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后感(精選6篇)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后感 篇1
在這個寒假中,我看了德國偉大的詩人、思想家歌德的著作《少年維特之煩惱》。這部小說是用日記和書信體形式寫成的,這更容易露主人公的內心想法,從而抒發苦悶的心理和迷茫的情感。
這部小說所講述的故事并不十分吸引人的眼球,小說情節也十分簡單,但卻是一部狂飆突進運動精神體現得最為充分、影響最為廣泛的一部代表性作品。主人公維特無疑是個生活中的弱者、精神上的強者。他極度想擺脫傳統的柬縛,渴望自由,張揚自我。就因為維特是這樣一個少年,所以當他深深愛上綠蒂時注定他是沒救了;所以他常常想割開一根血管,使自己得到永恒的自由;所以他最后用自殺證明了他對綠蒂的愛、宣告了他對社會的憎恨、控訴了那樣一個社會對他這樣青年人的壓抑。雖說我們并不生活在那個時代,但隨著閱讀的逐漸深入我似乎在維特的身上看到了我們這一代青年的影子……
我似乎天天都在抱怨:抱怨著父母的嘮叨,抱怨著學業的繁重,抱怨社會骯臟的一面,抱怨那該死的教育制度,抱怨這抱怨那。有時有人找我做一件我不感興趣的事,我通常會說:“我才沒空做這種浪費青春的事呢!”可那時的我卻沒有想到抱怨也是一種浪費青春的行為。現在我才明白畢竟中國的教育制度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改變,中考和高考也不可能取消,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地去適應它,而不是一味地去埋怨。只有好好地學習在將來我們才有可能去改變現狀。我想同齡的孩子中還是有人沒有意識到這點,還在浪費青春。追星、動漫、網絡游戲這些都成為了罪魁禍首,在這個年齡段喜歡追趕流行的步伐是無可厚非,可也得有個度,我也在這個年齡范疇內,更了解這些東西給我們帶來的樂趣,可它們畢竟是弊大于利。所以從此刻起更努力地學習吧,你會感受到學習給你帶來的快樂。
在此,我覺得也有必要談談珍惜。而談到珍惜,第一范文網覺得長輩更有發言權。茶余飯后,我的媽媽和爸爸總會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陳潔啊,你要好好珍惜現在的一切,想當年,我們讀中學的時候家里的家務都是我們做的,有時還要幫著父母照顧弟弟妹妹呢!你看看你們現在多幸福。”這時我總會極不耐煩地說:“老媽,老爸,現在都2l世紀了,人類都已進入e時代了,還有誰會提這些老掉牙的事情呢?”接下來就會聽見爸爸媽媽一聲一聲的嘆息。現在的我們確實不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讓我們不費吹灰之力地就擁有了很多東西,于是乎就忘記了怎么去珍惜所擁有的東西了。你珍惜時間了嗎?你珍惜友誼了嗎?你珍惜那良好的學習環境了嗎?你的答案是如何的呢?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明明知道要珍惜而不懂去珍惜,到想要珍惜的時候,時間已所剩無幾了。我們該慶幸的是我們還年輕,現在開始去懂得珍惜還為時不晚,難道我們年到花甲后才剛剛曉得要珍惜,那未免也太可悲了吧?
