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愛孩子的散文:兒子,媽媽愛你
望著熟睡中的你,勾引的我不忍又一次的俯下身子,親吻你那稚嫩的小臉。寶寶,我要走了。每一次,都是在你睡熟后,我偷偷的離開。寶寶,感謝你理解我,雖然我知道,睡醒的你是不會接受我的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寶寶,我要走了,你睡醒后不光要我,還會要你想要的和必須要的東西,媽媽有時必須要離開你,為你也為我。你還沒長大,不懂得,這是我們必須做的,每個家庭都是這樣的。
一個人,走在熙熙攘攘的馬路上,想著你和我的事情。都說母愛無私,母愛深邃,可在我心里,我的母愛永不如你帶來的溫馨,你給的雖是那么的薄弱,但入心時是那么的真切直接輕盈。因為我的自私,把你帶到了這個世界。帶來你,我卻不能時時刻刻守在你身邊,讓你飽嘗相念的苦,我給了你一個,我這樣離開的理原,你不接受,可人類社會是這樣的,我們必須要依從,你我還要吃飯。人生的路上,我也會遇到風遇到雨,可一想起你的笑臉,一切都化為虛無,只有你才是真真確確的存在。寶寶你知道嗎,你的存在讓我的世界不在空虛;你的存在,讓我所做的一切都有了意義;你的存在,讓我受傷時有了依靠;你的存在,讓我有了走下去的動力;你的存在,讓我不敢有過份的頹廢。你的存在給了我許多,雖然有時我也會說,沒有你我該多輕松,可我不敢也不會在你面前說,我怕傷了你,傷了你心里的那份真,那份純,你還小不懂得大人的虛偽,并且那真的不是我的真心話,那是我推卸責任時不負責的話,我怎么會讓這子無虛有的話傷了你。我感謝你,感謝你來到我的身邊,感謝你這個小小的依靠。你的降生比別人來的更痛苦些,難道是這些原由,使你這么的留戀不曾多帶過你的媽媽嗎?謝謝,這么小就知道感恩。從你的降生那一刻起,你我的關系也就,就此固定了,談你我之間的奉獻與索取,也就毫無了意義。我放不回你,你也不會是別人的兒子了,今生就讓我們牽手走吧,路很堅難,可無后路,直至你我老去死去,所有的一切,才沒了意義。
一個人走,再也不會是一個人走,有了你,哪里還會是一個人。想著想著,不免又想的更遠了,想到你長大,想到你同媽媽現在一樣。是啊,我生了你,給了你生命,但你卻不屬于我,你屬于你自已。今天我為你所做的這一切,無須你有任何的不安,因為將來你也會這樣做的,只要生命延續,自然歸律不會變,我們能做的只是認識它利用它。愛上你,那是注定的,愛上你,那是血緣關系,愛上你,那是你的好。我愛你,但不要愛的荒唐。我愛你,放手給你自由。我愛你,祝福你的家庭。
兒子,媽媽愛你,愛你的所有。兒子,媽媽愛你,這是自然規律。兒子,媽媽愛你,可我們是兩條生命,兩條不相同的路。我們的路只能我們自己去走,誰也不會代替誰。可以的是,我們在各自的路上,想著對方,愛著對方,在走自已的路上受傷時,不在那么痛苦,人間有的我們都有這就行了。兒子,媽媽愛你,但我不希望你快快長大,因為我想屬于你我的時間可以多些,等我老了,你不在身邊,多留點回憶,在我還沒離開這世界時,不那么孤單。
兒子,媽媽愛你!兒子,希望媽媽真的會是一位合格的媽媽!
母親愛孩子的散文:母親與我,愛
五月,陽光更濃點,似母愛的溫暖炙熱到靈魂深處。一縷綿長的情,牽著一顆游離的心,感覺走了很遠,又似乎從未走出那一雙眸子中的凝望,無聲的牽念,時刻又醞釀在她的心間。
多年了,或許因為習慣,沒有規律地極少地通著電話,與我來說親情是一份隔不斷阻不了的情。母親,似乎早已習慣了我的習慣,每每通電話時都會愉快地告訴我很好很好,仿佛從說話的語氣里就能看到她高興的表情。聽她無數次嘮叨東家長西家短,孫子孫女又長高了又懂事了,弟弟們又多久多久沒打電話了……然而,卻從來未曾聽到她責怪我的一句話語,反而總會不停地告訴我好好工作,別再以自己的性子去做事情,要學會收斂骨子里的倔強和任性。
因為是女孩,從小就一直受到母親嚴厲的教導,那些舊時代的思想用到她身上一點都不為過。記憶中,聽她說,女孩子就應該有一個女孩子的摸樣,無論是說話還是走路到坐姿都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形象;還有說話時要先動腦再動口,與人相處要謙讓不能無理取鬧……然而,幼時的我偏偏就是一個叛逆者,特別是在她面前從來都是心不服,口不服,又加上父親與奶奶的寵愛,更讓我養成了桀驁不馴的個性。
記得,當我第一次脫離親人的庇護,獨自一個人坐上南下的客車時,母親沒有送我,那時不懂得離別,一直認為她是不疼愛我的,要不然不會狠心讓我走那么遠。踏上南去的不歸路后,如今才明白,她并不是不愛我,只是必須狠下心來讓我獨自去飛翔。
