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讀后感500字(精選3篇)
紅日讀后感500字 篇1
讀完《紅日》這本書,我心中有一絲悲涼的感覺。
為沈振新的勝利而感到欣慰,更為張靈甫被同僚坑害而失敗感到悲哀。一代抗日英雄沒有戰死在抗日戰場上,卻不幸死在了內戰里。
如果在孟良崮戰役中湯恩伯能夠伸手援救張靈甫一把,那么這位偉大的抗日英雄也不會走投無路,最終落得冤死戰場。司馬遷以前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從愛國方面講,張靈甫絕對是一名英雄。他一生忠于職守,為黨國誓死效忠,他本可死的轟轟烈烈,而死在了內戰戰場上的張靈甫,他的死只能是“輕于鴻毛”了。當我讀到他在走投無路的狀況下,不愿做共產黨的俘虜而自殺時深深的觸動了我。我想,那時,他的內心有多么的痛苦,多么的不甘心!如果不是這場戰斗,如果不是國民政府內部的腐敗,他就不會落得如此下場!如果國民黨部隊中都是像張靈甫那樣的英雄,那么也許國民政府就不會那么快就垮臺。但但是事實不能改變,國民黨官兵內部極其腐敗,個個只顧自己,不為黨國利益著想,這才是國民政府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共產黨那種團結合作,吃苦耐勞,嚴于律己,獻身革命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雖然國民政府由美國人支持,有全美的裝備,有最先進的戰斗武器,有充足的食物,而共產黨只有普通的槍支彈藥,而且還要經常餓著肚子戰斗,但他們有最勇敢的戰士,最崇高的理想以及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這就是共產黨最終勝利的原因。
我常想,如果張靈甫能以大局為重,能以百姓利益為重,能以國家為重,也許他會成為第二個傅作義,那么,我們也就不用為他哀嘆了。一個人擁有才華固然不錯,但如果不用在為民謀福利上,那他的才華也就失去了價值。
最后,由衷地贊美我們的黨---一心一意為百姓的黨!
紅日讀后感500字 篇2
繼杜鵬程的《保衛延安》以后,吳強的長篇小說《紅日》4在用藝術形式表現重大戰役方面作了較好的探索。它以1947年山東戰場的漣水、萊蕪、孟良崮三個連貫的戰役作為情節的發展主線,體現出作者對現實戰爭小說的“史詩性”的藝術追求,即發奮以宏大的結構和全景式的描述展示出戰爭的獨特魅力。
這三次戰役中,解放軍有敗有勝,各具特點,作家的描述也有略有詳,各有側重,在敘述歷史事件的過程中,體現了其在小說結構上的匠心。作品采用先抑后揚的方法,先以漣水撤退來表現當時國共雙方力量的懸殊和解放軍面臨的嚴峻形勢。發生于1946年底的漣水戰役,以國民黨軍隊攻占漣水,解放軍因傷亡慘重而被迫撤退而結束。漣水撤退在整個國共軍事沖突中只是一個小插曲,但作家將它一開始就展此刻讀者面前,使整部作品充滿了懸念和吸引力,使后面戰事的發展成為讀者共同關心的焦點。
而且,作家透過解放軍在戰場上的被動局面,既形象地表現了當時山東戰場上力量的強弱比較,為解放軍的最終勝利造成強烈比較,以說明戰爭勝利的來之不易;同時也為進一步刻劃國共雙方各具個性的人物形象作了很好的鋪墊。作家一開始就把解放軍放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絕境之中,這樣的結構布局在當時習慣于描述解放軍“橫掃千軍如卷席”的文學作品中顯得獨特而又真實,體現出這位戰爭小說作家在當時的時代共名下對表現現代戰爭的獨到眼光。然后,作品再以萊蕪大捷的勝利作為過渡,最后以集中描述孟良崮戰役殲滅國民黨“王牌軍”74師到達高潮,三次戰役雖有主有次,卻渾然一體,作家在對歷史事件的敘述中,形象地完成了對時代共名的印證和闡述:即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現代革命戰爭,經歷了驚心動魄的艱難曲折,經過了無數的犧牲,最后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作為一部戰爭題材的長篇小說,《紅日》在中國當代文學發展中更重要的貢獻還在于:在應和時代共名的同時,小說在戰爭觀念和小說美學上體現出來的創新性和探索性。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感慨于毛主席的軍事思想,不禁欽佩于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那是要多團結的軍隊才能做到啊!戰士們,你們在槍林彈雨中堅守陣地,真不愧是驚天動地的英雄。你們在戰爭中逐步克服缺點,不斷前進,為中國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你們是人民的驕傲!
紅日讀后感500字 篇3
我曾是個軍人,所以對軍事題材的電視很感興趣,前些日子電視劇《紅日》深深地吸引了我,可妻子非要看哭哭啼啼的韓劇,我好男不和女斗,從單位圖書室借來小說《紅日》看起來,看過之后,我對《紅日》的贊譽之情無以言表,我既被故事情節所吸引,更被書中所表達的主題思想所折服,從中我悟出許多值得今天我們學習的東西。
一是人要有理想目標。書中我軍戰士胸懷打敗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建立新中國,當家作主,過上幸福生活的美好理想和目標,不怕犧牲,不計較個人的得失,朝著理想的方向前進。今天的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確立好自己的理想目標,不能腳踏西瓜皮,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而是要認真規劃好自己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并為實現目標而努力。
二是人要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精神。書中處處閃爍著革命英雄主義思想,在敵我力量對比極為懸殊的情況下,以軍長沈振新和營長石東根為代表的我軍戰士正是靠不怕流血犧牲、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今天,我們在工作中不可能沒有點滴困難,在困難面前我們不該退宿,要拿出書中軍人的勇氣和膽識戰勝困難,堅信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辦法總比困難多。
三是要講大局聽指揮。書中軍長沈振新和營長石冬根為報漣水失敗的恥辱拒不執行上級要求快速撤離臨沂城的決定,和敵人展開激戰,一方面造成大量犧牲,另一方面延誤了部隊轉移的時機差點造成全軍覆沒。類似的情況還有多起......今天,我們做工作都要按上級的要求、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辦理,樹立大局意
識,安全意識,要一切行動聽指揮,否則,集體就形同散沙,失去戰斗力,甚至會釀成苦果。
四是要講團結合作。書中軍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許多高級將領出身黃埔軍校,但派系林立,互相猜疑,勾心斗角,如果說蔣介石的軍隊是被我軍打敗的倒不如說是被他們內部自己打敗的。的軍隊是清一色的美式裝備,而我們只有小米加步槍,但我們身后有幾百萬人民群眾的支持,民心所向的軍隊最終必定是勝利的軍隊。今天,我們大家能在一起工作、學習本身是一種緣分,但這之間不可能沒有摩擦和矛盾,關鍵是我們要做到心中無私,講究合作,善于化解矛盾,堅信團結出力量,合作出智慧,才能使我們央行的事業更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