維特生在那個動蕩的時代,他的一生無疑是個悲劇,他對社會的抗議和反抗促使他一步一步地走向墳墓。那我們呢,21世紀的新青年是否找到了一條更好的通往光明的道路呢?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后感 篇2
有人說,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他前半生的寫照。在這本書中作者融入了他大量真實的生活經歷。那年,歌德僅僅23歲,他愛上了一個有夫之婦綠蒂。因此,絕望而痛苦的歌德腦子里不時出現自殺的念頭。而這時他的一個朋友耶魯撒冷也恰好因戀上同事妻子而絕望自殺。此消息大大震動了歌德。他把自己對綠蒂之戀與耶魯撒冷事件混合在一起便構成了整個故事的輪廓。只用了四個星期的時間歌德就完成了這部小說。1774年小說一發表便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整個歐洲掀起了一陣維特熱歌德的手揭開了沉睡在當代的深深激動著的心靈里的一切秘密。
我們可以想見維特的形象:青衣黃褲清秀而瘦弱敏感而多情。他保持了童真的本性面對世界時他的心明凈如一泓清水。他重視自然真誠的感情珍視他的“心勝于其它一切”對阿爾伯特似的理智冷靜的人非常不滿。他對綠蒂的一見鐘情、一往情深也正是因為她如此天真無邪在舉止行事中保持了一個少女可愛的自然本性。綠蒂在維特的心中完全就是自然與美的化身他對她的愛簡直達到了“忘我”的程度! 綠蒂難道僅僅是維特的戀人?她幾乎是維特全部理想的化身美的代表。當維特的理想在現實中無所依傍的時候他遇見了綠蒂綠蒂成為他心靈的攀附對象和避難所。他對她的愛雖是熾熱的、忘我的卻已偏離了愛的真義因為這是一種非理性的、變態的愛最后的結果不是毀滅他人就是毀滅自己。
我想在《少年維特之煩惱》中主人公的自我意識相當強烈。青春和美都是他熱切向往的東西。他為自由而生為自由而死他寧死也不愿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然而這種價值目標如何實現呢?當然不可能通過改造社會的實踐我們的主人公還沒有這樣的思想覺悟他們在命運的掌心里只能是一枚渺小而安靜的棋子。因此他們只能選擇愛愛它個地老天荒、至死不悔這樣或許能抒發心中的苦悶?在這個意義上說這不僅僅是他們個人的悲劇也是整個時代的悲劇。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后感 篇3
似一陣風,似一場雨,似一束光,它就這樣來到我的身邊,給我以無限的感染。《少年維特之煩惱》這部書,似一曲動人的悲歌,就在我細細體味之時,它就慢慢的回響在我耳邊,進入我的腦海,然后,將那動人的哀傷就那樣留在了我的心田,經久不散。
時代悲歌之中,他是那憂愁的聚集,他是維特,一個多愁善感卻無限憧憬著美、自然與自由的少年,他有他的理想,有他的抱負,有他深愛著的美麗女孩,可是現實卻似一把鋒利無情的劍,劃破了他對愛的幻想與對理想的憧憬,劃破了他生的希望。他的愛情,從開始就注定是個錯誤,他的希望,注定只能換來命運無情的判決,然而,他不服,他不滿,他憤懣,可是無濟于事。他試圖以工作以理想來逃避現實,得到的卻是更大的打擊。迎頭巨浪拍暈了他,卻也拍醒了他,他認識到了現實的無情,認識到了官場的污濁與時代的黑暗,他放棄了,他回來了,得到的卻是深愛的女孩已嫁為人婦的巨大打擊。女孩愛著他,卻只能推開他,精神與現實的雙重打擊擊潰了這個一腔熱情的青年,他笑了,他無奈的笑了,他痛苦不堪而近乎癲狂的笑了,他提筆寫下絕筆信,他扣動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一個火花閃過,一聲槍聲響起,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因為時代的限制和世俗的壓迫而迅速消逝了。
沒有什么抵得過生命的可貴,可沒有地方可以安放我們年輕而脆弱不堪的心。年輕的心是多愁善感的,是如水晶一般美麗卻易碎的,是如月光一般曼麗柔和卻無限哀傷的。年輕的心渴望著籠子外的世界——美麗而自由,卻無法抵抗籠子外的狂風暴雨、巨浪滔天,正如維特的那顆年輕的心,炙熱而純真,他的那顆年輕的心狂熱的愛著美麗的綠蒂,卻迫于世俗與時代的限制,可遇不可求,可遇不可留,可遇不可有,愛而無望,求而不得。生活本就是痛苦,而年輕的心卻無法承擔那似海的哀傷。
