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自傳讀后有感(精選3篇)
居里夫人自傳讀后有感 篇1
合上書,閉上眼,居里夫人的故事像電影一般在我的腦海中不停地回放,居里夫人那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我們深深震撼。
還記得居里夫人帶著堅毅的神情說:“沒有人應該因為鐳致富,它是屬于全人類的財產。”這句話雖短,但它卻詮釋了居里夫人一生的追求——為人類造福,為科學作貢獻。也體現了居里夫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居里夫人取之于己,用之于民。自己用了四年的時間提煉出了鐳,但卻放棄了鐳的專利權,她一生只擁有過三克鐳,可是她卻沒有獨占一克,而是全部捐獻了。她為人類,為科學奉獻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奉獻了自己的才華,奉獻了自己的頭腦,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奉獻了自己的生命。她沒有將任何東西占為己有,甚至連自己的生命在居里夫人眼里也是屬于科學的,就像她的丈夫皮埃爾所說的:一個人即使成了沒有靈魂的軀體,還應該照常工作,學者沒有權力背棄科學這個終生目標。居里夫人這種無私奉獻的美德是比鉆石更耀眼,比鐳更珍貴的。
我們做事不能自私自利,大眾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我們不能為一己私利而被人們唾棄,遺臭萬年,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們無私了,奉獻了,自己的良心也會感到安寧,而只有那些懂得無私奉獻的人,才會受到別人的尊敬,我們要有一顆無私奉獻的心,長大后向居里夫人學習,做一個造福人類的人。雖然我們做不到居里夫人這么偉大,但我們也要盡自己的所能,為大眾服務。這樣無私的人還有許多,像雷鋒同志,他好事做了一火車,卻不求回報,一心只為大眾服務,雖然英年早逝,但卻成了人們心中的大英雄。只有懂得無私奉獻的人才會被別人記住。所以,大家不要為一些小利而爭吵了,“忘小利者,才能成大業。懷天下者,才能忘自己。”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做個無私的人。
居里夫人自傳讀后有感 篇2
人生是要面對挑戰的,或多或少,或難或易,我們要用微笑去面對。而正是,瑪麗·居里,她為科學事業,為人類幸福而無私奉獻的精神和高尚情操更是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居里夫人從小就失去了母親,全家只靠父親一人的收入維持生計。但她從不氣餒、從不放棄,長大后做了一位波蘭裔法國籍物理學家、化學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爾·居里及亨利·貝克萊爾因為在放射性上的研究和發現,共同獲得了物理學諾貝爾獎、1911年,因成功分離鐳元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為我國的科學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合上這本書,回頭想想:居里夫人之所以能有今天這樣偉大的成就,是因為她從小就勇于挑戰,笑對困難!有一次,我在一首鋼琴曲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那是一首考級曲子,非常難練。當時,我完全可以另外再換一首曲子的,但是我沒有,我選擇了去嘗試,去挑戰,因為我始終覺得我更適合這首悠揚的暢想曲。于是,在家人的鼓勵和我自己努力下,終于彈奏出了一首完整的樂曲,而在成功的背后,是一滴滴辛勤的汗水呀!我就在這一刻明白了"勇于挑戰,笑對困難"的深刻含義。
是啊,居里夫人作為杰出的科學家,成功女性的先驅能夠擁有這樣的品質,我們為何不能擁有呢?那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勇于挑戰,笑對困難吧!
居里夫人自傳讀后有感 篇3
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是誰嗎?誰又是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呢?她就是世界著名的女科學家居里夫人。
去年寒假,愛心人士捐贈了一大批書籍給我們學校,而我也有幸從這批書里讀到了一本關于居里夫人的書,書的名字叫《居里夫人自傳》。
《居里夫人自傳》詳細地描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居里夫人生于波蘭首都華沙。從小家境貧寒,但學習成績十分優異。她和丈夫皮埃爾?居里與好友亨利?貝克萊爾因為在放射性上的研究與發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又因成功分離鐳元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居里夫人倡導用放射學救護傷員,并親赴前線,推動了放射學在醫學領域里的運用。
與此同時,她還發明了流動光醫療車。真是名不虛傳啊!
居里夫人應邀赴美為放射學的研究籌款,增進了法美國人民的友誼。作為杰出的科學家所沒有社會影響,她為科學事業,為人類幸福而無私的精神高尚情操更是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讀了這本傳記,是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取得好成績,就要付出許多的心血與汗水。要有所成就,就更不是輕而易舉的了。和居里夫人相比,我當真是慚愧不已,平時我做事沒有恒心,沒有毅力,不懂堅持,就像做數學題一樣,遇到一些難題,一旦做不出來,我就不愿多費腦筋,而是希望家長幫助我完成
俗話說得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因此,今后我一定要 嚴格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獨立思考,認真鉆研,不能被困難擊垮了,要學習居里夫人的頑強進取的精神。
居里夫人,一個偉大的人,一本勵志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