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精選8篇)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1
我們學校一個月發一本書,我讀到了《美德故事》這本書。
我本書里有《誠實守信》,《善良仁愛》;《勤儉節約》;《堅韌勇敢》;《勤勞實干》;《謙虛好學》;《正直真誠》;《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誠實守信》里有好多故事那!
它有一篇故事我記得最清楚又很感動,寫的是一個小提琴手他很貧窮。他像往常一樣站在地鐵口,專心致志地拉著他的小提琴。他的琴聲優美動聽。有一天他在地上鋪了一張大紙,上面寫著:“昨天傍晚,有一位叫邁克桑的先生錯將一份很重要的東西放在我的禮帽里,請你速來認領”。之后邁克桑先生來了,小提琴手怕不是他的,就問了一句“你遺失了什么東西呢”?那個先生馬上說“獎票,獎票!”小提琴手舉著彩票問:“是這張嗎?”邁克桑趕緊點點頭,搶過彩票吻了一下,然后抱著小提琴手興奮的轉了兩圈。事情是這樣的:邁克桑是一家小公司的一位職員,他買了一張彩票,開獎后,他知道自己的彩票中了大獎。下班后,他的心情特好,路過地鐵站口聽到小提琴美妙的音樂聲,于是就從錢包里掏出50美元扔到禮帽里,可是獎票也被帶就去了。小提琴手收工的時候發現了彩票,他想失主一定會來找他,原本他要坐飛機回家,于是他改簽了機票。有人問小提琴手說:“你需要一筆學費,為什么不把那50萬美元的獎票留下來呢?”小提琴手說:“雖然我沒有錢,但我活得很快樂;假如我因為那50萬美元失去了誠信,那我一天也不會開心的。”
我讀了這篇故事,覺得小提琴手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要向他學習。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2
暑假期間,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一書。書中的故事都很精彩,最吸引我的是《王獻之練字》這個小故事。王獻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他從小跟父親練字,而且很聰明。7、8歲就能寫一手好字,但他漸漸自滿起來,不好好練字,耍小聰明,結果被母親識破,他很慚愧,就向父親請教寫好字的秘訣,父親告訴他,寫完18口大水缸里的水就知道秘訣了,獻之按照父親說的終于成了書法家,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王獻之成為書法家,是很不容易的,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把事情做好。
我在學習中,也要向王獻之學習,不耍小聰明,要腳踏實地,刻苦的學習。以前我每天只是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就行了,從不多讀一篇課文,多寫一個字,學習成績始終不能名列前茅。今后,我要改掉學習上偷懶的壞習慣,要向王獻之練字那樣,刻苦認真,有恒心,不怕吃苦,多學本領,使自己知識越來越廣,頭腦越來越聰明,長大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3
我讀過很多故事書,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美德故事》。
這本書里告訴了我們很多美德,而這些都是我身上沒有的,所以,我在這里學到了很多,比如:孝敬父母,其中有一篇《母親的腳》讓我最感動。
故事里講的是一個畢業生去一家公司應聘,經理讓他回家給母親洗一次腳,第二天再去應聘,該青年的母親辛辛苦苦一個人把他從小拉扯到大、拼命賺錢供他上學,而他卻從未給母親洗過一次腳。晚上回到家他堅持要給母親洗腳,當他握住母親那雙像木棒一樣僵硬的腳時,不由的淚如雨下。第二天他又去那家公司應聘,他對經理說:“我要照顧好我的母親,不能再讓他受苦了”,經理滿意的點點頭,讓他成為了公司的一名員工。
讀了這個故事,我感到非常慚愧,認為父母為我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而忽視了父母對我們付出的辛勞。每天早上在媽媽的催促下起床,吃過媽媽準備的熱乎乎的早餐,讓爸爸送我上學,衣服臟了扔在地上,犯了錯還要在爸媽面前使性子等等,這些讓我看來是心安理得享受的生活,卻不知爸媽背后已經付出了很多。
從那以后,我開始懂得孝敬父母,即使爸媽一再強調:努力學習,不惹大人生氣就是孝敬,可我還是在學習之余做些利索能及的事,比如:自己洗澡、洗襪子,吃飯時先給爸媽盛飯,每天將我的學習桌整理的干凈整齊,不亂扔東西等。我想,這些事雖小,但是只要不給爸媽添麻煩,不就是為他們省下不少力氣了嗎?
