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課堂讀后感(精選6篇)
魅力課堂讀后感 篇1
《魅力課堂》是從把握教學內(nèi)容和把握教學形式兩大部分來闡述高效與有趣的教學,閱讀后引人深思,受益很多。
讀完《魅力課堂》后,讓我覺得高效有趣的教學應該要做到“345”。這“345”的含義從狹義上的理解為;三個階段;指課前延伸——課內(nèi)探究——課后提升;四個環(huán)節(jié);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鞏固拓展;五課型;指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閱讀寫作課——實驗探究課;包括特殊課型,如英語課,音樂,體育,美術,微機課,還有如安全,環(huán)境,傳統(tǒng)文化,人生規(guī)劃等地方課程。
“345”從廣義上分析:
(一)它符合新課程的標準和要求,如新課程要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
(二)符合新課程的三維教學目標。
(三)基于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理念。
(四)突出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思想。
(五)變“勉強”教育,為主動學習。
(六)更加符合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合作學習”理論,“建構(gòu)主義”理論,“有效教學”理論,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等理論。
但是不管什么課型,我認為全部要按照課前延伸,課中探究,課后提升來進行教學設計,再在課中探究部分滲透四個環(huán)節(jié),這是大錯而特錯的,課的課型不同,特點不同,要有不同的流程,要靈活運用流程中的各環(huán)節(jié),課堂是動態(tài)的,你固定不變,勢必把教師框在模式里面,課堂更加呆板,更加機械,我也多次講過;“今天的教學,是讓孩子學會自己走路,當學生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或交叉路口的時候,教師要正確引領,不是老師設計好了,牽著學生走,學生總是跟著老師的思維走,圍著教師轉(zhuǎn)”;“我們不能再把孩子教到教材里面去……”、“我們再也不能讓學生的脖子上再長上老師的腦袋”,“老師要做一個趕海的人,把學生引領到知識的海洋,讓孩子做大海中的一條小魚,他要去尋找海洋中的微生物作為食物,使自己茁長成長,他要去迎擊風浪,在大風大浪中鍛煉,他要去躲避大魚吃小魚的殘酷現(xiàn)實,學會生存;他要做大海上空中的一只海燕,搏擊長空,自由在的翱翔藍天……”等等。試想如果這樣固定教學模式,我說的這些老師怎樣在課堂上完成?
另外,課前延伸是指什么?教學設計,老師侯課,課前預習,課前演講,課前搜集資料,課前討論,課前準備算不算課前?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學模式”是指大容量,快節(jié)奏,立體式——預習課,展示課反饋課——六個環(huán)節(jié),如果說我們把課前延伸只看作是課前預習的話,杜郎口的預習課將怎沒上?
再說課中探究環(huán)節(jié),我想不管上什么課,都離不開探究,但不能把它作為步驟來死板硬套,要靈活運用,首先要弄清這個問題有沒有探究的價值,現(xiàn)在許多老師的授課,總是把課中探究作為步驟再滲透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鞏固拓展四個環(huán)節(jié),我的理解是這四個環(huán)節(jié)要根據(jù)不同的課型來靈活運用,如新授課的教學流程,學(自學)——研(合作交流)——展(展示反饋)——教(精講點撥)——達(當堂達成);復習課教學流程;知識梳理——反饋整合——鞏固拓展,只需要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就夠了,并不是說非要把這四個環(huán)節(jié)不管什么課都要按照步驟來授課,還有講評課,閱讀寫作課,實驗操作課,不同特點的課等,都需要設計不同的教學流程,設計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再例如說英語課作為特殊課型,它分語法課,詞匯課,聽說課,讀寫課,聽說課的流程是;聽后說——說后做——做后查——查后共享,我們能否把四個環(huán)節(jié)作為步驟必須滲透在課中探究這個階段嗎?如果說必須的話,那還研究不同的課型干什么?
