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端午節的詩句——《端午豐宅之提舉送酒》
《端午豐宅之提舉送酒》原文
海榴花上雨蕭蕭,自切菖蒲泛濁醪。
今日獨醒無用處,為公痛飲讀離騷。
《端午豐宅之提舉送酒》作者簡介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關于端午節的詩句——《端午豐宅之提舉送酒》
《端午豐宅之提舉送酒》原文
海榴花上雨蕭蕭,自切菖蒲泛濁醪。
今日獨醒無用處,為公痛飲讀離騷。
《端午豐宅之提舉送酒》作者簡介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歸州重五》原文斗舸紅旗滿急湍,船窗睡起亦閑看。屈平鄉國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盤。《歸州重五》作者簡介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
《謝云岫重五送酒糉》原文金黍瓊漿忽到前,方知相近吊湘天。客中寂寞堪騷屈,暖熟風光出老禪。《謝云岫重五送酒糉》作者簡介陳著,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宋朝詞人。1214年生。寶祐四年(1256)進士。官著作郎,出知嘉興府。
《重五》原文記得山居暑服輕,石榴低照酒尊明。彩葺花里占詩句,角黍盤中脫錦繃。老去容身惟有睡,午宜采藥懶能行。謾令門外簪蒿艾,且免炎鄉瘴厲生。《重五》作者簡介鄭剛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華人。
《少年游端午贈黃守徐君猷》原文銀塘朱檻曲塵波。圓綠卷新荷。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好將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獄草煙深,訟庭人悄,無吝宴游過。
午日觀競渡[明] 邊貢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午日處州禁競渡[明] 湯顯祖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1、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宋楊無咎《齊天樂端午》2、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上元夜》3、小團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兒和。
亦有魚龍戲舞,艷晴川,綺羅歌鼓。鄉情節意;尊前同是,天涯羈旅。漲綠池塘,翠陰庭院,歸期無據。問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處?宋 盧祖皋《小龍吟 淮西重午》下闋深院榴花吐。畫簾開,束衣紈扇,午風清暑。
五月五日[宋] 梅堯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和端午[宋] 張耒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