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鄉的詩句——《中秋寄楊學士》
《中秋寄楊學士》原文
鱗差甲子漸衰遲,
依舊年年困亂離。
八月夜長鄉思切,
鬢邊添得幾莖絲。
《中秋寄楊學士》作者簡介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思鄉的詩句——《中秋寄楊學士》
《中秋寄楊學士》原文
鱗差甲子漸衰遲,
依舊年年困亂離。
八月夜長鄉思切,
鬢邊添得幾莖絲。
《中秋寄楊學士》作者簡介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他鄉七夕》原文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緒風初減熱,新月始登秋。誰忍窺河漢,迢迢問斗牛。《他鄉七夕》注釋七夕:為七月初七,民間的乞巧節。緒風:微小的風。河漢:為天上的銀河。迢迢:形容遙遠的意思。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原文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答夢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見寄》原文南國碧云客,東京白首翁。松江初有月,伊水正無風。遠思兩鄉斷,清光千里同。不知娃館上,何似石樓中。《答夢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見寄》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鄭州...
《湘中秋日呈所知》原文四海無寸土,一生惟苦吟。虛垂異鄉淚,不滴別人心。雨色凋湘樹,灘聲下塞禽。求歸歸未得,不是擲光陰。《湘中秋日呈所知》作者簡介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
《閩中秋思》原文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閩中秋思》翻譯秋雨淅瀝地擊打著一叢一叢的紫菊,微風擺弄著紅蕉的葉子,看那田的北邊是青山,而南邊卻是大海,這樣的圖畫如何行的過啊!《閩中秋思》...
《齊天樂中秋夜懷梅溪》原文晚云知有關山念,澄霄卷開清霽。素景分中,冰盤正溢,何啻嬋娟千里。危闌靜倚。正玉管吹涼,翠觴留醉。記約清吟,錦袍初喚醉魂起。孤光天地共影,浩歌誰與舞,凄涼風味。古驛煙寒,幽垣夢冷,應念秦樓十二。
《于長安歸還揚州》原文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于長安歸還揚州》賞析江總的《與長安歸還揚州》即景抒情,感情比較含蓄。