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后感400字(精選7篇)
呼蘭河傳讀后感400字 篇1
這個寒假,我有幸閱讀了蕭紅的著作《呼蘭河傳》。整本書主要描寫了作者兒時的故鄉黑龍江呼蘭河縣的特色,風俗及小時候熟悉的人物和印象深刻的事。
《呼蘭河傳》全書分七大章和尾聲,第一和第二章節主要寫了全縣的三條街與當地跳大神,放河燈,看野臺子戲和廟會等風俗,其余五個章節寫了與作者同住一條街的鄰居和親人,把祖父的和藹可親,馮歪嘴子的辛勤質樸,有二伯的古怪性格描寫的淋漓盡致。
這個小城并不繁華,而且十分的封建和落后,在那里,由于人們的迷信和愚昧無知,發生了一個個悲劇,另我印象最深的是命運凄慘的小團圓媳婦,她生了病,高燒不退,婆婆不僅不帶她去看病,反而還請了個騙人的“法師”,最后把她丟到滾燙的開水里洗澡,結果不但沒有治好她的病,反而還要了她的性命。那里的人們寧肯順從天意,也不愿相信事實,名知道可悲也不愿意反抗,我看著看著也增添了很多憐憫和痛恨。
作者還描寫了很多童年的趣事,在房頂上采蘑菇那段就非常有趣,好好地去房頂采蘑菇,卻弄的鞋子掉進了鍋子里,弄了一鍋的泥漿湯。還有一次,作者把花兒插在了祖父的帽子里祖父非但沒發現,還笑著說:“今年花兒真香,隔著幾十米都能問道香味
兒”。這也讓我聯想到了自己,童年的美好時光是多么的讓人留戀,我們都要好好地珍惜,長大了才不會后悔。
《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看完這本書,我在想,每個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樣,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盡管那里充滿著無知、愚昧、苦難、悲涼,甚至絕望。但是她還是用最平和的語氣描述著一切,以一顆包容的心將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將來再來回味這份屬于自己的美好童年。
呼蘭河傳讀后感400字 篇2
讀了蕭紅的《呼蘭河傳》這本書,我體會到了呼蘭河這個地方的有趣和熱鬧,也感受到了作者那難得的溫暖!
呼蘭河的趣事有很多,比如:大泥坑事件、跳大神、放河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姑娘廟大會等。最有趣的是那野臺子戲,野臺子戲是因為豐收或求雨才辦的。因為那個地方接姑娘喚女婿的,在那個地方說媒的很多,所以很熱鬧。
每家都帶著一大批禮物,你送我,我送你,看得看得餓了,聽的餓了,聊得餓了,就在旁邊買些 涼 粉,糖球、粘糕,反正多得是。
唱臺上根本沒人關注,像看的看不著,不想看的到看得著。唱來唱去,也沒幾個人聽懂。大部分人會認為,這樣熱鬧,不聊天那就可惜了。有些鄉下人還在沙灘上扎營了呢!看上去倒挺舒適的,一向無憂無慮的,還吹著清風,真舒服啊!
作者小時候,最喜歡在花園里玩,跟祖父玩。作者總是跟在祖父后面,祖父干什么,她也干什么,累了就睡,多輕松,多自在啊!成了蕭紅黯淡孤零的童年心理中難得的亮點,是津津樂道的人祖小間的交流。現在我才發現,原先愛有多可貴。
可是,誰也沒想到蕭紅是虛假的背景里成長的,只有那六七十歲的祖父給過她溫愛。
呼蘭河傳讀后感400字 篇3
在作家蕭紅筆下的《呼蘭河傳》處處是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苦悶和寂寞也一樣,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的現實。
平淡得像秋水一樣,一個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那些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舊思想,土辦法。拋不開,傾家蕩產、家破人亡也是必然的。
呼蘭河畔的生活,故事里充滿了那時候的人的迷信的影子,什么海龍王啊,什么叫魂啊的,說來說去還不是為了個大泥坑。那里人是蕭紅那年代最平凡的一種人,靠自力更生卻擺脫不了小市民的身份,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爛漫的筆調下刻畫出的一個寂寞的世界。迷信還是迷信,跳了大神,給人去病。看了生日再去嫁,若是生日不好但家財萬貫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雖然這么愚昧,這么這個樣卻在這么個家庭還有這么個溫馨,點點的那種,好像炊煙一樣迷茫,摸也摸不著,碰也碰不透。
《呼蘭河傳》里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苦悶和寂寞也一樣,而這一心情投射在《呼蘭河傳》上的暗影,但見之于全書的情調,也見之于思想部分,這是可以惋惜的,正像我們對蕭紅的死一樣惋惜.
