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讀后感
他還指出,由于市場的全球化,特別是資本市場的全球化,使這個世界的經濟敏感得比流感來的還快,比禽流感的傳播還要迅猛。有點像“蝴蝶效應”。或者你仰天長嘆一口氣,就引起了“卡特尼娜”颶風。你跺一跺腳,就引發了“東南亞海嘯”。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千絲萬縷,越來越榮辱與共。由于資本市場的一體化,可能我們已經不能辨別世界500強企業到底是哪個國家的。
弗里德曼對環境問題也表示了高度的關注,指出引起環境問題的原因是經濟的不合理發展,但同時指出解決環境問題還是得靠科技,人類必須走一條科技進步與環境保護共同發展的道路。
這本書我沒有全部讀懂,只是了解了大概,但還是收獲了緊迫感。這種緊迫感是如此的真實,如此的逼人,同時又是如此的令人興奮和激動。我真實的感受到了全球化浪潮是如此洶涌澎湃,也領略到未來是多么充滿激情與挑戰!
國家要強大,必須要走出狹隘,走出在世界低端市場徘徊的囹圄,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還是得靠人才。正如那句話所說——21世紀需要的是什么——人才!面對洶涌而來的全球化浪潮,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如果缺乏全球戰略型的人才,無疑是個巨大的硬傷。企業缺乏全球化視野的人才,就難以在經濟發展浪潮中站穩,國家缺乏全球視野的人才,就難以在世界范圍內把握自己的命運。
再說到我們極其平凡的工作和學習,也同樣不可缺少競爭與合作的因子。我們每天從事簡單而又繁重的工作,在這個看似簡單平凡的工作中同樣蘊含著競爭,從各人的工作態度到責任心,從個人的學習能力到工作技能無不打上競爭的烙印。社會是一個優勝劣汰的競爭場所,任何時候誰能從競爭中脫穎而出,誰就能享受勝利者的喜悅,而事實就是,只有那些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工作勤勤懇懇,具備了較強的學習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是最后的勝利者。而那些缺少責任心又不具備學習能力的人,將在競爭中敗下陣來,最終淹沒在前進的滾滾洪流之中。同樣,這個世界不能只有競爭而沒有合作,只有競爭的社會是一個殘缺的社會,是一個無序的社會,競爭與合作是完整世界這個硬幣的兩面,缺少了那一面都不行,只有通過合作加強各自的優勢,發掘自身的潛能,競爭才會充滿人性的光彩,才可能帶來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繁榮。
我們的日常工作與學習同樣是如此。縱觀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哪一個不是生活在集體之中,又有誰可以離開團隊而獨自工作生活?因此我們就要具備與他人合作的態度和能力,一起去打造事業的輝煌。而這一點似乎是我們最為缺少的,我們習慣了“各人自掃門前雪,何管他人瓦上霜”,而這一陋習不知使得多少人變得鼠目寸光,看不到世界的廣闊無邊,我們習慣的“同行相忌”又使得多少人心中只有小我而無他人的存在,變得自私自利心胸狹窄。如此陋習必須革除,必須改變。這就是本書所要強調的其中一點。
中國在 年加入WTO,這一結果直接的影響就是,我們中國人有了更多的機會,也有了更多的來自世界各國同行業者帶來的挑戰。面對機遇與挑戰并存,困難與問題同在的歷史關頭,我們只有沉下心來扎扎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把自己融入到整個社會之中,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提升自己的競爭優勢,這才是面對“平坦的世界”的惟一明智的選擇。
正像作者在書中所述——“平坦的世界的精神內涵,是每一個勞動者將逐漸對自己的飯碗、風險和經濟安全負責,而政府和企業只是幫助人們形成這種能力。”因此,我們惟有不斷的學習,努力地工作才能在平坦的世界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否則只能又一次被世界所拋棄,被國際規則所淘汰出局,這對民族、對自己只是一種悲劇,沒有人會因此對你憐憫和關心,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是世界發展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