與其說整部書是維特的悲劇,不如說是那個時代的悲劇,是那個時代的動人悲歌。維特的死,是對表達那個時代的反抗與不滿,是在控訴命運的不公與社會的黑暗,維特不僅僅是維特,有人說他是歌德,有人他是耶魯撒冷,可我說,他是那個時代里所有對愛情充滿向往、對自由滿懷憧憬、對實現人生價值擁有巨大熱情的青年!他們的憂傷、痛苦、脆弱以及孤獨,一步步的將他們推向了滅亡的深淵。
哀風掠過,帶來了花的悲傷;細雨啜泣,捎來了云的憂愁;月光漫步,道來了天的孤寂。《少年維特之煩惱》來了,帶給我無限的哀傷、同情與惋惜,那一曲悲歌,不單是維特自己,更是那個時代漫天的憂愁。這一曲時代悲歌,響徹古今。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后感 篇4
《少年維特之煩惱》的素材來自歌德的一段戀情。一次,歌德在表姨母舉辦的舞會上,遇見了一個叫夏綠蒂的女子,并一見鐘情。但夏綠蒂已經有未婚夫,歌德得知后仍不放棄,努力追求,可是夏綠蒂是一個實際的女子,她最終選擇了和未婚夫結婚。失戀的歌德就想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一部作品。
這年冬天,歌德的好朋友耶路撒冷自殺,這給歌德帶來了創作上的靈感。不久,歌德又陷入一場和自己表妹的愛情中,但也因表妹有未婚夫,兩人沒能在一起。歌德想到了自殺,就在此時,歌德的靈魂已經和故事中的主人公融為一體,四個星期后,人類歷史上最動人的愛情小說就誕生了。小說一出版就轟動了整個歐洲,癡情的讀者捧著《少年維特之煩惱》哭泣,維特和綠蒂的服飾成了最時髦的打扮,成百上千的失戀青年男女自殺殉情。
《少年維特之煩惱》將主人公個人戀愛的不幸放置于社會大背景中,揭露了封建等級偏見和個人守舊思想,宣揚了個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勇敢地喊出了那個時代的青年要求擺脫封建束縛、實現人生價值的心聲,具有進步的時代意義。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后感 篇5
《少年維特之煩惱》這是一部以書信體格式來描寫維特少年時的小說。它是由德國的約翰.沃爾夫岡.歌德所寫。看了之后沃知道了很多做人的優秀品格。
這本書是說了維特在少年時愛上了一個名叫綠蒂的姑娘。綠蒂有著很多的弟弟和妹妹,這些小家伙正好也喜歡維特,維特就更愛綠蒂了。每天不惜走幾里路到那里看望她。可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給了他,綠蒂早就有了男朋友,他的名字叫阿爾貝特,他是個非常懂禮貌的人,而且綠蒂也非常喜歡他。這時維特絕望透頂,他告別了他們,到了另外一個地方生活。
維特在新的地方又認識了一個女孩,她和綠蒂長得很像,維特每天都可以見到她,這使維特得到了一些安慰。可是維特還是忍不住回到了綠蒂生活的地方。當他再一次來到綠蒂的家時,綠蒂苦苦地求道:“你不要再來擾亂我的生活了。”維特一聽,心想:我忍不住,那我還不如自殺算了。于是,向阿爾貝特借了一把手槍回到自己的家,到了夜里十二點鐘,只聽一聲槍響,維特死去了。
這個故事讓我們知道有時沉重的放棄也是必要的。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后感 篇6
提起偉大的文學家歌德,我想沒有人不會對他肅然起敬吧!這個一生追求自由、力爭反抗、崇尚自然的人也曾經經受過感情的折磨——他喜歡上了他的朋友的妻子,也正是由此,他寫出了這部舉世矚目的作品《少年維特之煩惱》,而且,僅僅用了4個星期。
本小說是以書信的格式寫的,著實是一大亮點,也是我所意想不到的。里面有許多值得人深思的東西,那我就一一品嘗吧!
“……我們只好面對現實,就像一個旅行者不得不翻越一座大山那樣;倘若沒有這座大山,道路自然短得多也好走得多;既然這座大山就擋在前面,那就只好翻越了!”
生活中是有許多座大山,但是,就因為它們擋住了去路,就放手離開嗎?路總是要走的,只是看我們的意志是否堅定,是否可以邁過那一步。有時其實就只差那一步,可是有些人堅持不下來,決定不繼續翻越,可是,那樣的話,會走到你最終的美好的結局嗎?
困難固然是可以困住許多人,但是,困難亦可以幫助許多人,讓他們變得更堅強、更勇猛。
所以,朋友,面對現實吧,因為現實是無法改變的,一切美好的結局老天都是可以給你的,只是看你在追求的過程中有怎樣的改變。
那么,如果現在面前有一座大山,你會怎樣選擇?是翻越它?還是逃避它?思想只在一線之間,可是,結果卻有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