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是古樸的,散發(fā)著歷史的霉氣,躲藏在烏江水畔的一角,漠視著新城的發(fā)展獨自芬芳。從河灣丫口翻過去,便投入了老街的懷抱,往一條古老的石板路拾級而下,老街便層層疊疊地鋪展在我的眼前。那些青磚的墻腳沾了江水的潮氣,一處處長滿了青苔;屋角是葡萄架,嫩綠的葡萄藤搭起了夏日的陰涼;芭蕉樹從屋下的斜坡往上長,把吊腳樓掩映在一片綠色里;堂廳前的木雕窗子上,玲瓏著花鳥,剔透著龍魚,顯得古色古香。
老街沒有碑,歷史是記錄在老者們的心里的。在碼頭的地方有一座牌坊,面臨一江清水,記錄著一個女人守貞的故事。我仰望牌坊,在上面的文字里行走它的歷史:那是一個姓何的寡婦,在守節(jié)二十年后突然遭遇土匪。土匪要強暴她,她有幸掙脫,義無反顧地投向了烏江。我站在何婦投江的地方,聽著潮音洞的水汩汩地歌唱。烏江水挽著幾片夕陽的霞光,漸漸地沉入靜靜悄悄的夜色。
夏日的老街沉浸在江風里,在蟋蟀的吟唱聲中夢幻一樣寧靜。坡上的一盞盞街燈在江水里動蕩,渡船里的江老頭伴著月色在拉二胡。老街的夜是和諧的,老人們大多在芭蕉樹下的涼廳里乘涼。他們嗑嗑家事,談談國情,講講古,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年輕人是不愛老街的,他們大多都搬到新城去住了。老齡人對老街有解不開的情結(jié),他們安然地過著舒坦的日子,種點花草,養(yǎng)只阿貓阿狗,認真地籌謀著自己的余生。
老街雖老,吃喝卻有自己的特色。那些差點老掉了的牌子,被油煙熏得模糊了面目;那些老板,純樸熱情,耐心地經(jīng)營著自己的館子。二媽豆花館里,新出鍋的斑鳩蛋豆腐賊嫩,新鮮的葉子碎末夾雜在豆花里,散發(fā)出一種獨特的清香,如果再和上兩糙飯一吃,或者加份燒白,那真是神仙生活。二狗食店經(jīng)營毛洋芋,油茶:毛洋芋等炕上了鍋巴,油茶等加了雞蛋調(diào)上蔥花,吃起來就格外的清香爽口。要想在老街吃高檔一點的生活,就到七哥餐館吃干筍子燉豬蹄,或者山菌炒臘肉……
老街趕場天格外熱鬧,走進集市,多是些土貨木器。賣葉子煙的老者蹲在自己的攤位前,從一匹葉子煙上掐下兩截裹了,一截銜在嘴里,一截拿在手上宣傳;另一個老媽媽在賣一種叫朱砂丹的名藥,說是弄成粉末喝上一小撮,就可以治心痛;還有一個青年在賣一種叫巖蘭的蘭草,那開放的花像一顆顆紅色的寶石。我問他是在那里采的,他說是從后山的山崖上采的。和著趕集的人流,看人們買蓑衣選斗笠,看人們買蚊帳購鐵犁,心里不免有些感動,耳邊似乎交響著勞動的混響,聽到了勞動的贊歌!
走出老街,心里收藏了老街的一疊光影,它將變成我的記憶。我整理著它,愛著它,讓它古樸,它的美麗,它的故事,在我的筆墨里呈現(xiàn),在我的印象里延伸!
---2006-7-30
※本文作者:白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