什么是課后提升?只是課后嗎?講完課要求當堂生成算不算課后?課的結(jié)尾算不算課后?現(xiàn)在規(guī)范辦學行為,控制學生的在校時間,假如每門學科,都在所謂的課后布置提升的作業(yè)的話,學生的負擔怎么減下來?還有四個環(huán)節(jié)中的第四個環(huán)節(jié)“鞏固檢測”,我就很不同意這個提法,這個提法說明這個人的觀點還沒有跳出那種“口耳相傳”“手把手進行教學”以教為主的教學思想,原先課堂以教師為主體,老師講,學生聽,開始教師導入新課,最后進行達標檢測,現(xiàn)在學習方式變了,有自主學習部分,合作探究部分,精講點撥部分,我們要求及時反饋,堂堂清,試想,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后是否應有跟蹤練習,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后是否也應有一個檢測練習,精講完以后是否也應及時跟蹤一個檢測練習,當然,我的意思也不是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有鞏固練習,問題是可以不可以?所以,我想應該把“鞏固檢測”改為“鞏固拓展”。一堂好課有三個標準;主動性,生動性,生成性。所以我們是不是要正確,寬泛,靈活理解“課后提升”這個名詞。
我覺得“345”是課堂教學的一個總體構(gòu)架,應正確進行闡釋理解和運用,切不可死板硬套,我們要不斷的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努力改變現(xiàn)行課堂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有問題不可怕,關鍵是如何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著力構(gòu)建自主,高效,優(yōu)質(zhì)的課堂,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新突破!
魅力課堂讀后感 篇2
這本書分別從把握教學內(nèi)容、把握教學形式兩方面出發(fā),甄選教師們的經(jīng)典教學設計指導下的課堂教學為案例,并針對案例進行了教學延伸,結(jié)合現(xiàn)代教育理論加以分析和說明實現(xiàn)高效教學的策略和途徑,為提高教學質(zhì)量打下基礎。這些藝術和方法對于我們每一個一線的教師來說,都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它能使學生更加興致勃勃的參與到教學中來,使教學更加高效。其中提到的孫振教授對《濟南的秋天》的文本解讀讓我佩服教學之美;對錢理群教授在《雷雨》中的注解深深感嘆教學的內(nèi)涵之深;特別對作者提出的“引”、“問”、“比”、“動”、“趣”五字教學形式分析感到收獲頗豐,同時感受到教學之靈動。
首先,課堂的魅力來源于教師豐富厚重的文化知識底蘊。
老師必須要有淵博的知識。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就必須有一桶水,這是上學和工作中聽的最多的一句話。這句話就告訴我們:作為一名老師,就必須注意知識的積累和文化的積淀。傳道授業(yè)解惑是我們每個老師的的份內(nèi)工作。當學生在學習中、生活中有了困難,有了問題,需要老師幫助解決的時候,如果此時的老師表現(xiàn)出的是茫然不知所措,學生會怎么看待?反過來,如果老師寥寥數(shù)語、簡單的一指一點,在學生看來復雜的問題已被老師迎刃而解,學生什么感想?除了佩服還能是什么!平時與學生聊天中,你都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學生的問題放在科學、專業(yè)的層面給學生以正確指導,學生會怎么看待你?學生問了你一個超出你專業(yè)的問題,而你跟他解釋的頭頭是道,他會怎么審視你?他會為你所擁有的淵博的學識而折服,并且會產(chǎn)生一種向你學習,以你為榜樣的沖動!這不就是你的魅力嗎?
其次,課堂的魅力來源于教師高超的教育教學技能。
一名老師,必須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何謂先進?就是最適合于學生,最適合于每一位學生的方法。課堂上,如果學生一個個都沉浸在你為他們創(chuàng)設的情景當中——他們認真地聆聽著你的每一句話,感受著你的情感變化,思考著你的每一個精心設置的問題,就好像一個人自由的漂浮于海面之上,是那樣的自然,那樣的愜意!下課后,他能夠回味剛才的課堂!你還怕自己沒有魅力?課堂上吸引他們的,正是你高超的技能,正是你的教學魅力!
