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條獵狗》讀后感700字(精選7篇)
《第七條獵狗》讀后感700字 篇1
“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丑陋與美麗融于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這是著名作家沈石溪的創作談。而讀了他的《第七條獵狗》后,我更是深有感觸。
這篇短篇小說主要講述了老獵人召盤巴沒有找到過一條優秀的獵犬,就在他六十大壽時,他得到了一條軍犬。這條軍犬“攆山快如風,狩獵猛如虎”,成了召盤巴掌上的第二明珠,為它取名赤利(傣族傳說中會飛的刀)。但在一次狩獵中,召盤巴遭到了野豬的攻擊,赤利卻躲在草窠中不出來幫助召盤巴。誰知它正在草窠中與一條眼鏡蛇搏斗。回家后的赤利遭到召盤巴的毒打。孫子艾蘇蘇救了赤利,赤利在野外成為豺狗的首領,在最后以生命保護舊主人的傳奇故事。
這篇文章贊頌了赤利的忠誠,說明動物都是有情感的。有時候它們的情感甚至超出了人類!
在召盤巴與野豬搏斗而要受到毒蛇傷害時,是赤利與蛇進行戰斗,保護了召盤巴。當它挨打時,它明明可以反抗,去咬召盤巴,但它沒有,它只是默默地挨打。當召盤巴遇到豺狗群的威脅時,還是它,在最后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主人——赤利用生命詮釋了它對“忠誠”這兩個字的意思。忠誠的情誼,并不在于別人對你的表現滿不滿意,而是在于你對別人的行動有沒有盡到責任。即使主人對你大發雷霆,即使主人誤解了你,即使把你趕出家門,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你都要盡忠盡誠。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別人對你的肯定。
沒有忠誠,就沒有信任;沒有信任,就沒有社會;沒有社會,就沒有生活!可見,忠誠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連一條狗都有這樣高尚的情懷,我們是不是也要做得更好呢?
《第七條獵狗》讀后感700字 篇2
在人與人的接觸中,誤會往往難以避免。面對誤會,我們經常會心生不滿,還會抱怨。而當我第一次捧起這本《第七條獵狗》,我的內心就有了一份震撼。《第七條獵狗》的確像沈石溪老師介紹的一樣,很是吸引人。
《第七條獵狗》主要講了獵狗赤利在一次打獵時被主人誤會成“只顧自己逃跑卻不顧主人的安危”。面對主人的誤會甚至是要被殺了吃掉的威脅,它都沒有怨恨主人。當主人被豺群包圍著,已經奄奄一息時,它毫不猶豫地撲了上去,與豺狗撕咬起來......赤利用它的寬容和生命換回了主人的尊重。
所謂“忠言逆耳”,有時,我們的好心有可能會被當成“驢肝肺”吧?此時,我們應該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別人的誤解,那只不過是對方暫時被假象蒙蔽了雙眼罷了,我們只要繼續好好的對待他們,相信,我們的寬容總有一天會打動他們的。
我的老同桌是一個愛欠拖作業的人。我是他的同桌,不可能置之不理。于是我主動承擔了催他作業的“任務”。開始,他總是拒絕我,不耐煩的說:“我等一會兒再做,煩死了!”不過,我并沒有放棄,依然耐心地催他。他見我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更加認真的催自己倒有點不好意思了。在我的幫助下,他的表現越來越出色。他的一個小片段經我的修改后,還被老師表揚了呢!我非常慶幸自己想赤利一樣堅持,如果當初對同桌不寬容,反而抱怨,我恐怕早已失去了一段珍貴的友情。
讀了《第七條獵狗》,我明白了:對于別人的誤會,我們不能過多的抱怨,應該學會寬容別人,包容別人,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和更多的友誼。
