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滸傳》有感
讀《水滸傳》有感
文/周詩涵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后,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李逵明知蔡太師給的是毒酒,而他無需死,為了與宋江作伴,甘愿自殺,這也是忠。
魯智深是我認為的這一百單八將中最為敬佩的,也是最忠的人,他最初的出場就是為了維護社會安定,振救人于水火,然而這也是他的職責,服務于老種經略相公,打死了鎮關西,不得不出家當個和尚,這是忠,在戰場上奮力廝殺,為平定方臘做出貢獻,這也是忠,明不愿被招安,但既然頭領一開口,魯智深也服從了,這是對朋友忠。忠心有些時候并非是自己的期望,但這是自己兄弟。
對于義氣,依然是魯智深,最為首當其沖,為了林沖的性命,他不惜逼迫公差,與高俅作斗爭,雖然不滿宋江的招安,然而聽說宋江有難卻奮起來救這邊是義氣。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舍生取義。難道是他們真的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么是不該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已經被凍結,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丑惡污染了
魯智深的聰明,正是在于忠義兼備,自古忠義難兩全,可魯智深做到了,愛憎分明,見義勇為,扶危濟困,嫉惡如仇,慷慨大方,仗義疏財,也正應了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