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夢有感600字
七八年前看《紅樓夢》,盡管已經很著迷,卻仍然希圖個書中情節人物的熱鬧,讀至《葬花吟》時也是淺嘗轍止,以為僅只詞艷而已,卻不知道其中用情之深深至泣血。兩年前于同學處再讀至此,先高聲朗誦,到“獨倚花鋤”處則不由得降下聲調,而后以至默誦了。
每個男人的心里都有一女子,或為真實或為虛假,即便是一女子的概念。讀《葬花吟》,宛若親見黛玉以柔弱之身泣于香階,而之后則掩身而去,想雪芹書中的黛玉原型也定當是令雪芹柔情滿腹的女子。
雪芹說寶玉有“情極之毒”,“情極之毒”是用情至深,深到可自傷,可自殘,可棄世,而事實上黛玉同樣如此,這樣的情緒可以在《葬花吟》中看到。寶玉可“懸崖撒手”,這樣的“懸崖撒手”對黛玉同樣起效,其實在悲劇釀成之前,如若有今天我們常見的“分手”一說,寶玉對黛玉同樣會“懸崖撒手”,只不過這樣的撒手必然也是對自己的撒手。黛玉視寶玉為知己,主要因為兩人有著共同的性格,共同的情緒,而黛玉所面臨的處境比之寶玉則更為惡劣,在《葬花吟》中于是就有自傷自殘以至棄世的情緒,全詩找不到代表詩句,通篇都在自傷自殘以及棄世的情緒之中。
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黛玉沒有機關算盡,但她身子太弱,全在自傷自殘上面,“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多情的人常常自惹煩惱,而染上“情極之毒”,則可能悲至泣血了——“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有“情極之毒”人更可看《紅樓夢》,更應讀《葬花吟》,小彭的情極之毒似也不輕,雖怯于與寶黛二人相比,然而即便東施也要捧心效顰,此自傷自殘之狀,可見情極之毒自古有之,情極之心人皆有之,只深淺不同,而小彭則常常心痛不已,自怨自哀,想來為情所傷不輕,明義《題紅樓夢》詩曰:“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如。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沉痼續紅絲?”待咱尋一縷返魂香罷!
1.讀《紅樓夢》有感
曾經對于《紅樓夢》的認識始終停留在“大皆不過談愛情”,也曾為了寶之悲,黛之慘而愕腕嘆息。
如今取下束之高閣的《紅樓夢》,如品茶一般細細品讀,忽覺愛情不過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味香料。
《紅樓夢》緣起靈河畔那一抹降珠草,受神瑛待者灌溉,又因灌溉過多故五內郁結。至于石頭如何成了神瑛待者,神瑛待者又如何成了賈寶玉,我們不得而知,只覺得頗有些神化色彩。
2.當我讀完《紅樓夢》時,幾乎發了半天呆。書中紅樓女兒的悲慘下場,令我悲痛萬分,寧榮二府從“金滿箱、銀滿箱”到“陋室空屋”的驚天巨變使我不禁倒抽一口冷氣,真好似“呼啦拉大廈傾,燈慘慘黃昏近。”
想當初,寧榮二府車水馬龍,繁華一時,極為奢華,到頭來卻陋室空屋、衰草枯腸。寧榮二府中的人物都曾擁有過金銀珠寶,住著華麗堂,誰曾想淪為賤民,他人皆謗?寧榮二府從興盛到衰敗的過程,讓我沉思良久。是人無止盡的貪婪和欲望,因為嫌棄烏紗帽太小,可卻怎么料到枷鎖扛身上,一些人妄想不勞而獲,可是最終卻被送進了鐵窗下。權力的爭斗,社會的黑暗,導致了紅樓大廈的傾覆。在這樣一個封建社會,大觀園中的男男女女們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雖然林黛玉琴棋書畫無不精通,才情氣質人人贊,可到頭來,年紀輕輕就郁郁而死;寶釵凡事穩重,識大體,詩詞賦會樣樣精通,原是金玉良緣,可偏只念木石前盟,可嘆端嫻處子,到底誤終生;迎春才貌雙全,可嘆卻遇中山狼,一味驕奢淫蕩 ,嘆芳魂艷質,一載去悠悠……才情萬種的紅樓兒女們散的散,去的去,曾經的繁華人生如一場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