《第七條獵狗》讀后感700字 篇3
《第七條獵狗》的作者是著名的動物小說家——沈石溪,曾寫過不計其數的作品,獲得過各種獎項,如中國圖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家大獎、中國臺灣楊喚兒童文學獎等多種獎項,被譽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代表作有《第七條獵狗》,《再被狐貍騙一次》,《狼王夢》等等。而我今天要來說的是其中的一本,《第七條獵狗》。
這本書介紹了狼、狗、豹三種兇猛的動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與書名相同的文章,《第七條獵狗》,它主要講了一個叫芭蕉寨的寨子里有一個老獵人——召盤巴。他前后共養過七條獵狗,前六條豬狗都不合召盤巴的意,但唯獨第七條獵狗——赤利深受召盤巴的喜愛,并且還把赤利視為自己掌上的第二顆明珠,到處向人炫耀,說即使用一百兩銀子也不能買走它。可惜好景不長,就在某一天,召盤巴帶上赤利到一片樹林里打獵,赤利把召盤巴拉到一片樹叢后,讓召盤巴撥開樹叢看一看,召盤巴知道樹叢后有獵物,就撥開了樹叢,發現了一頭成年的野豬,召盤巴雖然不敢輕易的去打野豬,但轉念一想:我不是有赤利嗎?于是填好子彈朝野豬的耳根開槍,但他打歪了,打到野豬的頭頸。野豬受到子彈的刺激,發了狂似的直往召盤巴的方向跑來,他立刻叫到:“赤利!赤利!”但他卻沒有注意到自己已經踩到了眼鏡蛇,眼鏡蛇火冒三丈,兇猛地朝他撲來。可赤利看到了這一幕,以掩耳不及迅雷的速度沖到了眼鏡蛇面前,與眼鏡蛇惡斗,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去幫召盤巴抵擋野豬了。這一幕召盤巴并沒有看到,所以潑水節這天召盤巴要殺死赤利,召盤巴左打右打但怎么也打不死赤利,就去竹樓拿火槍了,召盤巴的孩子——艾蘇蘇趁這個時間,用小刀幫赤利砍斷了山藤,把它給放了。逃到大自然的赤利仍然是一匹猛犬,它靠獵捕為生,在大自然中倒也逍遙自在。在一次與豺狗群的戰斗中,它咬死了所有成年的公豺狗,并成為這群豺狗的首領。大約半年后,饑餓的豺狗群與正在放牧的召盤巴、艾蘇蘇相遇,它們瘋狂地發動襲擊,老獵人沒有備足武器,眼看就要遭遇不測。這時,赤利趕來了,它與豺狗群拼死廝殺,并在最后一刻用自己的生命保住了主人的性命。
面對半年前主人的不理解和毒打,半年后赤利沒有和主人反目成仇,反而奮不顧身地去拯救主人,從這里我體會到狗的忠誠,對主人的不離不棄,而且有寬廣的胸懷,怪不得最后召盤巴會老淚縱橫,萬分后悔。
《第七條獵狗》讀后感700字 篇4
《第七條獵狗》是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的作品,我知所以喜歡他的作品,是因為他能把動物的感情、思想寫得活靈活現。每當我讀完一個故事,眼前仿佛都能出現故事中一些精彩情景,在這本書中,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暮色》這個故事。
《暮色》主要是講埃蒂斯紅豺走在風雪中,七八十只雌雄老幼紅豺都無精打采,餓得要命,卻在無意中發現了一個非常隱蔽的野豬窩,要不是小豬叫了一聲,他們根本就發現不了,因為太餓,所以豺群以最快的速度把野豬窩圍了起來。豺群里有個規定,每次引誘獵物都要由豺群里最衰老的老豺作為誘餌,去當苦豺。然而豺群中最老的豺恰恰就是豺王索坨的親生豺娘:霞吐。這使索坨心理特別難受,想起了它兒時和豺娘的母子親情,豺娘為它付出那么多,它不忍心讓豺娘去冒險。最終,索坨決定由自己來當苦豺,把老母豬引出來,當它剛向野豬洞逼近時,豺娘卻異想不到的沖進了野豬窩……,結果被野豬咬死了。
當我讀到這兒時,我的心不由自主地抽動了一下,對故事的結局感到惋惜,我的眼睛模糊了,好強烈的母子親情!一個豺母親,和一個豺兒子,都愿為對方獻出生命,好偉大的母親,多孝順的兒子!我再次贊嘆!