這些就是我讀過美德故事后的感想及感受,其實,美德故事還有許多,以后的生活中我會在學中長大,將這些美德在自己身上發揚。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4
讀我們班漂流書的時候,我遇到了一本我最喜歡的書就是《美德故事》,我讀完以后心情很好這本書如同一杯清茶沁人心脾,留香久遠。
這本書的里包含了很多內容:有勤儉節約、尊重他人、孝敬父母、還有善良仁愛等等。但是所有的故事都是為了向我們傳達一些人類共同的情感,那些人性美好之處:善良、謙虛、勇敢、堅韌、愛和真誠等等。這本書以簡單樸素的語言講述著睿智深刻的道理,這本書在有限的篇幅內,蘊含著無限的風景它讓我流淚,它讓我歡笑,它讓我胸襟開闊,靈魂溫暖。
其中有一篇讓我懂得了尊重老師,就是程門立雪的故事。它主要講的是:宋代學者楊時游酢向理學家、教育家程頤求教的事。在潁昌,楊時與程顥一起切磋學問,非常投機。楊時天資好,加上他學習用功刻苦,所以進步很快。在他學成南歸時楊顥望著楊時的背影,曾感嘆的說:“我的學說、思想將傳布到南方去了。”四年后,程顥病逝。到了四十歲,楊時感覺自己學業不精,很想進一步深造。于是,他又到了洛陽,拜程頤為師。有一天,他在學習中碰到疑難問題,便和同學游酢一起去請教老師,程頤在家休息。為了不打擾老師,他們沒有去叫醒老師,而是靜靜的站在大門外等候。恰巧那天下著鵝毛大雪,雪花紛紛的落到楊時他們身上過了許久,程頤一覺醒來,出門看雪,看見楊時和游酢不聲不響、畢恭畢敬的站著他深受感動。此時門外的積雪已有一尺來深了。這個故事讓我很感動,這種尊師重道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希望大家也可以看一看這本書,這本書讓我們知道了很多道理,其中的每個故事,都很生動感人,在讀的時候我們要用心品味美德,就可以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5
這段時間我閱讀了美德故事這本書,我從中學到了很多道理。美德故事分了九大塊,分別是誠實守信、善良仁愛、勤儉節約、堅韌勇敢、勤勞實干、謙虛好學、正直真誠、孝敬父母和尊重他人。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勤勞實干里的《從刷馬桶做起》,講的是一個女大學生趁假期到東京的帝國飯店打工,她被安排到了廁所。他第一天刷馬桶的時候差點當場嘔吐。她勉強地撐過了幾天,實在干不下去了,于是打算辭職。就在這關鍵時刻,這個女大學生發現,和她一起工作的一位老清潔工,居然在清理完畢后在馬桶里舀了一杯水喝了下去。這個女大學生目瞪口呆,但老清潔工卻自豪地表示經她洗過的馬桶里的水都可以喝下去,這個老清潔工給女大學生很大的啟發,讓他了解到了所謂敬業實干的精神;任何工作不論性質如何,都有理想、境界與更高的質量可以追隨;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不在于其高低貴賤如何,而在于從事工作的人,能否把重點放在工作本身,去挖掘或創造其中的樂趣。此后,再進入廁所時,女大學生不再覺得苦或累,而是其為自我磨練與提升的道場,每次清洗完馬桶,也總捫心自問:“我可以從這里面舀一杯水喝下去嗎?”假期結束,當經理驗收考核成果時,女大學生在所有人面前,從他去那個清洗過的馬桶里舀了一杯水喝了下去。這個舉動同樣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經理認為這名大學生是絕對必須延攬的人才。
從這個故事里我體會到了只要實實在在地做事,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干的很精彩,而這些不愿意這么做的人,到頭來就什么也得不到,只要勞動就一定會有收獲。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6
這個月,我讀了《美德故事》,收獲很大,我被書里很多故事深深感動,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懸梁苦讀的孫敬。孫敬小時候非常好學,經常一個人關起門來讀書,難得出去,時間長了就容易發困,他就將頭發系在懸梁上繼續學習,最后終于成了大學問家。
