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清渺渺,故鄉(xiāng)詩意好,相信鴿子飛翔的天空充滿微笑,山顯得如此的優(yōu)美。下面是有描寫山的散文,歡迎參閱。
描寫山的散文篇1:巖神山景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涼風(fēng)冬聽雪。每個季節(jié)的輪回,大自然都以其獨(dú)到的魅力帶來不同的美景,讓我們沉迷其中。巖神山的景獨(dú)樹一幟——以巖石為景,以殘葉為襯,以古廟為綴。
初到此地,總感覺山多而矮,可四處了望之后,腦海中山的形狀蕩然無存,它們似一塊塊密集的大石頭,變得十分層疊、雜亂,雄偉而奇特。向山上走了一陣,仰頭看見一堵高聳的石壁,這堵石壁似摩天大廈,高得像就要坍塌下來,咄咄逼人。山巔上,密匝匝的樹林好像扣在絕壁上的一頂巨大的墨綠色毯帽。石壁上,蹦躥出一簇簇不知名的“綠花”。山路時平坦,時坎坷,時陡直,時崎嶇,腳下是一層軟軟的樹葉,我們踏著樹葉氣喘吁吁地向上攀登。滿路都是巖石——樹葉下是平滑的巖石,樓梯是凸起的巖石,路旁是巨大的巖石,我們站在巨大的巖石上,鳥瞰巖神山,到處是聳峙的峰巒,險峻的崖壁。滿山松杉、毛竹和知名不知名的雜樹,一片接一片,一叢連一叢,暗灰、蒼翠,蓋地遮天,從山麓一直擁上山頂。站在高處眺望,林濤石浪,洶涌起伏,一波高過一波,一層疊上一層,那氣勢壯闊極了。
一個小時的攀爬結(jié)束,我們到了蓮花廟。我們最先來到觀音殿,主神位觀世音菩薩,相貌端莊慈祥,經(jīng)常手持凈瓶楊柳,她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據(jù)說當(dāng)人們遇到災(zāi)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地藏、文殊、普賢、觀音諸佛與千手觀音,送子觀音等仙齊聚一堂。接著,我們來到最為著名的玉皇樓。玉皇樓里,玉皇大帝手撫胡須,一臉淡然地瞧著來來往往的游人。據(jù)民間傳說,“玉皇大帝”不但授命于天子,統(tǒng)轄人間,而且他自己也統(tǒng)轄儒、道、釋三教和其他諸神仙,以及天神、地祗、人鬼都?xì)w其管轄。他左有三清尊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右有無極圣母、太白星君、太上老君等仙。接著是大雄寶殿。此處是如來佛宣講佛法的圣地,所以,主位是釋迦牟尼佛,也就是人們口中的“如來佛”,據(jù)經(jīng)典記載,佛陀化乘六牙白象,口含白色蓮花。大雄寶殿里,有阿彌陀佛,彌勒佛,金身笑顏,卻給人一種極其嚴(yán)肅的氛圍。走出殿門,看著被歲月?lián)崦^的外墻、刻滿文字的金漆古鐘,我不禁感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景物,日出日落、春去春來、云飄雪降、山海湖泊、名勝古跡……哪一樣不值得我們用詩一般的語言去謳歌?別了,巖神山!
描寫山的散文篇2:游雁蕩山
這里奇峰怪石,懸崖疊嶂;古洞石室,茂林幽谷;飛瀑流泉,碧潭清澗;這里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美譽(yù),史稱東南第一山!這里就是有著綺麗風(fēng)光的雁蕩山。
靈峰、靈巖、大龍湫被稱為雁蕩三絕!有人說;雁蕩自奇,不附五岳;龍湫所注,別為一川。正說明了大龍湫是雁蕩山中的勝景!
早晨,陽光燦爛,我們來到了大龍湫,大龍湫四面環(huán)繞著崇山,和各種奇形怪狀的巖石。大龍湫的兩邊生長著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樹木,中間有一條石砌的小路。路的一邊是一條清澈見底,流水涓涓的小山溝。我們走在路上,晨風(fēng)拂過我們的臉,涼絲絲的。吸一口這的新鮮空氣,使人心曠神怡!
走著走著,我發(fā)現(xiàn)這兒的山壁有點(diǎn)怪,一層一層的,像刀刻的波紋,遠(yuǎn)遠(yuǎn)望去,又像新翻的泥土?戳撕喗橐院,我才知道,早在數(shù)億年以前,雁蕩山是火山暴發(fā)口,這山壁上的波紋是巖漿流出來后形成的。我們接著走,這是妹妹對我們大嚷嚷:這有許多突出的,圓圓的大泡泡,簡介上說:這是滾滾巖漿冒出的泡泡。真有趣,雁蕩山居然是個火山口!
“看這塊巖石就是狐假虎威!”爸爸說,我的視線隨著爸爸手指的方向,真像!高山上,一塊尖尖的巖石,兩邊凹進(jìn)去這就狐貍,一塊方方的巖石,有點(diǎn)皺巴巴的,兩邊突起,這就是后面跟著一只老虎。“快看!一危桿。”前面的弟弟興奮地大叫。什么一危桿?我們走過去,只見這快巖石細(xì)細(xì)的,像根桅桿。我轉(zhuǎn)身去看標(biāo)牌,是“一桅桿”。弟弟桅桿的桅字不認(rèn)識,看旁邊是危,就念成了一危桿。后面還有許多奇怪的巖石,一帆桿、啄木鳥、小熊……
我們一邊走一邊觀賞,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大龍湫中的勝地大龍湫瀑布。大龍湫瀑布掛在懸崖峭壁上,瀑布從卷壁飄瀉到龍?zhí),像乳白色的紗巾,又好似白色的煙霧悠悠忽忽,晃晃蕩蕩。一陣風(fēng)吹來,水珠飛濺出來,好似調(diào)皮的小珍珠。在陽光的照射下,瀑布上架起了一道五彩的彩虹橋,仿佛置身于一個人間仙境!
接下來,我們又繼續(xù)游覽了小龍湫、方洞、靈峰這三個景點(diǎn)。真令我大飽眼福啊!我不由的吟道:欲看龍湫麗風(fēng)景,不游雁蕩是虛生!
描寫山的散文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