其實,我們所有的母親都做到了這一點。她們可以為我們獻出一切,甚至生命。為了讓我們生活的更好,她們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她們為我們付出的太多太多。做為兒女,我們更應該理解她們,愛她們。
讓我們都做孝順的兒女吧!和母親共同努力,實現美好的夢想。
《第七條獵狗》讀后感700字 篇5
我們都知道狗是人類最貼心的朋友,讀了沈石溪的《第七條獵狗》一書后,我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故事講述的是老獵人召盤巴的第七條獵狗的故事。老獵人闖蕩山林40年,卻得不到一條稱心如意的獵狗,一直很遺憾。第七條獵狗是軍犬的后代,“攆山快如風,狩獵猛如虎”。老獵人非常愛護它,給它取名赤利,也正是這條獵狗伴隨著獵人走過了一段離奇的經歷。
赤利幫助主人抓到很多的獵物,卻從不獨享。就是這樣一條忠誠的獵狗,卻在潑水節時被召盤巴追打。原來在森林里捕野豬時,它突然跑進亂草叢,召盤巴認為它臨陣脫逃,對他不忠心。其實它也有它的苦衷:在捕野豬時,一條眼鏡蛇飛速向召盤巴奔去,只差幾步時,赤利向蛇撞去。按平常,狗是不敢和蛇相斗的,也許是救主人心切,赤利不顧一切,與毒蛇廝殺起來,最終把蛇咬死。召盤巴打死了野豬,就把它打跑了。此后它成了豺狼首領,但它還是在暗暗的保護著召盤巴。有一次豺狼群包圍了召盤巴,關鍵時刻它挺身而出,擊退了豺狼,召盤巴感動得淚流滿面,這條狗再次回到了召盤巴的身邊。
忠誠、善良、勇猛是獵犬的天性,獵狗則是獵人的知音。狗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好好珍惜它們、愛護它們,營造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世界。
《第七條獵狗》讀后感700字 篇6
讀完《第七條獵狗》,我深刻地體會到赤利對召盤巴無比的忠心。
文中講述了一個名叫召盤巴的老獵手在四十余年的生涯中養過六條獵狗,可卻沒有一條令他逞心如意。直到他得到赤利。可就在1980年的潑水節,他卻差點把赤利殺了。原因是因為赤利在一次捕獵中差點讓召盤巴丟了性命。事實上,赤利不但沒有躲起來,而且還咬死了一條準備暗中襲擊召盤巴的蛇。只可惜召盤巴不知道。艾蘇蘇舍不得赤利,于是,他讓赤利跑了出來。
召盤巴決定不再狩獵,而是幫生產隊放牛。可就在黃牛們正津津有味吃草時,從灌木叢出來了一群豺。雖然,召盤巴殺死了一半以上,可是,召盤巴赤手空拳,就在這時候,已經成為豺王的赤利從灌木叢中沖了出來。出于對主人的忠誠,它并沒有撲咬召盤巴,相反,它和豺群搏斗了起來。最終,豺群被殺光了,赤利也昏迷了。
赤利雖然是一條獵狗,但卻具備許多人類擁有的美好品質。但召盤巴因為赤利“不忠”而用棍子毒打赤利時,赤利雖然十分強壯,只要一口便能咬斷召盤巴的手腕,但赤利沒有這樣做,而是圍著檳榔樹打轉。當赤利殺死豺群中所有的公豺,成為豺王時,并沒有向召盤巴的寨子進范過一次。這都說明了什么?說明赤利對主人忠心耿耿。因為忠誠,所以它不會撲咬主人;因為忠誠,所以它不會對主人所居住的寨子發起進攻。
《第七條獵狗》讀后感700字 篇7
一本好書能給人帶來快樂,帶來智慧,帶來思想與人生的啟迪。今天,我為大家帶來一本好書——沈石溪的《第七條獵狗》。
在這本書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第七條獵狗”。這個故事主要講了:老獵人召盤巴闖蕩山林40余年,才得到了一條稱心如意的獵狗。老獵人愛狗如子,給它取名“赤利”。在一次狩獵中,召盤巴與赤利遇到了一頭兇猛的野豬,危難之際,召盤巴看到赤利在草垛里,沒有去解圍。其實,赤利是看到了一條毒蛇準備咬向召盤巴,就把蛇咬死了。但是召盤巴卻不知情,狂怒之下,要把赤利殺死。召盤巴的孫子艾蘇蘇放走了赤利。赤利逃到了叢林,成為了豺狗的首領。半年后,放牧的召盤巴和艾蘇蘇與豺狗群相遇,命懸一線之際,知恩圖報的赤利趕了過來。赤利與豺狗群拼死廝殺,用獻血和生命維護了主人。
我認為沈石溪用的動詞很精妙,生動,文章中的比喻句仿佛讓人身臨其境,很有畫面感,而且在文章里運用了很多精辟的詞,同學們看了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寫的文章非常具體,有條理,能清晰的感受到人物的特點。如:赤利是一條忠誠,懂得知恩圖報的好獵狗。召盤巴是一個喜歡獵狗,愛狗成癡,脾氣暴躁的人。每讀完書中的一個故事時,腦海中就會有這個故事的畫面,讓人印象深刻,很感動,既領略了故事中的道理,又能陶冶我們的情操。
我在這本書中感受到:大自然中的一切生靈都應得到尊重和愛護,雖然動物不能和人類相提并論,但有了這些可愛的生靈,人和自然才能和諧相處。愛是相互的,人要有知恩圖報的情感,臨危不懼的勇氣以及一顆純真善良的心。
這本書可以讓我們了解動物方面的常識,知識;可以了解許多課內學不到的詞匯,精彩的語句;可以學到更多的寫作方法……同學們在閱讀過程中,動物們真摯美好的感情會一次次的感動我們,讓我們受益匪淺。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希望同學們能從書中學到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