再次,課堂的魅力來源于教師自身的風格魅力。
有魅力的老師應該具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學生認為有思想個性的老師與眾不同,對你往往會信任甚至尊崇。老師應該思想深刻靈活,觀念新不刻板,幽默風趣。這樣的教師,處理教材才會靈活大膽,感染力強,容易吸引學生。教師不僅教書,還要育人,老師向?qū)W生傳播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應該是人世間的真、善、美,應該是進步、文明、正義的道德品質(zhì)。要給學生這些道德品質(zhì)的影響,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從多方面滲透良好的品德教育,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引導他們細細品味,深刻領悟每一篇文章的思想教育內(nèi)容,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啟發(fā)和教育。
借用書中的話:每一節(jié)課都是我們的作品,這作品承載了我們的夢想、勇氣和力量。
魅力課堂讀后感 篇3
《魅力課堂》這本書是趙希斌老師的著作,在這本書中,告訴我們教師教育的發(fā)展與完善離不開教育者的熱情與愛、探索和實踐。教育是愛的感化,是真心換真心的過程,它是由愛衍生的。教師的教育過程是一種以人格培育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的過程。
這本書中給我沖擊力最強的是該書對教師教育魅力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在學生心目中,人格魅力是教師教育魅力的首要條件,遠遠超過師愛、學識魅力和形象魅力。何謂人格魅力,用葉瀾教授的話來說,就是真誠。“真誠是人格魅力的基礎”。即使面對天真爛漫的小學生,也應該真誠對待。對待學生,不敷衍,坦坦蕩蕩,想盡一切辦法去發(fā)展他們,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滿滿的真誠。趙老師對教育的長久不衰的熱烈的情感,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另外,書中從國際環(huán)境、時代需要、教師使命三方面指出時代呼喚現(xiàn)代教師應具有教育魅力,從國內(nèi)外的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魅力談到到中國自古到進的著名教育家們的教育魅力,讓我們深深意識到,每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者都有著自己的獨特的教育魅力。教育魅力讓教師從理論、行為、精神上引領學生求真、求知、求實,學生樂于接受具有教育魅力的教師的引導。
趙希斌老師還在本書的第八章為我們指明了道路:學習、實踐、思考。
一、學習——教育魅力提升首部曲。
因為學習,再學習,這是教育教學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二、實踐——教育魅力提升二部曲。
不少特級教師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教育魅力,都是因為他們立足于實踐。正因為有著豐富的實踐,他們的學術建樹,才有鮮活的生命力。作為教師一定要把根牢牢地扎在教育實踐的沃土中,正行正學,將實踐的成果內(nèi)化為對學生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魅力。
三、思考——教育魅力提升三部曲。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告訴我們學習和思考相結(jié)合的重要性。
魅力教師如何修煉呢?從“修煉”二字中,就可以看出其艱巨性,就好比孫悟空在八卦爐里煉就一雙火眼金睛一樣,是要歷經(jīng)諸多風雨,歷盡無數(shù)煎熬的。無論是人格修煉、學識修煉、語言修煉,還是教學修煉,等等,都得日日行之,堅持不懈,雖九死亦不改其行;困難愈多,愈要堅持,讀書愈久,其香自來。經(jīng)過閱讀,體會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要注意自身形象
新世紀的教師形象應該富有時代的朝氣。這種朝氣,集中體現(xiàn)了當代教師應該更懂得美、追求美、體現(xiàn)美。講究外在的美、儀表的美、風度美的教師對學生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受學生的喜愛。外在美和內(nèi)在美的和諧統(tǒng)一,是當代教師自我形象塑造應該追求的理想目標。
二)、教師每天要反思一下自己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jīng)驗+反思。善于思考必定受益無窮。因為思考可以化解矛盾的癥結(jié),使僵化的思維方式疏通,變得清晰,構(gòu)建新的思維和理念。凡成大器的人都養(yǎng)成了善于思考的習慣。可關鍵是平時該怎樣做?這里的意見為我指明了方向:要持續(xù)不斷、讀思結(jié)合、以寫促思、系統(tǒng)性。
三)、教師語言要有親和力
一名有魅力的教師,他能尊重學生,對學生有親近感,能走進學生心靈。他能學會洞察孩子的變化,懂得呵護孩子的自信,懂得用不同的尺子來衡量孩子,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亮點,長處和不足。他能用寬容的心態(tài)去接納孩子,去親近孩子,以坦誠的胸懷去理解孩子。不會因為學生是“差生”而袖手旁觀的,去批評他,指責他,而是會尊重每一個學生作為“人”的價值和尊嚴。尤其是能尊重那些過錯的學生,有嚴重缺點的學生,盡管他也會批評,但至少不會體罰和污辱學生的,而是很婉轉(zhuǎn)地讓學生接受,以致于學生心服口服。
