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地平線的讀后感(通用4篇)
穿過地平線的讀后感 篇1
今年寒假,我讀了《穿過地平線》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書中涵蓋了古今中外多種地理領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學、科普為一體的佳作。
本書的作者運用不同時期的地質學方面的研究知識,趣味性與學術性相結合。書中好多章節如:侏羅紀與中國地勢,地勢淺說等等,以故事形式來回答一些問題。如大地構造與石油沉積,大地的構造是怎樣形成的?石油又是如何沉積而成的?對這兩個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回答,介紹了石油形成所要具備的條件不僅與氣候有關,更重要的是與所處地質構造有著重要的聯系。
作者李四光教授對中國地質科學與地質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善于發現和觀察事物,遇到不懂的問題還經常打破沙窩問到底,這種求職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對待困難從不退縮,從不低頭,勇于挑戰,這種精神同樣也值得我們好好學習。讀完這本書令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知道了許多以前從不知曉的東西。
穿過地平線的讀后感 篇2
想像李四光爺爺一樣,成為一個名揚中外的地質專家嗎?不如讀讀《穿過地平線》吧!它能讓你了解地球的地質構造,從多角度解決你的一個個地質問題,一下子成為一個小地質專家!
其中,《從地球到宇宙》這篇論文對我的感觸最為深刻!此論文告訴了我們宇宙浩瀚無際,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宇宙,只是其中的一點點。在這無比巨大宇宙空間中,分散著許許多多的物質,而地球就是其中的無比渺小的一員。有的在成長,有的已經生長到了一定的階段,有的正在消逝。讀完這篇論文,讓我也不禁聯想到了太陽!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恒星,太陽每時每刻的在奉獻著自己的能量給地球,對地球的幫助實在是太大了!
《地熱》,這篇論文對我產生了點小震撼。它告訴了我們,地球的熱流有多熱,我算了一下,有220xx000000000卡!不僅如此,他還告訴了我們,走進地下多少米上升一度。資料記載,亞洲大致都在40米左右上升1℃,歐洲大致都在28米到36米上升1℃,北美大致都在40米到50米上升1℃。哇,如果我們假定100米增加3℃,那么走40公里以后,就有1200℃了,不知道會有多熱啊!
真本書給我的印象就是:地質學太有趣了!我一定要像李四光爺爺一樣,好好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穿過地平線的讀后感 篇3
同學們,你們對“李四光”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吧,它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在我們學習的課本里面,你們一定見過她的名字.
李四光博學多才,他散文寫得好,舊體詩也寫得不錯,即使是地質學的論文,他同樣寫的有聲有色.《穿過地平線》這本書是從他的大量著作中精選的一些隨筆,它能讓你了解地球的地質構造,一下子成為一個小地質專家
這本書里有31個小篇,其中,《從地球看宇宙》這篇論文我最感興趣,它讓我們仿佛看到了宇宙的浩瀚無際.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宇宙,只是其中的一點點,還有一大部份等著我們去探究.在這巨大無比宇宙空間中,還分散著許許多多的物質,而地球只是它們大家族中無比渺小的一位成員.它們有的還在不斷成長,有的已經生長到了一定的階段,有的還正在消逝.
我讀完《地熱》這篇后,對此產生了點小震撼.它告訴我們,從地球的表面到它的深部,溫度會越升越高.資料記載,亞洲大致都在40米左右上升1℃,歐洲大致都在28米到36米上升1℃,北美大致都在40米到50米上升1℃.哇,如果我們假定每深100米地溫增加3℃,那么只要往下走40公里,溫度就達到1200℃了,地球真讓我們捉摸不透啊!
除了這幾篇,我還有很多感興趣的文章,比如:《風水之另一解釋》,它講了科學家們對“風水”的研究、解釋;《古生物及古人類》講了地球《原始生命形態的遺跡》、《動物與植物界的一次大發展》和《古生物工作中涉及進化論的一些主要論點》,還有《人類的出現》;《人類起源于中亞嗎?》則講了人類起源的問題……
穿過地平線的讀后感 篇4
不管是誰,總對一些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吧!你們想成為地質學家嗎?讀一讀《穿過地平線》吧!它能讓你了解地球,地平線只是一個夢,并且是讓你追不到的夢。
在人生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李四光的夢想是成為一個地質學家,去了解地球。那你的夢想呢?有人的夢想是成為鋼琴演奏家,為你彈奏出美妙的歌曲,那跳動的音符時而高,時而低,時而柔,時而有力。有人想成為舞蹈老師,在人生中的舞臺上,跳出美麗,跳出自豪!跳出燦爛。有人的夢想是成為體育老師,教會孩子們鍛煉,這不僅是為自己自豪,也為學生自豪!你的夢想是什么呢?
在自己的人生中,都會有夢想。每個人都會從兒童變成大人,在這階段中,我們都要鼓起勇氣。做有規劃的人生;做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