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詩歌——《奉和春日游苑喜雨應制》
《奉和春日游苑喜雨應制》原文
仙蹕九成臺,香筵萬壽杯。
一旬初降雨,二月早聞雷。
葉向朝隮密,花含宿潤開。
幸承天澤豫,無使日光催。
《奉和春日游苑喜雨應制》作者簡介
李嶠(644~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少有才名。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七言歌行現存《汾陰行》一首,詠漢武帝祀汾陰后土賦《秋風辭》事,寫盛衰興亡之感,最為當時傳誦。
感恩的詩歌——《奉和春日游苑喜雨應制》
《奉和春日游苑喜雨應制》原文
仙蹕九成臺,香筵萬壽杯。
一旬初降雨,二月早聞雷。
葉向朝隮密,花含宿潤開。
幸承天澤豫,無使日光催。
《奉和春日游苑喜雨應制》作者簡介
李嶠(644~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少有才名。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七言歌行現存《汾陰行》一首,詠漢武帝祀汾陰后土賦《秋風辭》事,寫盛衰興亡之感,最為當時傳誦。
《詩經小雅蓼莪》原文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滿江紅中秋上劉恭甫舍人》原文天闊江南,秋未老、空江澄碧。江外月、飛來千丈,水天同色。萬屋覆銀清不寐,一城踏雪寒無跡。況楚風、連陌競張燈,如元夕。山獠靜,棠陰寂。秋稼盛,香醪直。聽子城吹角,青樓橫笛。
《扈從還洛呈侍從群官》原文四海帝王家,兩都周漢室。觀風昔來幸,御氣今旋蹕。雷奮六合開,天行萬乘出。玄冥奉時駕,白拒參戎律。后隊咽笳簫,前驅嚴罕畢。輝光射東井,禁令橫西秩。帳殿別陽秋,旌門臨甲乙。將交洛城雨,稍遠長安日。
《早發苦竹館》原文合沓巖嶂深,朦朧煙霧曉;内湎麻钥,野猿驚山鳥。開門聽潺湲,入徑尋窈窕。棲鼯抱寒木,流螢飛暗筱。早霞稍霏霏,殘月猶皎皎。行看遠星稀,漸覺游氛少。我行撫軺傳,兼得傍林沼。貪玩水石奇,不知川路渺。
《山亭夏日》原文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渡酵は娜铡焚p析這是一首描寫夏日風光的七言絕句。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細玩味陰濃二字,不獨狀樹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時正是夏日午時前后,烈日炎炎...
《甘露殿侍宴應制》原文月宇臨丹地,云窗網碧紗。御筵陳桂醑,天酒酌榴花。水向浮橋直,城連禁苑斜。承恩恣歡賞,歸路滿煙霞!陡事兜钍萄鐟啤纷髡吆喗槔顛(644~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少有才名。
《相思》原文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相思》賞析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起句因物起興,語雖單純,卻富于想象;接著以設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誼,表面似乎囑人相思,背面卻深寓自身相...
《宣城郡內登望》原文借問下車日,匪直望舒圓。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山積陵陽阻,溪流春谷泉。威紆距遙甸,巉巖帶遠天。切切陰風暮,桑柘起寒煙。悵望心已極,惝怳魂屢遷。結發倦為旅,平生早事邊。誰規鼎食盛,寧要狐白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