四)、教師在教學中要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人們都說: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要有一個目標。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誠實和正直之中,他就學會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學生生活在友愛之中,他就學會了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可見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發(fā)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我又能給予學生怎樣的環(huán)境呢?這不禁讓我感覺到身上的責任重大。
五)、教師要有豐富的學識
教書育人是一門藝術,教師的魅力在于睿智。一名充滿魅力的教師,應該具有淵博的知識,所謂“學高為范”。作為教師要有一定的專業(yè)水準,需要不斷地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掌握更多的文化資源,使自己的教育觀念不斷革新,理念不斷提升,能適應新課標。
有魅力的教師應該是個科研型的老師,懂得發(fā)展自己,度能善于反思,因為反思需要底蘊,而閱讀可以滋養(yǎng)底氣,懂得終身學習,走在讀書潮的前頭,具有主動求知的愿望和意識,具有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毅力,讓書櫥和頭腦一天比一天充實。
做一名有魅力的教師,并不某些教師的專利。我們的教師如果能用自己真誠的“情”、真誠的“愛”去獻給孩子,用自己的高尚的人格去征服孩子,使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愛老師,喜歡學習,那么同樣可以成為一名有魅力的教師。
讀完這本書,我更加明白做為一名教師的,內(nèi)心深處必須得堅守住那份教育理想,必須永葆對教育的那份熱情,因為,對于學生來講,教師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燦爛的陽光。
魅力課堂讀后感 篇4
寒假讀《魅力課堂》一書,最讓我有感觸的就是把握教學形式一輯中“好問題驅(qū)動教學”一章,因為這是作為新教師的我在課堂上實際遇到的問題。
由于缺乏經(jīng)驗,我們在備課時往往籠統(tǒng)地寫:討論什么什么問題,但卻甚少思考如何表述這個問題。比如在上木材這一課時,我想讓同學們交流木制家具的優(yōu)點,于是我直接問他們:木制家具有什么優(yōu)點?孩子們倒也是動了一番腦筋思考并說出了木材的一些特點,但卻沒有孩子提及易加工這個優(yōu)點。繞了半天,只能由我說出。課后我反復思考,若想讓孩子們想到易加工這一點,我不妨帶一些精美的木制雕像,將他們與普通的鐵片作比較,孩子們可能更容易理解。
或許這就是《魅力課堂》一書中說的將問題置于現(xiàn)象之中。書中說“各種現(xiàn)象一旦進入我們的視野,就會成為思考的對象,這也是人類認知發(fā)展和知識積累的基本過程。教師的任務是有選擇地、高質(zhì)量地向?qū)W生呈現(xiàn)各種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自然學科的一個特點就是知識源于生活,要向一些平日里司空見慣的事物問為什么?作為教師,我們不能憑空拋出這些個問題,最好能將現(xiàn)象重現(xiàn)于學生面前,讓學生在現(xiàn)象中尋找問題的答案。
這又讓我聯(lián)想到在上“橡膠”一課時,我們請學生說說橡膠的特點。但如果光提出這個問題,學生可能一時摸不著頭腦,但如果給他們呈現(xiàn)一些橡膠制品,比如橡膠手套、各種球類、有橡膠包裹柄的老虎鉗時孩子們馬上就會豁然開朗,聯(lián)想到橡膠有防水、耐磨、有彈性、是絕緣體等特點。
在趙希斌老師的書中我也了解到一些提問的誤區(qū)。基本都是新老師容易犯的錯誤。比如為了提問而提問,學生被當作道具。很多時候,為了課堂效果,老師們總愛提一些學生早已知道且沒有意義的問題。“老師根本不在意學生回答什么,學生及其思考被當作道具,而且在后續(xù)的教學中根本也用不到。”這樣的問題大可被刪去。又有學生面對老師的提問不知所措或不為所動的現(xiàn)象。趙老師也為我們分析了原因。概括地講有三個原因,一是問題不知所云,二是問題鏈條太長,三是問題太瑣碎。我想,作為教師,首先一定要把問題講明,給學生一個思考的方向。這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反復琢磨提問方式及內(nèi)容,設身處地以學生的角度思考。其次,在提出多個相關問題時,一定要注意“點題”。也許教師的備課應該也如作文一般,抓住中心思想,給學生設疑,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時不時地點一下整堂課的主要內(nèi)容,既要利用問題鍛煉孩子們的發(fā)散思維,又要注意將他們拉回課堂的關鍵點。
《魅力課堂》一書中尚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如如何引生入“勝”,如何打比方、舉例子、作比較,如何讓學生動起來。我想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學中且學且教,多反思,多實踐,讓自己快快成長!
