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是兒子的一只狗,也許它還有別的名字,但我喜歡叫它小家伙,這是因為它初到我家時給我的第一印象,小小的,弱弱的,比一只手掌大不了多少,毛還未發育全,甚至透過毛能看到淡紅的皮膚,膽小懼聲,很怕冷。
初春的天氣已經暖了,它卻常常因為怕因為冷渾身發抖,我第一次見叫它小家伙時,它抬眼看我,在它眼神里我看出“同意”兩字,此后就一直叫它小家伙了,不久后只要我呼喊“小家伙”一聲,它便飛快跑來搖尾舔嘴擺腦袋,表示它完全能聽懂我的呼喚。另一方面,叫它小家伙是我不喜歡出身論,這條小狗顯然出身不怎么高,甚至有可能是被遺棄的,給它冠什么樣的名字合適,我想不出,狗本無名,是人因為自己的喜好才給它們命了名,那么狗性呢?人是不考慮的。叫它小家伙也不失掉它的狗性,只是因為它小才這么叫的,而不賦予人的意志。
它來到我家時還不到出窩時間,吃東西很不老練,一根手指粗細的火腿腸看來簡直就沒辦法下口,常常面對這美味食物無奈的叫著,無奈之后咬了半天火腿還是火腿,兒子只好給它切成黃豆大小的丁,即使如此也要慢慢咀嚼半天才算進完這一餐。兒子很喜歡它,大約人天生都有一種保護弱勢的善良心,孩子們喜歡養小東西,除那玩意的可愛外,還能滿足孩子保護弱者的情感。我本不贊成兒子養這些貓貓狗狗的,住進樓房也就有了限制,光潔的地板被污了不清理是心理負擔,清理又太麻煩,況且我不是太勤快于做這些事的,但既然已經收留它了,也不忍心再棄到外面。最終和兒子約定,狗的衛生就是他的衛生,所有狗的污染都得由他負責。兒子爽快答應下來,但對我說的“狗的衛生就是你的衛生”這句話耿耿于懷,要我糾正,話已出口入耳,怎么糾正?收得回么?他只好認了。
兒子自從有了這寶貝,就和它親近的不得了,為它做窩,洗澡,喂食,小家伙在他的照料下漸漸健壯起來。大概是半個月后,它已經行走穩健,能獨立吃掉整根的火腿腸,也像毛線團般在地上滾來滾去了。感情是慢慢培養的,下班回來,喊一聲“小家伙”,它便飛快地跑來圍著我的腳嗅一陣,呱呱地叫著,發出的是很親昵的聲音,所以下班回家那聲“小家伙”也成了我的習慣。兒子對它更是百般照顧,上完課就領它到外面曬半小時太陽,喂食,洗澡,陪它游戲也更多。我很擔心這會影響到兒子的功課,但又想這也是培養他愛心的一面,也只好作罷。
小家伙仍然膽小,一尺多高的沙發,放上去之后它竟然下不來,哼叫著滿沙發跑就是沒勇氣跳下來,我們盡情地嘲笑夠它的無能后才放它下來。但對于它的嘲笑并不使它羞怯,這么無能,卻要向我們爭取權利了。晚上我們休息了,它便在黑暗里呱呱叫著,走到床邊,呱呱叫著,或者伸出爪子扒著床沿不肯離去。大概那意思是抗議我們享受了溫暖柔軟的床卻要它睡小盒子吧,如此的吵如此的吵,完全漠視我們的呵斥。在白天,如果它弄亂了東西呵斥它時它就夾著尾巴縮起來,也明白自己在受批評,但晚上就不同了,任憑我們怎樣呵斥它還是不離去,被迫無奈,只好將它放上床來,那時它便激動得搖頭擺尾不知道該如何表達,繞來繞去轉很多圈才安靜下來。這樣的日子不過幾天,它又要進步了,感覺冷的時候就要鉆進被子里,兒子容忍并接受了這要求,及至現在還沒洗去它的壞毛病,晚間醒來時它常常已經鉆到被子里了,據說這些小玩意衛生搞得不好是會傳染皮膚疾病的,雖然也告誡過兒子,但他并不悔改,如人小時候肯交貧賤朋友一般,只求義氣相投,那管誰高誰低。
這樣的過了個把月,小家伙已和我們相處的自然而多趣,好奇心也在一天天增長,花盆里的花,廚房里的蔬菜,拖把,扔在地上的一片紙,都是它的玩具。而它最喜愛的是我的一只舊網球,常常見它將網球推著滿地轉,仿佛那網球比它還要活潑一樣,我們也見到兩只球在地上滾來滾去。吃了飯閑時,很有興致的看這游戲半天,心中的煩憂忘了大半。
※本文作者:北方秋天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