警惕。
血,仍未冷;狼性,依然隱藏。抽走野狼鏈條的生態環境必然脆弱,抽走狼性基因的民族必然受辱。a良謙恭讓的教化讓我們的民族變得溫順,近代的積貧積弱讓我們的國家飽受蹂頤。在列國爭雄的時代,重新祭起狼圖騰的大旗,讓漸冷的血沸騰。讓隱藏的狼性進發,復我漢唐氣象,揚我大國風范,冷睜觀察,穩住陣腳,和平崛起,“敢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作者并非專業作家,只是“我手寫我口,我口表我心。的樸素表達而已。相對于前面生動的描述。最后的”理性挖掘“顯得生硬、突兀。雖提供了充分的空間使姜戎(化名)先生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的心聲,卻顯示出作者在文字駕馭、章節安排方面的欠缺。然瑕不掩瑜,如林肯所言:缺點很少的人,優點也很少;書亦如此,一本偉大的小說往往富有爭議。作為讀者,我們尊重姜戎先生的勞動,對其表達的思想有取有棄,讀畢心中有所獲、有所思,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