魅力課堂讀后感 篇5
學期末收到趙希斌老師的《魅力課堂:高效與有趣的教學》一書,于是拿回家在寒假閱讀。我慶幸在這次寒假中可以和他的《魅力課堂》相遇,它猶如冬日的一縷陽光,輕撫這我的臉龐和心靈,我慶幸自己沒有沉湎于電視和網(wǎng)絡,也深深地譴責自己為何不拿到手就開始閱讀,這樣我就不會對當時是否要拿它回家而糾結(jié)!是它,用生動的例子告訴我,我該做和能做的還有很多很多;是它,用幽默的語言鼓勵我,我可以用幽默詼諧的語調(diào)和學生互動;是它,讓我懂得了我應該努力在三十五分鐘的課堂中為孩子們構(gòu)建一座健康快樂的樂園。
趙教授用細膩、風趣、幽默的講述首先從“高、思、實、正、通”五個層面暢談了準確把握教學內(nèi)容的方法,然后又從“引、問、比、動、趣”五個方面闡述了教學形式把握的策略。在豐富的案例與深刻的剖析中,趙教授將“高層次的學科素養(yǎng)、高水平的思維能力、扎實的學科基本功、正確先進的價值觀、知識方法的通聯(lián)廣達”的內(nèi)涵,通過引人入勝的引導和風趣幽默的講述,讓我領悟到要做一個教書的有心人,用智慧打造魅力課堂。
做一個教書的有心人!教師要與課改俱進,要具備精湛的教學藝術,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要能“調(diào)動學生、說動學生、震動學生”,要有高尚的品德和博學多才來讓學生佩服、敬重與嘆服。我想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人格魅力吧。教師的人格魅力就像是一塊磁鐵,能吸住學生學習的興趣。試著想想,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一個充滿智慧的老師,一個風趣幽默的老師,一個勇于創(chuàng)新的老師,難道不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快樂,充滿魅力的課堂嗎?這樣的智者型老師能不讓學生欽佩嗎?
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如何打造體育魅力課堂呢?體育課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設計和學生的高度參與,更離不開課前、課中、課后場地器材的合理安排與布置。如果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一會兒要到器材室找所需器材,一會兒又要為了場地的分配問題而一與其他老師商討調(diào)動隊伍等諸多問題,我想這時的教學秩序一定會混亂不堪,教學效果也會大大折扣。因此,在課前教師要首先準備好本課所用的器材,精心布置好教學所需的場地,體育器材要簡單實用,盡可能少而精,并且可以一物多用。在課中,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設計游戲器材的擺放。例如:在摸高游戲中,教師可以協(xié)助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學習掌握的程度,放置不同高度的摸高器,讓學生們在練習過程中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愉樂。課后,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搬運器材,這樣做既有利于一堂課的完整教學,又充分培養(yǎng)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高效課堂、多元育人,是我們長期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標。趙老師的《魅力課堂》一書,又一次讓教師們感受到深刻的思辨、廣博的學識、巧妙設問與追問對提升教學效率的重要作用。打造高效與有趣的魅力課堂,是所有教師追尋幸福教育的方向,也應成為我們追求魅力教育的目標。
總之,只有善想會干的人才會有自己的個性與思想,才能抓住教育改革的契機走在前沿,才能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點燃真正人文教育的火焰。要讓體育教學有趣、簡單、高效,這是體育老師應該努力追求不懈的;要讓學生愛上體育,體育老師應該用好自己的智慧捍衛(wèi)住體育課堂這塊領土;要想成為學生生活中的良師益友,體育老師必須要不斷提升個人魅力!
魅力課堂讀后感 篇6
有云:“安其學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翻開《魅力課堂》這本書,但凡書中受學生歡迎的課堂,其教師首先是充滿魅力的,學生喜愛他,他的課總是有味道的,能吸引學生關注。這讓自己思考頗多,同樣身為教師,我如何改造自己,如何改造自己的課堂,讓學生能漸漸喜歡上自己,喜歡上我的語文課?
