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蟒》讀后感(通用9篇)
《保姆蟒》讀后感 篇1
“那條叉形的蛇信子,像一臺最靈敏的雷達跟蹤儀,又像是效率極高的捕蚊器,搖籃周圍只要一有飛蚊的嗡嗡聲,它就會閃電般地朝空中竄去,那只倒霉的蚊子就從世界上消失了……”這段文字出自沈石溪的《保姆蟒》,所以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紹《保姆蟒》這本書。
這本書寫了:作者在西雙版納插隊時,因和妻子都很忙,無法照顧孩子,沒錢請保姆。一個獵人帶來了可以照顧孩子的保姆蟒,他們勉強答應了。保姆蟒十分盡職盡責。因為搬家,不能帶走保姆蟒。保姆蟒過于思念孩子,叼著孩子的小汗衫餓死了。
很多人都很害怕蛇,包括我,因為我認為蛇是一種冷酷無情、很血腥的動物。但當我讀完沈石溪的《保姆蟒》后,我卻覺得蛇并沒有那么可怕,它也是一種有感情的動物。保姆蟒為了保護作者的兒子,用身子死死地纏住豺狗,從下午纏到晚上。這說明保姆蟒是一條盡職盡責的蛇。保姆蟒過于思念孩子,叼著孩子的小汗衫餓死了。這說明蛇也是有感情的。
我讀了這本書,感受到了動物獨一無二的感情。更領悟到:我們要愛護動物,和它們和平共處!
《保姆蟒》讀后感 篇2
蟒,說起蟒,我就非常害怕,但看了《保姆蟒》這本書讓我對蟒有了新的認識。
作者在鄉村里生了一個孩子,但是這孩子卻無人看管,于是作者準備請一個保姆,但作者那時候收入微薄,養家糊口就非常不容易,哪有閑錢去請保姆?就在作者犯愁之際,寨子里一位名叫召彰的中年獵人說可以幫我找一個不用管飯也不要開工資的保姆。原來這個保姆竟是一條蟒,聽到這個消息后,作者嚇了一大跳。但這個保姆很稱職,幫孩子趕蚊蟲,教孩子走路,甚至有一次為了看好孩子,跟豺拼命。作者夫婦開始喜歡保姆蟒。日子久了,作者夫婦對這條保姆忙有了些反感:沒人跟孩子玩,不讓孩子母親抱孩子,阻止作者打孩子……就在作者動腦筋想把保姆蟒辭退的時候,作者的知青生涯結束了,全家調到西雙版納州的首府——允景洪去工作。這好吧保姆忙給甩了。走后,保姆蟒不吃不喝,半個月就活活餓死了,死時嘴里還咬著作者孩子的衣服。
從這就可以看出,動物做事都費盡心血,那我們人就更應該去認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啊。
《保姆蟒》讀后感 篇3
初讀這本書時我就感覺一定很好看,果不其然,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是沈石溪,是我最喜歡的動物小說家之一,他寫的小說總是讓人身臨其境、生動真實。
這本書共有4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雄鷹金閃子》,第二個是《棕熊的故事》,第三個是《保姆蟒》,第四個故事是《火圈》,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棕熊的故事》。
為避免成為兇手的嫌疑,“我們”從金貓爪牙下抱走了小熊仔。熊仔小麗麗太小了,沒睜開眼在尋找母熊的奶頭,棕熊的鼻子很靈,恐怕會“黑貓偷魚,白貓挨打”,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把小麗麗抱回了觀察站。意外發生了,小麗麗睜開眼第一眼看到的是“我”,便認定“我”是它的爸爸或媽媽,又是撒嬌,又是可愛。突然,母熊闖入他們的生活。
有一次,“我”在洗澡,母熊不知從哪冒出來,想要殺掉“我”,幸好這時小麗麗阻止了母熊,“我”的小命才保住。
從那以后,小麗麗被母熊帶走了。
在某一天,母熊拖著血淋淋的腸子來找“我”,看樣子快不行了,它的眼神里充滿了央求,我明白了母熊的意思,并把小麗麗護在自己的肚子下,母熊安心的閉上了雙眼···
《保姆蟒》讀后感 篇4
今天我讀了一本非常好看的書,它是沈石溪寫的《保姆蟒》,看完后我被這只蟒蛇深深地感動了。
故事講的是一個山村里的小孩被一條蟒蛇帶大,人們把這種蛇稱為保姆蟒。小孩在蟒蛇的悉心照顧下慢慢長大了。不久后他們就要離開山村搬到城市去了,把蟒蛇留在了這里,保姆舍不得離開他們的家,不吃不喝最后活活餓死了,死的時候嘴里還叼著孩子的小汗衫。
一條蛇對一個人類的孩子能產生無私的愛,讓我想起了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也給了我無私的愛,長大后我也要用這種愛回報他們。
《保姆蟒》讀后感 篇5
