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讀后感700字(精選3篇)
童年的讀后感700字 篇1
《童年》這本書的主人公是阿廖沙,主要內容是講可憐的阿廖沙三歲就失去了父親,母親把他寄養在外祖父家。阿廖沙來到外祖父家時,外祖父家業已經開始衰落,由于家業不景氣,外祖父變得也愈加專橫暴躁。阿廖沙的兩個舅舅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親的嫁妝而不斷地爭吵、斗毆。他的母親由于不堪忍受這種生活,便丟下了他,離開了這個家庭。但在這個污濁的環境里,也還有另外一種人,另外一個生活。還有樂觀、純樸的小茨岡。在這些人當中,外祖母給阿廖沙的影響是最深刻的,外祖母為人善良公正,熱愛生活,相信善總會戰勝惡。
后來,外祖父招了兩位房客,一個是進步的知識分子,綽號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個優秀人物,他給阿廖沙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母親的再婚,使得阿廖沙對周圍的一切都失去了興趣,竭力避開大人,想一個單獨生活。
母親婚后的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經常挨后父打,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溫暖,在學校也受歧視和習難。他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三年級,就永遠地離開了學校。
這時候阿廖沙的母親逝世,他埋葬了母親以后,不久便到“人間”去謀生。
童年的讀后感700字 篇2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回憶、值得珍惜的美好時光。對于我們來說童年是我最寶貴的收藏,高爾基寫的《童年》這本書來說,童年應該是他的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
在假期中我看了不少書,對《童年》這本書最感興趣。它向我們藝術地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會追求光明的奮斗歷程,還有十九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俄國社會風貌。
我讀完《童年》這本書,感受到了高爾基的悲慘遭遇,覺得我們是幸運的一代,因為高爾基3歲的時候,父親病故,母親就帶他回了娘家。無奈外公是個自私而又專橫的小業主,但是資本主義俄國的發展打斷了外公發財的好夢,從此破產以至于貧困潦倒。可憐的母親改嫁之后,生病而死,十一歲的作者被外公殘忍地趕出了家門,到社會上自謀生路……
再想想我們,我們現在什么也不用操心,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好日子,相比之下,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撿垃圾換來的錢成了高爾基的學費來源,但學校里那些有錢人的孩子并不理解高爾基的行為,反而去嘲笑他,說他身上有臭味,我覺得并不是高爾基的身上有臭味,而是那些有錢人的孩子故意嘲笑高爾基,他們才顯得很臭。高爾基把別人的嘲笑變成催促自己努力學習的動力。他發奮學習,刻苦讀書,終于取得優異的成績,受到了同學們的喜愛和敬重。我和書沉思,不僅思緒萬千。
與高爾基的童年比起來,我們是多么幸福,又是多么奢侈呀。我們應該向高爾基學習,不管在多么惡劣的環境下,都要好好學習,努力奮斗,朝著美好的未來不斷前進。
童年的讀后感700字 篇3
我讀過一本書,是高爾基的《童年》,讀完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和高爾基比童年,我們是多么幸福!
高爾基出生于一個木工家庭。5歲父親去世,媽媽帶他去了外祖母家。由于家境貧寒,高爾基只能穿母親的皮鞋,外祖的外套,黃色的衣衫和散腿褲子。這樣一身不協調的裝束,常常引起同學們的嘲笑,還給他起外號。和高爾基比,我現在全是新衣服,名牌衣服。但我還不知足,挑三撿四。我不禁慚愧起來。
高爾基為了上學,只得撿破爛。不上學時,他便背一個大布袋,走街串巷,撿廢紙賣掉,最多能賣半個盧布,撿破爛成了高爾基學費的來源。他發奮努力,刻苦學習,終于取得優異成績,受到了贊揚。
合上書,我思緒萬千,我們現在上學什么也不缺,沒有理由不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沒有理由不努力學習。而我們要努力學習,就要抓緊時間。時間是無限的,猶如長江之水由于奔騰洶涌,源源不斷。然而,每個人所能利用的時間是有限的,是最最寶貴的。盡管如此,仍有些人不懂得利用時間,去過他們認為天堂般的生活——打游戲,看電視……此時此刻,我真想對這些“逍遙自在”的人吶喊:“覺悟吧,盲目于所謂‘歡樂’的人們,利用現在沒好的童年,好好學習吧,要不斷充實自己的大腦,這樣才能贏得未來!”
我們的童年現在是美好幸福的,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贏得時間,贏得生命,贏得未來。和高爾基的童年比,我們還有什么可說的!別讓時間悄然流逝加倍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