靜下心來,閱讀《魅力課堂》,在優(yōu)秀教師的做法中積累經(jīng)驗,從他們的言論中領悟教學的藝術,那些典型的課堂案例總會讓心靈振動。從這里,我明白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魅力課堂需要我們的鼓勵和表揚。
1、人類,總是希望獲得別人的肯定和表揚,大人如此,更何況小孩。在孩子們的心中,所期盼的正是來自老師的微笑和表揚。教師要徹底地放下“架子”,設法解除學生的思想包袱,讓他們敢于嘗試,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在師生的相互交往,積極互動中,不斷的有精彩的動態(tài)生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讓我們的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2、來自老師的微笑,讓學生身心愉悅,讓課堂氣氛輕松愉快,來自學生的微笑,讓教學樂從學出,讓思想擦出絢麗的火花。微笑是一種肯定,而堅定的眼神,上揚的嘴角,微微點頭……又何嘗不是一種鼓勵呢?讓這些肯定性的神情和動作成為教師的習慣,會改變教學的風格,改變課堂的氣氛。讓我們回歸到最本真的狀態(tài),從“心”出發(fā)。
二、魅力課堂需要我們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1、學習是高強度的心智活動,情緒狀態(tài)的優(yōu)劣至關重要。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充分調(diào)動一切情感因素,讓學生主動的學,積極的學,讓我們的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2、魅力源于教者扎實的教學根底,深厚的教學底蘊,巧妙的設計。課堂上我們要善于抓住學生的智慧,以一個學生的智慧帶動幾個甚至全班學生的智慧。
課上一分鐘,課下十年功,讓我們?yōu)榇蛟祺攘φn堂努力,使我們的學校充滿魅力,讓我們的教育洋溢魅力!
三、魅力課堂需要我們張揚語言魅力。
1、聲音平板、基本上用一個音調(diào)上到底的課,一定會使學生覺得寡淡如水,甚至會昏昏欲睡,更不用說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了。即使學生有那么一點點興趣,也會在這種氛圍中消失殆盡。而同樣的內(nèi)容,如果采用不同的語調(diào),使之激情而抑揚頓挫,則教與學的效果明顯不同。教師只有自己的語言盡可能做到講人如見其人,講事如臨其境,講物栩栩如生,講景歷歷在目,才能讓學生精神飽滿,興趣盎然,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2、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情景,組織恰當?shù)恼Z言內(nèi)容,去打動學生的理智和心靈,或幽默風趣,或以理服人,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教育機智。教師幽默的語言可以使課堂氛圍和諧融洽,使師生心靈對接溝通。
四、魅力課堂需要學生的主體探究。
為了打造吸引人的課堂,我們教師需要改變以前以“講”為主的教學模式,積極探索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自覺探究書中知識,解決問題。這需要我們等待,因為學生的探究是緩慢的,有時會甚至是不能有所收獲的,這時需要我們教師等會等待,等待孩子探究的過程,等待孩子從無到有的探索。
我在滑雪的時候,最大的體會就是停不下來。我剛開始學滑雪時沒有請教練,看著別人滑雪,覺得很容易,不就是從山頂滑到山下嗎?于是我穿上滑雪板,哧溜一下就滑下去了,結(jié)果我從山頂滑到山下,實際上是滾到山下,摔了很多個跟斗。我發(fā)現(xiàn)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停止、怎么保持平衡。最后我反復練習怎么在雪地上、斜坡上停下來。練了一個星期,我終于學會了在任何坡上停止、滑行、再停止。這個時候我就發(fā)現(xiàn)自己會滑雪了,就敢從山頂高速地往山坡下沖。因為我知道只要我想停,一轉(zhuǎn)身就能停下來。只要你能停下來,你就不會撞上樹、撞上石頭、撞上人,你就不會被撞到。因此,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高速前進。
我想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也是一樣的道理,需要等待,需要讓學生獨立學習,這需要我們教師放開臂膀,讓孩子在自由輕松的課堂氣氛中自由翱翔。
總之,魅力課堂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實踐,改變不合理的教法,重視學習,重視探究,重視學生的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