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四的門檻上回望高三的日子,眼睛里寫滿艷羨,這是一種怎么的悲哀?
一切都還那么清晰可觸。
6月6日下午,整理完的教室就像一個靈堂,墻壁上掛著的名人名言也全都用白報紙遮了起來,只剩下桔黃色的桌椅在這肅殺悲涼的氛圍中無辜地呻吟。離開時,憋了一眼黑板上寫的“誠信考試”,眼睛一陣劇痛,然后我就看到四個穿著白衣的小鬼不屑卻有一絲詭秘的笑,跌跌撞撞趕緊往外跑,樓道里,大家禮儀式地相互擁抱,說“好好考試”就匆匆分別了,我知道接下來的兩天壓抑了大家緬懷的勇氣,友誼,相知……都是高考完之后的事情。站在學校大門前,我象征性地流了幾滴淚,虔誠地說“希望大家全都金榜題名”然后視死如歸般走掉。
文科考點設在另一所中學,幾個關系不錯的同學各自找完考場后一起去了就近的城市廣場,大家圍坐在噴泉四周,唱“我是一頭小毛驢,從來也不騎……”聲音高過隨噴泉起動的音樂,引來旁人茫然的憎惡,風吹著不太干凈的水滴,打濕發梢,落在臉上、衣服上,心卻怎么都無法沉淀出一種平靜。
最無法紀念的就是7號和8號了,我想,我們是真的長大了,因為大家不會再像小時候一樣,任性地把所有的內心感受都表現在臉上。無論發揮得怎樣就,都可以帶著一抹淡淡的笑,從容地談論幾句,然后回家準備下一科戰斗。這兩天就在這場沒有彌漫著硝煙的戰爭里急速地緩慢流過。8號下午5點的鈴聲響起,無意間細細品讀大家各異的表情,喜悅抑或是落迫都不在重要,重要的是解脫了,釋然了……
9號回學校拿答案。再站在校門口已經徹底換了一種心境。我還記得高一報到那天的雄心壯志和不知所措。如今已全都灰飛煙滅,只蜷曲著一些傷感。
接下來就是估分——查資料——報志愿一系列事情,剩下的就是煎熬般的等待。于是十幾個人約好到n地旅游,爬山,游泳。旱冰……讓身體達到疲憊的極限。用汗水洗滌心理的不安,然后回到旅館,把自己重重地扔到床上,肆意地將身體展開,呆呆地望著天花板,腦子里一片空白,有迅速顯現出各種片段和可能。
25號“168”查分熱線開通。下午,班主任打電話問我怎樣,聽到她甜甜的聲音,我忽然想吐,吐個翻江倒海,她說:“去補習吧!固執就是你最大的資本。”放下電話,想著會經歷一種怎樣的高四,頓時淚水淹沒了我的視線,然后我聽到了破碎的聲音,那些積淀了一年的苦水,翡翠般晶瑩!
26號去學校拿成績單,這一天沒有人可以寵辱不驚,也沒有人可以做出一副“與世無爭”的姿態,我看了班里所有人的成績,那個自詡“非北大不上”的女孩考的一團糟,一個平時很不起眼的男生,居然越過一本線……只是大家全都驚訝于我那少的可憐的分數,更訝于超乎尋常的平靜。
回到家,媽媽自我嘲諷般地說“人家s君,家里窮得一分錢也沒有錢也沒有,可就是爭氣,楞是考了個570,我要是他母親,砸鍋賣鐵也要供他讀書。”我無語。那個s君,只是一個人在編織一份虛幻的美好,卻獨獨不敢面對現實,我真的沒有看不起他啊,只是覺得他很可憐。因為我懂,這不是虛榮,只是一個男孩子的無奈。我不會戳穿他的謊言,只是希望他不會在這個看似很樂觀的分數里淪陷……真的很可悲。這么多人成了應試教育的犧牲品,連思想都變得畸形。
鄰班的班主任請570分以上的同學吃飯,剛聽到這個消息先是一震,然后就不以為義了。這寫可親可敬的園丁啊!做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卻干著最卑鄙的勾當。但轉念一想,算了,誰都不是圣人,誰都是在為自己而活,班里那個考上f大的女孩,不也只請570分以上的同學聚了聚嗎?只是覺得很可笑,原來感情的親疏是以570分為分界線的啊!這可以用靈魂的卑微與高尚衡量嗎?
補習是以7月16日開始,在這20天里,我習慣了走在街上,任背后指指點點的聲音飄進耳朵里:
---那不是家的閨女,竟沒考上哎!
---何止呢?都說她可要強了,卻二本線也沒達,我看也不過如此。
※本文作者:沫沫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