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滸傳有感600字
他們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家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
讀水滸傳有感600字
文/盧紀凡
兒時曾因無聊,而捧起水滸這本又大又厚的書,那時看的是漫畫版,或是白話文,大多時只是注意其情節的變化,僅僅只是欣賞字里行間透露的俠氣,令人心生敬佩,F在么,當時扣人心弦的情節已然忘卻,只是模糊的記得,有一百零八個好漢,魯智深、林沖什么的,F今的再次閱讀,以為是回顧,卻不想我竟是相當于在讀了一本書,與兒時的記憶、書本帶來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所以,是思維的方式不同了?所以閱讀的層次更深了些?我不清楚,看下去吧,說不定若是一年后我再看一遍,會有更多的不同見解。
魯智深帶于我的印象極深,他是一個粗手大腳的花和尚,卻也豁達不羈、具有江湖氣概的灑脫英雄。以前只覺得他粗魯,只會耍槍弄劍,甚至一度以為他是個壞人,而現在認為他是個大豪杰。他在野豬林里遇見董超、薛霸,欲殺之,卻因為林沖的勸阻而放下手中的屠刀,可見他是一個重情重義、樂于助人的人。還有一次,金家父女身陷險境,他果斷摸出銀子救濟父女倆,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李忠卻是死死不愿掏錢出來,后來不情愿的拿出的錢,魯智深又還了回去。他很仗義,雖然希望別人也與自己一道施舍恩惠,但也不勉強,更不會讓沒有同情心的人掏出錢來做不愿做的事。
“水滸”是水邊的意思,我不知道施耐庵為何要取這個名字,但是也能略猜到一二,此名定是與一百零八名好漢的“義”是分不開的。
閱讀一本書,不是僅僅因為它是名著,而是要明白深層的含義。對于在亂世間的水滸英雄,果斷贊,為俠義,更為中國文學歷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