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可是時光總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顆善良、熱情、奮進的心來好好珍惜、感受這如花的大好時光吧。
呼蘭河傳讀后感400字 篇4
這個星期,我們整個班都在讀《呼蘭河傳》。這本書頗好看,這是作者蕭紅記錄她美好的童年。
蕭紅住在呼蘭河城,她和祖父一起生活,每天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玩耍,鋤草,學詩……就連花園里的植物也是自由的,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若愿意長到天上去,也沒有人管它們。蕭紅就這樣快樂的生活著,直到有一天她祖父去世了,家里一天比一天荒涼,沒有了歡笑聲,沒有了朗讀聲,花園里的植物也干枯了,失去了生命力。
這本書讓我記憶深刻的人是馮歪嘴子,他是靠賣年糕為生,生活很艱難。他娶了一個妻子,妻子又生了一個兒子。從那以后,每次馮歪嘴子去吃飯,人們多會諷刺他說:“少吃些吧,把饅頭留給兒子吃吧!”又過了幾年,他的妻子又要生子,但妻子的身體越來越瘦弱,產后不久便死去。雖然生活更為艱辛,馮歪嘴子并沒有因此而放棄生命,放棄兒子,他堅強的維持著一家人。
通過這本書,我還了解了很多呼蘭河城的民間風俗文化,如跳大神,放河燈,野臺子戲……呼蘭河城是個特色濃郁,熱鬧的地方。
這本書有哲理,也富有童趣,含有豐富的情感,全部表達的是作者的心里話,真實的生活。
呼蘭河傳讀后感400字 篇5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做《呼蘭河傳》,讀著讀著,我仿佛被蕭紅帶回了呼蘭河,仿佛看到了胡家無緣無故地打小團圓媳婦,仿佛看到了云游真人利用人們的迷信心理騙錢,仿佛看到了跳大神的人在那兒瞎擺弄,又仿佛看到了小團圓媳婦在滾燙的熱水中的掙扎……與其說小團圓媳婦是被燙死的,還不如說是被封建迷信思想害死的!比如說街中的大坑吧!人們和家畜不管在晴天還是雨天都會遭殃,這個坑淹死過豬,淹死過貓、狗、雞、鴨,甚至有人掉進里面也很難出來。遇到這種情況,大家的第一個想法肯定就是:把坑填上不就好了么?但是他們的想法卻五花八門——什么拆墻讓路啦,種樹攀爬啦,但就是沒有想到這個最簡便、最直接的方法!
茅盾曾經說過:“呼蘭河傳里的人物都像最低級的植物似的,只要極少的水分、土壤和陽光就能夠生存了,磨官馮歪嘴子是他們中生命力最強的一個——強的使人不禁想贊美他。”這本書不但形象生動,還有一定的諷刺意義,希望你有時間也去看看。
呼蘭河傳讀后感400字 篇6
《呼蘭河傳》講的是作者蕭紅根據回憶童年生活寫的一本書。
書中寫了許多的各有特點的人物,如:慈祥的祖父,受盡折磨的小團圓媳婦,脾氣古怪的有二伯……書中寫了許多有意義的活動,如:扭秧歌、放河燈、跳大神、唱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
其中,我很多次讀到了她的祖父與她嬉戲玩耍的場面,因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關心作者蕭紅。我最難忘的一件事是:作者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滿了玫瑰花,祖父卻沒有察覺,還說:“這季節的玫瑰真香啊!”惹得作者在旁邊哈哈大笑。
但是,當胡家婆婆平白無故毆打、咒罵小團圓媳婦,把沸騰的開水往小團圓媳婦身上潑的時候,當時人們的精神都是麻木的,大家不僅不勸解,還加油鼓掌。我又感到了憤怒,我覺得小團圓媳婦很可憐,其實胡家婆婆只是想給小團圓媳婦一個下馬威,可我覺得這也太過了。
作者蕭紅的童年是寂寞的,但和祖父在一起的時光也是快樂的。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光,我們應該好好珍惜。
呼蘭河傳讀后感400字 篇7
近期我讀了民國時期著名女作家蕭紅寫的一本名叫《呼蘭河傳》的書,這本書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以呼蘭河城為線索,寫出了當時社會上的各種景象;寫出了呼蘭河城人們的生活百態。比如鄰居老胡家娶了個小團圓媳婦,婆婆為讓小團圓媳婦進門后,能百依百順。適應當時的生活,所以就把小團圓媳婦吊起來用鞭子打,用烙鐵烙她的腳心。把小團圓媳婦打病了。可他們并沒有急于找醫生來給她看病,而是迷信地請來了跳大神的來給小團圓媳婦驅鬼。用盡了各種辦法也沒有把她的病治好,反而變本加厲。活活把小團圓媳婦折騰死了……
現在我們的民族文化的確比當時進步了很大,但仍存在問題。
現如今馬路上開的都是外國車;用的都是外國手機;吃的都是洋快餐。仿佛我們已經與世界接軌。卻恰恰相反,我們拋棄了我們的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舉步維艱,停滯不前。讓國產二字成為了劣等產品的代名詞。使中國的汽車生產商放棄了自主研發的理想,都變成了合資企業,買著外國的汽車,用著外國的技術。
所以我們仍需要像蕭紅那樣的當代民族文化的覺醒者,去指出這樣的怎么不好。應該怎么去解決這個民族文化的傳承問題。讓中國真正的覺醒;路上開的車大都是中國制造,讓中華民族真正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