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祖父是一個地道的煙槍,從早上第一次睜開眼開始,手上便少不了那桿煙斗,后來干脆就直接將煙絲卷在廢舊紙頁里,用灶膛里的余燼點燃,一直燃到晚上睡覺前。年幼的我總是會盯著那冒煙的玩藝兒費解:這是一種怎樣的魔力能如此誘惑人呢?
對于愛讀書愛寫文字的祖父來說,一本書和一支煙足以支撐他渡過最艱辛最困苦的年月,而如果給他以富足的生活但缺少書和煙,這可是萬萬不能的!
農村里的活兒除了下地比較辛苦外,在家里做家務也是很煩瑣的,一大早便首先將前一天換下的衣服全部泡在木澡盆里,等母親放工后回來清洗,然后趕緊淘米煮飯,鄉下不比城里人那般早餐多以粥和面為主,而是一日三次白米飯和炒菜做正餐,趁著煮飯添材時小小的閑暇,祖父自然要讀他的書,飯熟了,一般需要短時間的燜火,這樣,飯便更香更軟,趁這樣的空檔,祖父便開始擇菜,洗好后將水瀝干,通常一個早餐便是兩碗青菜,于是祖父便可以省下很多時間來看書寫字。
在這個時期的農村,愛讀書是好事,但太用心自然會誤事。
有一回,祖父一邊看書一邊擇菜,突然發現快到了早飯時分,慌了神,趕緊丟下書來炒菜,一緊張竟然忘了菜都未洗呢!于是,母親嚼著滿口含沙土的菜大發脾氣……那種時候,祖父便像做錯了事的孩子,一聲不吭,端著一碗白飯坐在灶臺旁,而父親就默默地將菜端回灶上,重新用水洗后稍加油鹽在鍋里打個轉便撈起來端回桌上……
當三妹降生時,祖父更忙了,不僅要照顧我和大妹,還要精心看護幼小的三妹,一個年過六十的老人也不懂得怎樣帶孩子,只是將小小的三妹夾在左腋下,方便騰出右手做更多的活。直到三妹蹣跚學步時,祖父便將她用布條綁在小木凳上,放一些有顏色的小石子和其它東西在面前,然后點支煙蹲一旁去看他的書或者做永遠也干不完的家務活。
祖父的房間很少,但還有一個占據一半空間的大谷倉,那一個只有一扇活頁門的書柜大約兩尺來高,黑漆的外表早已斑駁不清,這里面全部都是書和紙,也是祖父最心愛的寶貝。
這不小的房間彌漫著濃重的煙草味,輕飄飄的煙灰漫布在桌上床上椅上案頭上,隨處可見,而楊木做的床上那頂黑黃的蚊帳早已破不忍睹,四角用木條支撐住的蚊帳依然耷拉成一團,有的破損處已讓母親縫合,而有的卻只是祖父自已用細黃麻繩將破洞打成一個死結,以防止蚊子的侵入。
而且我發現,蚊帳上好多細小的洞都呈焦黃的周邊,顯然,這都是祖父一邊看書一邊抽煙的杰作。更令我奇怪的是,祖父的衣服,不管是上衣還是褲子,幾乎每一件都少不了煙灰燒焦的痕跡,有的干脆就成了小小的圓圓的點,多散布在兩只衣袖和衣服前襟上。
于是,因為此祖父少不了挨父母親的數落。而這樣的習慣卻也無法改變,一直至老人年近九十時去世,更甚。
因為愛煙,最早的時候房前屋后都會種上一些闊葉的旱煙草,至了季節便割下來攤在房頂上曬干,祖父便很開心地拿來切成粗粗的煙絲卷成煙筒隨意舌頭一點將開合處粘合便成了他的消遣和享受。
后來家里經濟狀況稍稍好轉時,同樣愛煙的父親便會買來八分錢一包的香煙與祖父分享,隱約記得好象是“經濟”牌吧!而更多時候,祖父都只是抽自已的煙草,有時候家里來了客人,父親便拿出稍好的香煙招待,事后,祖父便悄悄地拾撿客人吸剩的煙頭,小心地拆開,取下未燃盡的小部份煙絲,用紙包起來,再用更小的紙卷成他喜歡的煙支。
奇怪的是,祖父煙癮大,而煙齡長,卻很少見他因為吸煙而咳嗽,直到今天,我也未能明白個中原因。
祖父有一個最大的毛病,那就是從不刷牙。每天早上起床時,首要事件便是上廁所和抽煙,吃早飯前便從水缸里舀一碗水往口里一灌,咕嚕咕嚕地往外一吐,便完成了刷牙的動作。而洗臉時也只是用濕毛巾像征性地在兩只眼睛上點了點就敷衍了事。這太不講究陳衛生的習慣引起包括我們作孫女們在內的全家人不滿,總是要對老人指責一番,然后讓他獨自用另外一條毛巾。
※本文作者:默子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