說起讀書,我有些難為情,因為我在上二年級的時候,還在讀那些幼兒園小朋友讀的圖畫書——就是那一整面的圖畫和短短的幾句話組成的讀本。這些圖書讀起來既快又容易。對于那些篇幅很長的書,我從不感興趣。
自從爸爸給我讀了一篇小說之后,我的想法從此改變了。
二年級的時候,爸爸給我買了幾本沈石溪的動物小說,《保姆蟒》、《大陽鳥》、《乞丐虎》……可從買來以后,我一直放在書架上,從來都沒讀過。爸爸見我從來都不讀,就隨手拿了一本,走到我身邊說:“浩浩,我給你講個故事吧!”這時,我和小伙伴們玩得正開心,心想:你讀你的,我玩我的……
爸爸開始讀了起來。然而過了一會兒,我卻發現伙伴們都玩得心不在焉,轉頭一看,原來他們被爸爸的故事吸引住了。我便也試著聽聽。沒想到一聽,我就像被一塊磁石牢牢地吸引住了。爸爸讀的是《保姆蟒》,我就是被那富有人情化的保姆蟒所吸引了。特別是聽到保姆蟒因思念小孩而餓死時,我不禁心酸、落淚。我回過頭,看見伙伴們個個熱淚盈眶……
這件事,使我受益匪淺。我不僅有了愛讀書、愛寫作的習慣,還學會了如何寫讀書筆記。只要拿到書,我就如醉如癡地讀個不停,忘了吃飯,忘了休息。我要感謝爸爸為我打開了我的“閱讀之門”。
《保姆蟒》讀后感 篇6
《保姆蟒》這本書描寫的是由蟒蛇看護嬰兒的故事。
在一個偏遠的山寨里,由于周圍都是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大人上山干活時,經常出現野生動物將睡在搖籃里的小嬰兒的鼻子、耳朵咬掉的事情,當地人收入少,沒錢請保姆,有一個朋友介紹可以用蟒蛇當保姆,他用笛聲引來了一條巨蟒,要由它來看護嬰兒。
巨蟒到家后,不分晝夜的守護在搖籃旁,還能幫孩子驅趕蚊子,最大的好處就是所有毒蛇、小動物再也不敢進到家里了,孩子稍大點,保姆蟒還是一個學步車,像個活動扶手,又像層柔軟的氈子,墊在孩子身體下,不讓孩子摔著。孩子長到三歲時,問題出現了!由于蟒蛇對孩子的過份保護,沒有別的孩子敢跟他玩,孩子也不聽大人的話了。終于要離開山寨了,趁保姆蟒外出覓食時,偷偷離開了山寨,后來聽說,保姆蠎嘴里叼著孩子的衣服,活活餓死了。
用蟒蛇看孩子,真是不可思議啊!
《保姆蟒》讀后感 篇7
在暑假,我看了一本動物小說,名叫《保姆蟒》。
沈石溪家里想找一個不管吃穿的保姆看守好兒子,鄰居召彰知道有這樣的保姆,用笛聲引來了森林里的大蟒蛇,這條蟒蛇粗如龍竹,長約6米,淡褐色的身體上環繞著一圈圈不規則的深褐色的斑紋,兩只玻璃似的藍眼睛,保護著孩子,有一天家里沒有人,只有孩子和保姆蟒,溜進來一只豺,保姆蟒一下子把豺活活纏死了,但是跟家里人有了矛盾,所以沈石溪一家到了城里,丟下了保姆蟒。保姆蟒找不到孩子,就天天食欲不振,最后咬著沈石溪兒子的小汗衫死了。
保姆蟒是一個稱職的保姆,它把沈石溪的兒子當自己的孩子一樣細心照顧,讀了《保姆蟒》這個故事,讓我知道蟒蛇也有善良、溫柔的時候,也是有感情的,我被保姆蟒感動了。
《保姆蟒》讀后感 篇8
最近迷上了沈石溪的作品,其中保姆蟒讓我印象最為深刻。
作者當年在西雙版納的時候因為沒有人幫忙照顧孩子,朋友給他介紹了一只蟒蛇來當保姆!保姆蟒不僅能幫他照顧好孩子,還可以用尾巴趕走蒼蠅,更可以趕走家里來的一些不速之客,比如毒蛇···更為驚奇的是孩子學走路時需要人攙扶,這只蛇居然可以讓孩子扶著它的腦袋當孩子的扶手!當孩子長大時作者需要回城了,這個蟒蛇當然不能跟他們一起走,作者怕蛇舍不得離開他們只好悄悄的帶著孩子及家人走了,當保姆蟒發現小主人不見時,每日郁郁寡歡,作者的朋友給蟒蛇送去食物,可是蟒蛇也吃不進去,最終含著小主人的衣服死掉了。
我沒有見到這只蟒,但是我為這只蟒感到有些傷感,這只蟒蛇為小主人奉獻的自己的愛,它的愛就像一個媽媽對孩子的愛,蛇對人類居然有這么強烈的感情!我們因該去愛護身邊的一切動物,讓我們人類與動物和諧共處吧。
《保姆蟒》讀后感 篇9
自我迷上動物小說后,總愛看那么一兩本最溫情的,《保姆蟒》就是我的最愛之一。
他講“我”生了個孩子,可是因為工作原因要請保姆,朋友給“我”介紹了一條蟒蛇,我很害怕,可朋友再三保證,“我”也不好推辭。
在人眼里,蛇是一個無情的冷血殺手。可保姆蟒它不一樣。經過作者的觀察,有蛇就沒有蚊子,老鼠也逃竄不已。作者可放心啦!其實每個動物只要你真心帶它,它必定會回報你。一個下午,一匹骨瘦如柴的老財狼闖了進來,孩子在睡覺,蟒蛇二話不說與老豺狼廝打,最后蟒蛇血肉模糊,繞在了財狼身上沒氣了。
動物都有兩面性,只要你對它好,用心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