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故事讀后感
猛虎崗是一座上三,四十里下三,四十里的險惡高山,右傍大渡河,左面是更高酌山峰,中間只有一條羊腸小道.這是從安順場到滬定橋的咽喉,山頂?shù)陌谏嫌幸粋營的敵人扼守.這時候,正是大霧迷蒙,五步以外什么也看不見.敵人看不清我們在哪里,只是在工事里恐慌地,盲目地向我們前進方向亂放槍.我們利用大霧掩護著,組織部隊摸上山去,并命令他們:不許放一槍,接近敵人后,用刺刀,手榴彈解決敵人.不多時,只聽得"轟隆,轟隆……"一連串的手榴彈爆炸聲,接著便殺聲四起.嚇破了膽的敵人,只好向后潰逃了.我先頭營即向潰敵猛追,一直追擊到接近摩西面村時,又同駐在該村的敵人一個營和一個團部遭遇.在我勝利矛頭的沖擊下,又把敵人打垮了,我們又占領(lǐng)了摩西面村.可惡的敵人又將村東河上的大橋破壞了,這使我們的行動增加了新的困難,耽誤了兩小時才架起橋.繼續(xù)前進,一口氣又跑了四,五十里.等我們趕到大渡河岸一個約有十多戶人家的村子時,已是傍晚七點了.從這里到瀘定橋還有一百一十里.
困難一個接一個地來了.天不由人,突然大雨傾盆,電閃雷鳴,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部隊一天沒有吃上飯,肚子餓得實難支持.道路泥濘,更是走不快,牲口,行李都跟不上.在下猛虎崗的時候,我們已清楚地看見對岸的敵人仍然還和我們并肩前進.
困難越是嚴重,越需要加強政治工作.我們向黨支部,向所有共產(chǎn)黨員,共青團員和積極分子說明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切困難,也說明了必須爭取明天六時前趕到瀘定橋.號召每人準備一個拐杖,走不動的扶著拐杖走;來不及做飯了,要大家嚼生米,喝涼水充饑.這號召,象一把火點燃起部隊熾烈的戰(zhàn)斗情緒.看樣子,哪怕前面盡是刀山,他們都可以闖過去.然而,在這伸手不見掌的黑夜里,怎能走完這泥濘油滑的一百一十里路呢 這個問題象一塊千斤重石壓在我的心頭.
忽然,對岸山坳上出現(xiàn)了幾點火光,剎那間變成了一長串的火炬.是敵人在點著火把趕路.敵人的火把給了我們啟示."我們也點火把走",我腦子里閃出這樣的想法,打算立即去同團長,參謀長,總支書記研究,但又一轉(zhuǎn)念"敵我僅一河之隔, 如果敵人向我們聯(lián)絡(luò),暴露了我們是紅軍,跟我們干起來,如何是好 "
"事到萬難須放膽",我們決定利用今昨兩天被消滅和打垮的三個營敵人的番號偽裝自己,欺騙敵人.立即命令部隊將全村老鄉(xiāng)家的籬笆全部買下,每人綁一個火把,一班點一個,不許浪費,爭取每小時走十里以上;并布置司號員先熟悉繳獲的敵人的聯(lián)絡(luò)信號,準備在必要時同敵人"聯(lián)絡(luò)";故人的部隊都是四川人,我們也選出四川籍的同志和剛捉來的俘虜,準備來回答敵人的問話.為了加快行軍速度,把所有牲口,行李,重武器連同團長和我的乘馬在內(nèi),一律留下,由管理處長何敬之,副官鄧光漢帶一個排掩護,隨后跟進.
當時,我腿上的傷口還沒有全好,走路有些不大方便,同志們——特別是團長都勸我騎著馬走.這正是需要干部起模范作用的時候,哪能再騎馬 我以挑戰(zhàn)的口吻向大家說:"同志們,咱們一塊走吧!看看論走的快!誰先走到瀘定橋!"
部隊興高采烈地高舉火把向前挺進.兩岸敵我的火把,交相輝映,遠遠望去,象兩條飛舞的火龍把大渡河的河水映得通紅.透過大渡河的波濤聲,從對岸傳來了清脆的軍號聲和微弱的喊聲."啥子部隊啊!"敵人在向我們聯(lián)絡(luò)了.我們的司號員按敵人的聯(lián)絡(luò)信號,吹起了嘹亮的軍號;四川籍的同志和俘虜也吊起嗓子大聲作答.蠢豬似的敵人萬想不到,大搖大擺地跟他們并排走的,就是他們所日夜夢想著要消滅的英雄紅軍,糊里糊涂地同我們一道走了二,三十里.后來,雨下的更大,到深夜十二點鐘,對岸的那條火龍不見了,他們大概是怕苦不走了.這一情況立刻傳遍全團,同志們紛紛議論著:抓緊好機會啊!快走,快走啊!一個跟著一個拼命地向前趕路.
暴雨沖打著戰(zhàn)士,山洪從峰頂宜瀉大渡河,本來已經(jīng)難走的羊腸小道,此刻被雨水沖洗得象澆上了一層油,滑的實在厲害.拐杖也不靈了,一不留神就來個倒栽蔥,真說得上是三步一摔,五步一跌,隊伍簡直是在滾進.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不斷有人打瞪睡.有的人走著走著就站住了,后面的推他:"走呀!前面的走遠了!"這才恍然驚醒,又趕快跟上去.后來,大家干脆解下了綁腿,一條一條的接起來,前后拉著走.
經(jīng)過整夜的急行軍,在第二天早晨六點多鐘勝利地趕到了瀘定橋,并占領(lǐng)了西岸及西橋頭.這一天,除了打仗,架橋外整整趕了二百四十里路,真是飛毛腿呀!
本書細致入微的描寫了紅軍長征的過程.描繪了紅軍英雄們以他們的智慧與勇敢和敵人生死搏斗.最終取得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