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半畝讀后感(通用3篇)
花田半畝讀后感 篇1
是誰說過,生命是一片純白的空地,孤獨的人們反復徘徊。在這一片純白之上,我哭了又笑了,一點點明白人世所謂的道理。當生命終于也隨浮華遠去,我終于得到安寧。
——田維
《花田半畝》是一個美麗女孩最后的生命獨舞,作者是一個可愛的北京女孩田維。她愛笑,愛動漫,喜歡抒寫自己的寂靜文字。她出生于綠葉紅花下的春天,粉嫩嫩的小臉蛋,伴隨著歲月的鈴聲悄然成長,在15歲那個再不普通的體育課被確診為患有免疫性低弱的疾病,從此她的青春樂章開始改寫……
她徘徊在醫院,學校,家的一線上,日復一日生活,聞著醫院再熟悉不過的消毒水,每晚被噩夢驚醒,冷汗浸濕她的發絲,她咬緊嘴唇默默忍受著,她是個愛哭的孩童,但在別人的面前,她給人的印象總是一臉明媚的微笑,以及一雙靈動的大眼睛,關上門,順著門板滑下,指尖劃過的歲月,她默默的把悲傷埋葬,只是偶爾的一個人在那邊遐想生命的意義。
是否曾經有一雙你從未注意的眼就這樣跟著你,默默的把你所有的珍惜悉心珍藏,你渴望凌駕于古典詩詞的美麗之上,你在花田里用細膩的情思寫著你的如龍膽花一樣,寂靜,孤獨的文字,你的生命展示的并不是單調白色的恐怖,在我看來你的生命一樣絢爛紅火,田維,舉手投足間,一顰一笑,我愿悉心珍藏,面對死亡時的那份堅強以及那一份感動,我從你的文字你看到最美的你。
“在我的右眼下有一顆痣,那是一顆會使人流淚的痣。如果可以,只讓我的右眼去流淚吧”有多少人把悲傷當酒窩,殊不知那只是快樂的華蓋,愿快樂不是你憂傷的華蓋,你的文字透露著深深淺淺的憂傷,有時覺得痛痛快快的哭一場,沒什么大不了。但試問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你笑著,笑著,一樣的純真,一樣的美,你用你的左眼迎來明媚的陽光與微笑,我知道你只愿幸福,只愿更幸福,快樂悲傷從來就不專屬于一個人,允許你的任性,“好好生活”,這四個字讓人迷茫,盡管此岸落花繽紛,有誰比你清楚?
你在獅子座流星雨的陪伴下,留下半畝花田,化蝶而去……
花田半畝讀后感 篇2
依然記得第一次看到這本書《花田半畝》。那是我剛剛走進大學,對一切新奇的事物感到無比熱情的時候。偶然在圖書館里看到了這本有著淡淡藍色封皮的《花田半畝》,仿佛是帶著淡淡憂傷盛開在雪山上的雪蓮花,美麗而又純潔。我毫不猶豫的讀了起來,文中那清澈的不染一絲雜色的文字,純凈的沒有絲毫彷徨的情感,深深地吸引了我。由此我開始認識了這個堅強純潔的女孩——田維。
田維是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15歲被診斷出身患絕癥,由此開始書寫博客。雖然由于疾病的原因,田維在家養病的時間遠遠大于在校學習的時間。可是,20xx年她還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京語言大學中文系,在20xx年8月13日,田維還未能大學畢業,她便悄然離開了這個世界。讓人值得敬佩的是,去世的前一天,她仍然在寫作。后來母親在她的電腦中發現了長達50多萬字的博客,這些都是田維自從生病后寫下的點點滴滴。于是在朋友的幫助下整理成了《花田半畝》,這本書由此而來。
從她的書中我讀到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
從她的書中我學到了感恩。感恩父母,是他們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給了我們無私的關愛,卻不圖回報;感恩朋友,是他們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向我們伸出友愛之手,幫助我們渡過難關在;感恩老師,是他們教給了我們許多知識和道理,讓我們擁有生活的能力;心存感激地活著,感恩這個世界的點點滴滴。
田維在《提前的祝福》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心存感激地生活吧。我們來自偶然,生命是最寶貴的禮物。愛你所愛的人,溫柔地對待一切,不要因不幸而怨恨和悲戚。無論前途怎樣兇險,都要微笑著站定,因為有愛,我們不該恐懼。”感恩是一種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美德,可是,當今社會又有多少人在口是心非,又有多少人在背后捅刀子。他們的感恩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只是利用感恩來偽裝自己,是徹徹底底的偽君子。可是田維是誠心誠意,發自內心的感激,她的感恩深埋內心,乃至靈魂。只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你就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是這么的美好。