記憶中最深的,也就是第一次來到南方的這個城市,因為表姐們的疏忽和忙碌讓我一個人在陌生的地方流浪了兩天,睡了一夜的車站后又獨自在東江邊上坐了一個晚上。最后,經過一個表姐的安排進了一家外資企業,做起了底層,從小在家里沒受過累的我,怎么吃的了這般苦。不會做的事情太多又不敢去問,于是做不好就會遭到上司的責罵,委屈的時候眼淚就會不停地往下流,想起了家,想起了親人。終于,在一次強烈思想的任性下離開了那家公司,在一個灰蒙蒙的清晨回到了家鄉,那時正值寒冬,當踏進家門看到母親那雙恨鐵不成鋼的眼神時,心中比冬天的晨還蕭瑟。從此,便在心里下定決心,以后的以后再也不讓母親失望。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與母親之間就有了很深的隔閡,從來不與她說起心里話,也從來不會在她面前軟弱。可是,多年以后我終于發現,母親的愛不是膩寵,不是捧在手心里的寶,更不是掛在嘴邊上的牽掛而是無言的付出,是無聲勝有聲的念叨,她所做的一切是想讓我成為一個更具有獨力性的人。人生的旅程中,當我第一次在行走的道路上跌倒時,倔強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痛哭流涕更是她在我記事后第一次抱向我,那一刻突然感覺到母親的懷抱很溫暖。她說:“不害怕,有媽媽在,所有的風雨都會過去。”
回首望望,時間是一把無形的刀,刀刀風霜刺向了她。一生中吃的苦太多,受的委屈是外人所不能想象到的,然而最成功,她最自豪的應該就是把三個子女拉扯到大,有了晚年的安樂。白發,悄然間襲上她的雙鬢,可是依然遮掩不住她年輕時的美麗,只因她有一顆善良懂得感恩的心。當她老了,我才深深體會到曾經她的良苦用心,是她教會我怎樣去為人處事,她的堅強讓我看到了另一個自己。在一次次跌倒,一次次成長的過程中,總會回憶母親小時候的教導,記得她嚴厲的批評過后是講不完的大道理。
聽說母親節就要來臨了,突然間想起該打個電話問候,當電話響起,當我還未來得及喊時,就聽到她熟悉清脆的聲音喊起我的乳名。習慣性地問起在做些什么,她說感冒半個多月了,一直沒有好轉,但又不愿意聽取我的意見去打點滴。也許,她心疼錢吧,又或許真的不愿意浪費太多的時間在診所,理由是要接送孫子孫女上下學。放下電話心里有了深深的自責和心疼,想起小時候自己經常生病,每一次都是她帶著我去診所,每一次打點滴都是她陪在身邊。現在,長大了,離開她十幾年了,在她最需要我的時候我卻沒有一刻陪在她身邊,讓我感到懊悔,甚至想到根本就沒有做到一個女兒該盡的義務。
她說:“當別人在信任你的基礎上,就千萬不要去做損人利己的事情,人要懂得知足,懂得感激。”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多么真實的道理。是的,她是一位地道的農民,是一位跟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婦人,可是在我心中她就是最偉大的媽媽,她的愛無聲又無私。她沒有讀過太多的書,沒有去過太大的城市,沒有穿過華麗的衣服,沒有吃過太好的食物,沒有和別人攀比的心思,可是這些對于她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有一顆樸素善良的心,有一份仁愛,有一份慈悲。
陸續,日漸地,寫文也有兩年光景,但手中的筆從來都未曾寫過親人,甚至是母親都不曾刻意的提起。大愛無聲,相信即便不曾流連在筆下也時刻在心中深深惦念。這一刻,突然想提起筆寫一寫心中的母親與我,我知道無論我寫出怎樣的情感與表達,她都不會看到和知道,哪怕只有這樣,我也不會遺憾,因為我終于鼓起勇氣寫下有親情的第一篇文章。
耳邊再次響起《時間都去哪兒了》,深情的歌聲唱響了多少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門前老樹長新芽,院里枯木又開花,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發,記憶中的小腳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愛交給他,只為那一聲爸媽。”小時候,我們不懂愛,總認為父母對子女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他們的寵也是天經地義的,所以每一次當犯錯誤遭到處罰或者責罵的時候就會在心中怨恨責怪父母的嚴厲和苛刻,可是我們卻從來沒有真正的想過父母心中的感受。長大后,自以為翅膀硬了,可以自由的高飛了,其實不然當在外受到委屈和困難的時候,第一意識里想到的還是父母,無論是在他們面前哭訴還是發脾氣,他們都會給予無盡的安慰和包容。可是,我們忽略了一種愛,不管年齡有多大,翅膀有多硬永遠都是父母眼中的孩子。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可憐天下父母心,辛辛苦苦一輩子,他們為的是什么?不是想著兒女有多大出息,不是盼著富貴榮華,而是在心中想著他們能夠平安,快樂健康的成長;盼的是,一年之中多在家一些日子,逢年過節時一家人能夠團聚一堂,飯桌上其樂融融。就連電話里幾聲遙遠的問候,他們聽聞后也會是一種舒心的滿足。如果,你懂得,就會明白,父母對子女要求的真的真的不多。
但丁說:“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踏進五月,時間是一條悠長的河流,迎來了第一個節日“母親節”提筆留下深情的一記,落筆祝愿天下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身體健康長壽。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