讀完以后,我真是慚愧!因為我和他相比,學習條件優越,在校有老師教,在家有媽媽輔導;我和他比學習態度,他是那么刻苦,而我卻馬馬虎虎,沒有耐心。我以后一定要向孫敬一樣刻苦學習,將來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7
前不久,我看了《中華美德故事》中的愛國篇。其中,《大禹治水》這篇歷史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要內容是這樣的:很久以前,天下發了大洪水。大禹的父親鯀被派去治水。但由于鯀治水不利,大禹繼承了父業。在治水過程中,大禹遇到了種種困難,但都一一克服了。三次路過家門,他都沒有進去一次。經過十三年的努力,大禹治水成功,老百姓又過上了安寧的日子。
大禹堅持不懈,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令我們敬佩,更值得我們學習!我想:我們作為小學生,應該學習大禹堅持不懈的精神。在學習上,我們遇到了難題,不應該退縮,而是要迎刃而上,以問同學、問老師、上網查等辦法解決。在培養興趣愛好時,也要堅持下去,要不然肯定是一事無成。在舍小家、顧大家方面,一部分干部做得很好,一部分則有愧“人民公仆”的稱號。比如,在512大地震時,有些干部在不知家人死活的情況下仍然在全力救援受災群眾。可還有些當地干部,為了中飽私囊,在災后居然貪污救災物資,搜刮當地人民財產,難道他們就不愧疚?難道他們就不臉紅?我真替他們害臊!
我暗暗立志,一定要以大禹為榜樣,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發揚堅持不懈的精神;長大后,時刻牢記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為祖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8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許多的小故事都蘊藏著深刻的含義。《范仲淹斷齏劃粥》的故事,卻一直映在我的心上,是它讓我知道了人要有恒心、有毅力。
這一篇小故事主要寫了北宋著名學者、政治家、軍事家范仲淹在童年時期酷愛讀書,但因家境貧寒,上不起學,十歲時住進寺廟讀書。他從早到晚一個心思地讀書思考,經常忘記吃飯,別人送來又覺得不好意思,便在夜晚量好米,添好水,一邊讀書一邊煮米粥。煮好了,時間也已過了子夜,他才睡覺。第二天,米粥涼透了,凝固了,范仲淹就用小刀劃開一個十字,分成四塊,早上吃兩塊,傍晚吃兩塊。在去山洞讀書時,采幾種野菜切成碎末并拌入鹽,佐餐的菜便成了。他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讀到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我是否也是這樣有恒心、有毅力呢?
有一次,我吵著鬧著對媽媽說養一盆花,媽媽對我說:“那你要自己給它澆水、施肥哦!”“好的!”我爽快地答應了媽媽的話,媽媽也給我買了一盆小花。開始幾天,我很努力地每天給它澆水。過了幾天,我開始放棄了,只是偶爾澆一澆。后來,我完全不管它了。
漸漸地,小花收起了笑臉,慢慢地垂下頭去,原本那些光滑的花瓣,也一片片落了下來,最終完全枯萎了。媽媽見狀,教訓了我一頓,又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小寶,一件事只要你有恒心地做,一定是會成功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啊,做事一定要有恒心。”
這一個小故事使我受益終生,它使我懂得了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我們應該要向范仲淹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