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讀后感600字(精選3篇)
木蘭詩讀后感600字 篇1
北朝民歌《木蘭詩》,講述的是千百年前閨門女子花木蘭的故事。故事對我來說并不生疏,小時候聽父母講述過,后來上學時也學過。可我每次讀起《木蘭詩》的時候,都深受感動,今天再次讀它仍感觸頗深。
雖然時代不同,但木蘭的愛國與奉獻的精神永存,木蘭對國家的忠誠和熱愛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知道,人不能沒有祖國。祖國是子民生活成長的土地和搖籃;是民族繁榮昌盛的基石。我們知道,人不能沒有奉獻,奉獻是歡樂收獲的前提和社會的動力,奉獻是汗水和熱情澆灌的結晶體,是無私的給予和無價愛心錘打而成的閃光物。愛國,就要關心祖國的前途和命運,用生命去捍衛祖國的尊嚴;愛國,就要主動承擔富國強民的義務和責任,能不畏千難萬險,全身心地投入振興祖國的偉大事業中,奉獻自己光和熱;愛國,就要把祖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無條件地奉獻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新時代的我們,應該學習木蘭孝順父母、報效國家的高尚品質和純樸、善良、忠貞的美好品德。
木蘭詩讀后感600字 篇2
《木蘭詩 》是這篇長篇敘事詩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這個故事如今已也是家喻戶曉,千古流傳的佳故。
木蘭本是個柔弱的女孩,應當在家做活,打仗本是男人的事。木蘭本應當在家織補,然而卻走上了為父而從軍的路。這也是對人們宣布:男人能干的事,女人也能干,女人也不應該向男人低頭。
她與男人同吃共住,吃一樣的苦,受一樣的累,卻干出與男人不同的事跡,創出了與男人不同的輝煌,同時也證明了 女子哪里不如男? 她拒絕了天子的賞賜,也不愿在朝為官,將榮華富貴輕輕地拋下,她愿馳千里足,早日還故鄉。她回來了,年邁的父母攙扶著出來迎她,姐姐理妝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豬羊,以實際行動迎接姊姊的回來。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說明了木蘭非常的機警和聰明,因為與木蘭同行12年一同打仗和木蘭一起出生入死的火伴都不知道木蘭是女郎。
贊美了木蘭聰明和機智,勇敢。替父從軍的偉大精神。
木蘭詩讀后感600字 篇3
學習了《花木蘭》這篇文章和觀看了這部電影,花木蘭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給我的感覺就是孝順,因為她為了父親做出了許多女孩子不能夠做到的舉動——替父親出征;她給我的感覺是堅強,一般女孩子做的活都比較輕,而花木蘭呢?替父親出征,還要掩飾自己,只為給花家爭光,在訓練時非常認真,非常努力,歷經磨難。出征時又非常的勇敢、機靈;她給我的感覺還是柔弱的,因為雖然花木蘭做出了很不一般的舉動,意志很堅強,但不管怎么說她還是一個女子,她也會織布,會很貼心的給父母倒水喝,在出征回來后還是像其他女子那樣,需要父母的關懷和愛,需要保護。
花木蘭這一形象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腦海里,不為別的,只是因為花木蘭那可貴的精神品質,她有頑強的毅力,能夠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勇敢前進,而我總會因為生活中的小困難就被打敗了,所以我要向花木蘭學習!
花木蘭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