從她的書中我還學到了樂觀與堅強。她的《花田半畝》中有一句話我一直非常喜歡“在我的右眼下有一顆痣,那是一顆會使人流淚的痣。如果可以,只讓我的右眼去流淚吧。另一只眼睛,讓她擁有明媚與微笑。”想一想一個15歲的孩子,正是要迎接青春,擁抱未來的年紀,但是絕癥的噩耗襲來,深深地沖擊著這個孩子的內心。當別人在享受生活的時候,她在面對死亡的威脅。經歷了一次又一次與死神的擦肩而過,她始終微笑著站定。她不會哭泣,更不會放棄,她要用自己的文字書寫自己的青春。想想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田維一比,是不是有點小巫見大巫呢?對于死亡的威脅田維都能坦然面對,我們的那些“困難”又算得了什么。田維告訴我,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不要放棄,要勇敢地面對一切,即使前方是黑暗的深淵,我們也要堅持到底,勇往直前。
從她的書中我學到最多的還是對生命的熱愛。生命,從來都是這個宇宙最美麗的東西,只是太多的人漠視它。田維正是用她的一生向人們詮釋生命的寶貴。在她的文字中到處都流露著對生命的追問,對生命的渴望。每次讀她的《花田半畝》總會讓我產生一種幸運與愧疚之感。幸運的是我并沒有得絕癥,我有一個健健康康的身體。可是我卻感到愧疚,田維雖已患絕癥,可她并沒有抱怨生活,抱怨生命,她咬緊牙關,一邊忍受病痛的折磨,一邊努力地學習。可在看看我們,我們又是怎么做的呢?有多少人因為學習壓力大而選擇自殺;有多少人因為感情糾葛而自盡;有多少人更是因為一時之氣做出一些無可挽回之事。和田維相比,這些問題太微不足道,每個生命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那我們為什么還要輕視甚至放棄它呢?生命是美好的,生命是短暫的。雖然我們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擴展生命的寬度。田維就是這樣做的,她的生命何其短暫,但是她給我們留下的東西卻永遠不會消失。
喜歡《花田半畝》,它教給了我很多很多東西,所以在你人生失意之時,不妨讀一讀它吧,它會提醒你這個世界充滿愛,只要你有一顆感恩的心;它會告訴你生活的樂觀與堅強,不要被苦難嚇倒;它更會使你明白生命的真諦,做一個敬畏生命,熱愛生命之人。
花田半畝讀后感 篇3
當目光定格的那一剎,我的心就被征服了。我小聲的讀出了它的書名――《花田半畝》。真是個美麗的名字。當我翻開書頁,細細品讀時,我被震撼了。細膩的文字,優美的語句,還有她對生活的品味,無不讓人折服。
但是,你知道嗎?這本書中,記錄著一個花一般的女孩最后的生命獨舞。作者田維正值,青春年華,但在這笑顏如花的年齡,病魔無情的伸向了她,留給我們的是她所鐘愛的文字。
病魔的侵蝕,是這個平凡的女孩更是超出了常人的堅強。從她的文字中折射出來的,是一種平靜,是一種不屈。
《花田半畝》是田維20xx年至20xx年的心路歷程。有笑、有淚、有辛酸。記錄了她的生活點點滴滴。有她對過去生活的美好回憶,有她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候的思索,
有她在街邊所見的感受……一個時刻面臨死亡威脅的女孩,依然熱愛她的文字,熱愛生活。她留給我們太多值得思考的東西。那片難以忘懷的《疼痛》我真正感受到她的堅強。一個從疼痛中出生的孩子,到少年時一次次的跌倒,在到青春時病魔的侵蝕,她一次又一次的痛苦著,似乎從未停過。
在跌倒中的她從未哭過。他在日記中說:“也許,這只是因為我是個疼痛中出生的孩子,對于疼痛我已不再那么畏懼。我總是咬著牙站起來繼續向前跑去,因為我知道風在前方。”這樣一個不屈的生命,咬著牙經受各種風吹雨打。心在隱隱作痛,無論是誰,都會為這樣一生命而疼惜。
相比之下,我們那些所謂的堅強又算得了什么。我們都太幸福了,我們都是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遇上點小風小浪就以為是滅頂之災,跌倒了不哭,失敗不氣餒就把這稱之為堅強。
的確,這是堅強,但這是最小的堅強!人最懼怕的是什么?是死亡!一個能在死亡面前微笑,在死亡面前下仍然黯然、平靜的生活,仍能對一切都充滿希望的人。不是勇士是什么?她體現的不就是真正的堅強嗎?
我不知道,如果換成是我,成天面對白色的墻壁,白色的床單,還有瓶瓶罐罐的藥,即使不是樂觀,我是否還能堅強活下去。
環顧四周,一切都是那么觸目驚心。又成天有手好閑,虛度光陰者;又難以忍受失敗,自尋短見者。他們都這么地放棄了自己的生命,可悲啊!“每個面臨死亡的人,都懂得眷戀生命。”也許真是因為如此,所以田維努力的活著,勇敢地活著。她熱愛這世界。
她說,疼痛注定只是默默一個忍受。所以她總是把痛苦默默碎,咽下。不讓她愛和愛她的人知道。懂事的女孩,讓人憐惜。
20xx年,田維閉上了她美麗的大眼睛,一個仙子般的少女留下了半畝花田,化蝶而去。
“倘若,這世上從來未有我,
那么,又有什么遺憾,
什么悲傷。
生命是企鵝裝的曲折,
死亡是寧靜的星,
歸于塵土,
歸于雨露。
這世上不再有我,
又無處不是我。”
她的這首詩,是她對生命的最好解釋。
蝶兒終究飛走了,然而,我又常能找到蝶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